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生成盐;D与A同主族,且与E同周期;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
3
4
,A、B、D、E这四种元素,每一种与C元素都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C和E两种元素相比较,非金属性较强的是(填元素名称)
 
,可以验证该结论的是(填写编号)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常见单质的沸点    
B.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酸性
(2)A、C、D、E可形成两种酸式盐(均有四种元素组成),两种酸式盐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A、C、E间可形成甲、乙两种微粒,它们均为负一价双原子阴离子,且甲有18个电子,乙有10个电子,则甲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液态B2A4和液态A2C2,已知0.4mol液态B2A4和足量液态A2C2反应,生成气态B2和气态A2C,放出256.6kJ的热量.试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5)A、B、C可形成一种18电子的分子,该分子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一种盐.写出该盐的电子式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专题:
分析: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则A为H元素;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生成盐,则B为N元素;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4,则E原子核外有3的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E为S元素;D与A同主族,且与E同周期,则D为Na元素;A、B、D、E这四种元素都能与C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则C为氧元素,据此解答各小题即可.
解答: 解:依据分析可知:A为氢,B为氮,C为氧,D为钠,E为硫,
(1)O和S两种元素相比较,非金属性较强的是O,同一主族中,原子序数越小,非金属性越强,可以利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氢化物的稳定性进行验证,不能利用其物理性质判断,水显中性,不能利用其氢化物的酸性比较,故答案为:氧;BC;
(2)H、N、O、S形成两种酸式盐(均由四种元素组成)为NaHSO3、NaHSO4,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3-+H+=SO2↑+H2O,故答案为:HSO3-+H+=SO2↑+H2O;
(3)H、O、S间可形成甲、乙两种微粒,它们均为负一价双原子阴离子,甲有18个电子,则甲为HS-,乙有10个电子,则乙为OH-,甲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H-=S2-+H2O,
故答案为:HS-+OH-=S2-+H2O;
(4)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液态N2H4和液态H2O2,0.4mol液态N2H4和足量液态H2O2反应,生成气态N2和气态H2O,放出256.6kJ的热量,则1mol液态N2H4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56.6kJ×
1mol
0.4mol
=641.5kJ,故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 H2O2(l)=N2(g)+4H2O(g)△H=-641.5kJ?mol-1
故答案为:N2H4(l)+2 H2O2(l)=N2(g)+4H2O(g)△H=-641.5kJ?mol-1
(5)H、N、O可形成一种18电子的分子为:NH2OH,该分子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一种盐:[NH3OH]Cl,该盐的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推断、常用化学用语、元素周期律、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利用,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提取的.海水提镁的主要流程如下:

提示:①MgCl2晶体的化学式为MgCl2?6H2O;
   ②MgO的熔点为2852℃,无水MgCl2的熔点为714℃.
(1)操作①的名称是
 
,操作②的名称是
 
 
、过滤.
(2)试剂a的名称是
 

(3)用氯化镁电解生产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为:
 

(4)工业上是将氢氧化镁转变为氯化镁,再电解氯化镁来制取镁单质;而不采用:加热Mg(OH)2得到MgO,再电解熔融MgO的方法制金属镁,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铬及其化合物在现代工业上的应用广泛,可用于电镀,鞣制羊毛,皮革;铬还用于照相材料,胶版印刷及化工触媒剂等.但化工废料铬渣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危害.
Ⅰ:某工厂对制革工业污泥中Cr(Ⅲ)回收与再利用工艺如图(硫酸浸取液中金属离子主要是Cr3+,其次是Fe3+、Al3+、Ca2+、Mg2+):

部分阳离子常温下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阳离子Fe3+Fe2+Mg2+Al3+Cu2+Cr3+
开始沉淀时的pH1.97.0----4.7--
沉淀完全时的pH3.29.011.186.79 (>9溶解)
(1)实验室用18.4mol?L-1的浓硫酸配制250mL 4.8mol?L-1的硫酸溶液,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和吸量管(一种能精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外,还需
 

(2)酸浸时,为了提高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至少答一点).
(3)调节溶液的pH=8是为了除去
 
离子.钠离子交换树脂的原理为:Mn++nNaR→MRn+nNa+,被交换的杂质离子是
 

(4)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Cr(OH)3(s)?Cr3+(aq)+3OH-(aq)
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c(Cr3+)?c3(OH-)=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应调至
 

(5)还原过程发生以下反应(请配平):
 
Na2Cr2O7+
 
 SO2+
 
 
=
 
 Cr(OH)(H2O)5SO4+
 
Na2SO4
Ⅱ: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和CrO42-,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损害,必须进行处理.
其中一种处理方法为电解法:该法用Fe做电极,电解含Cr2O72-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进行,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产生Cr(OH)3沉淀.用Fe做电极的原因为
 
,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用电极反应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海藻中富含碘元素.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里用灼烧海藻的灰分提取碘,流程如图.

(1)写出操作名称:操作①
 
,操作③
 

(2)用NaOH浓溶液反萃取后再加稀酸,可以分离I2和CCl4.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碱性条件,3I2+6NaOH=5NaI+NaIO3+3H2O,
酸性条件,5NaI+NaIO3+3H2SO4=3Na2SO4+3I2+H2O.
以下是反萃取过程的操作,请填写相关空格:
①向装有I2的CCl4溶液的
 
(填仪器名称)中加入少量1mol?L-1 NaOH溶液;
②振荡至溶液的
 
色消失,静置、分层,则
 
(填“上”、“下”)层为CCl4
③将含碘的碱溶液从仪器的
 
(填“上”、“下”)口倒入烧杯中;
④边搅拌边加入几滴1mol?L-1H2SO4溶液,溶液立即转为棕黄色,并析出碘晶体;
(3)本实验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1918年,Lewis提出反应速率的碰撞理论:反应物分子间的相互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反应,只有少数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能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

①如图Ⅰ所示图是HI分解反应中HI分子之间的几种碰撞示意图,其中属于有效碰撞的是
 
(选填“A”、“B”或“C”);
②过渡态理论认为,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的原因是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对大多数反应而言主要是通过改变过渡态而导致有效碰撞所需要的能量发生变化.请在图Ⅱ中作出NO2和CO反应时使用催化剂而使反应速率加快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r(Y)>r(X)>r(Z),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变化,其中B和C均为10电子分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元素位于ⅥA
B、热稳定性:B>C
C、C极易溶于B中,溶液呈碱性
D、A和C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硫酸渣是用黄铁矿制造硫酸过程中排出的废渣,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约45%)、Fe2O3(约40%)、Al2O3(约10%)和MgO(约5%).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分离样品中各种金属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写出溶液B中的溶质是
 

(2)请你按以下框图形式进一步完成由“溶液C”到“Al2O3”的流程(注明试剂、条件和操作),并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反应方程式)
 


(3)为了分析某硫酸渣中铁元素的含量,可先将硫酸渣预处理,把铁元素还原成Fe2+,再用KMnO4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滴定.
①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②某同学称取2.000g硫酸渣,预处理后在容量瓶中配制成100mL溶液,移取25.00mL试样溶液,用0.0050mol/L KMnO4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20.00mL,则残留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列式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加热法可除去Na2CO3中的NaHCO3
B、Na、Mg、Fe等金属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H2和对应的碱
C、可用石灰水区分Na2CO3与NaHCO3溶液
D、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常温下pH=1的两种一元酸溶液A和B,分别加水稀释至1000倍,其pH与所加水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酸比B酸的电离程度小
B、pH=1时,B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比A酸大
C、B酸比A酸容易电离
D、A是强碱,B是弱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