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某化学反应,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CO)•c({H}_{2}O)}{c(C{O}_{2})•c({H}_{2})}$.
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70080083010001200
K0.60.91.01.7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g)+H2(g)?CO(g)+H2O(g).
(2)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BC(多选扣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υ(H2)=υ(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830℃.
(5)某温度下,将CO和水蒸气各1mol置于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O2为0.5mol,再通入4mol水蒸气,达到新的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等于$\frac{5}{6}$mol.

分析 (1)化学平衡常数是指: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系数次幂之积与反应物的浓度系数次幂之积的比,固体、纯液体不需要在化学平衡常数中写出;
(2)由表中数据可知,随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3)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同种物质的正逆速率相等且保持不变,各组分的浓度、含量保持不变,由此衍生的其它一些量不变,判断平衡的物理量应随反应进行发生变化,该物理量由变化到不再变化说明到达平衡;
(4)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则平衡常数K=1;
(5)计算该温度下平衡常数,再通入4mol水蒸气,等效为开始通入1molCO、5mol水蒸汽到达的平衡,令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为xmol,表示出平衡时各组分物质的量,再根据平衡常数列方程计算.

解答 解:(1)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CO)•c({H}_{2}O)}{c(C{O}_{2})•c({H}_{2})}$,则反应方程式为:CO2(g)+H2(g)?CO(g)+H2O(g),
故答案为:CO2(g)+H2(g)?CO(g)+H2O(g);
(2)由表中数据可知,随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故答案为:吸热;
(3)A.溶液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恒温恒容下,容器中压强始终不变,故A错误;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说明反应到达平衡,故B正确;
C.υ(H2)=υ(H2O)说明水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相等,反应到达平衡,故C正确;
D.平衡时CO2、CO浓度与二氧化碳转化率有关,平衡时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故选:BC;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则平衡常数K=1,此时的温度为830℃,
故答案为:830;
(5)某温度下,将CO和水蒸气各1mol置于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O2为0.5mol,则生成氢气为0.5mol,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frac{0.5×0.5}{0.5×0.5}$=1,再通入4mol水蒸气,等效为开始通入1molCO、5mol水蒸汽到达的平衡,令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
           CO(g)+H2O(g)?CO2(g)+H2(g)
起始量(mol):1      5        0       0
变化量(mol):x     x        x       x
平衡量(mol):1-x    5-x      x       x
所以$\frac{x×x}{(1-x)×(5-x)}$=1,解得x=$\frac{5}{6}$
故答案为:$\frac{5}{6}$.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化学平衡常数及其应用、平衡状态判断等,关键是对平衡常数的理解掌握,注意判断平衡的物理量应随反应进行发生变化,该物理量由变化到不再变化说明到达平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0.1 mol/L Na2S溶液中存在:c(OH-)=c(H+)+c(HS-)+c(H2S)
B.常温下,pH为1的0.1 mol/L HA溶液与0.1 mol/L 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一定存在:c (Na+)=c(A-)>c(OH-)=c(H+
C.常温下,pH=7的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中c(Na+)=0.1 mol/L:c(Na+)=c(CH3COOH)>c(CH3COO-)>c(H+)=c(OH-
D.常温下,将0.1 mol/L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当溶液的pH从3.0升到4.0时,溶液的Kac(H+)值减小到原来的$\frac{1}{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钠的还原性很强,可以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单质
②氧化铝可制作耐火坩埚,只因为氧化铝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③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④Na2O2和Na2O均可作呼吸面具中O2的来源
⑤明矾常作为消毒剂
⑥碳酸钠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⑥D.①②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三氟化氮(NF3)是一种新型的电子材料,它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生成物有HF、NO、HNO3.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NF3+5H2O=9HF+2NO+HNO3.反应过程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1:2.
(2)若反应中生成0.2mol HNO3,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408×1023或0.4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电解是工业生产的常用方法.某研究性小组进行以下相关探究:实验Ⅰ用图1装置电解CuCl2溶液制取少量漂白液:

(1)导气管W端应与出气口X连接(填“X”或“Y”).
(2)实验后发现阴极碳棒上除了附着有红色物质,还附着有少量白色物质.查阅资料显示:
物质名称及化学式氯化亚铜CuCl碱式氯化铜Cu2(OH)3Cl
性质白色固体、不溶水绿色固体、不溶水
化学小组分析提出:①白色物质为CuCl.
②红色物质可能有Cu;或者Cu2O;或者二者混合物.
实验Ⅱ为探究阴极碳棒上附着的红色、白色物质,设计了如下实验:取出阴极碳棒,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W1g,并将其放入图2所示装置b中,进行实验.
实验中,碳棒上的白色物质完全变为红色,无水硫酸铜不变色,d中出现白色沉淀;实验结束时,继续通H2直至碳棒冷却后,称量其质量为W2g.
(3)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检验红色物质中有无Cu2O.
(4)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Cl+H2=2Cu+2HCl.
(5)电解CuCl2溶液时,阴极上产生白色物质的原因为(用电极反应式解释)Cu2++e-+Cl-=CuCl↓;阴极上产生白色物质的物质的量是$\frac{W{\;}_{1}-W{\;}_{2}}{35.5}$mol.
实验Ⅲ测定漂白液中NaClO的浓度:准确移取20.00mL洗气瓶内混合溶液,加入适量的H2O2溶液,摇匀,滴加2~3滴酚酞试液,用 n mol•L-1盐酸滴定至终点,消耗盐酸V mL.
(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加入H2O2溶液的作用NaClO+H2O2=O2↑+NaCl+H2O.
(7)若忽略洗气瓶内的副反应及体积变化,漂白液中NaClO的浓度为$\frac{20m-nV}{40}$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2NH3(g).设在容积为2.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60mol N2(g)和1.60mol H2(g),反应经过20分钟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分数(NH3的物质的量与反应体系中总的物质的量之比)为$\frac{4}{7}$计算:
(1)H2在20分钟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mol/(L•min);
(2)该条件下N2的平衡转化率为66.7%;(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3)该条件下反应2NH3(g)?N2(g)+3H2(g)的平衡常数为0.005.(不带单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常温下,一定量的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溶液中c(CH3COO-)=c(Na+)>c(H+)=c(OH-)时,一定是醋酸过量
B.当溶液中c(CH3COO-)=c(Na+)时,一定是氢氧化钠过量
C.当溶液中c(CH3COO-)=c(Na+)时,醋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当溶液中c(Na+)>c(CH3COO-)>c(OH-)>c(H+)时,一定是氢氧化钠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实验室需1mol•L-1的CuSO4溶液7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CuSO4的质量分别为(  )
A.容量瓶:500mL、250mL各一个;CuSO4:共120g
B.容量瓶:750mL;CuSO4:120g
C.容量瓶:1000mL;CuSO4•5H2O:160g
D.容量瓶:1000mL;CuSO4:16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地沟油”禁止食用,但经过加T处理后,可以用来制取肥皂和生物柴油
C.大力推广应用“脱硫、脱硝”技术,可减少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对空气的污染
D.2015年10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她发现、创制的药物青篙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篙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