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 B. | 锌片逐渐溶解 | ||
C. | 烧杯中溶液逐渐呈蓝色 | D. | 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Z为0.3 mol•L-1 | |
B. | X2为0.15 mol•L-1,Z为0.1 mol•L-1 | |
C. | c(X2)+c(Y2)+c(Z)=0.6 mol•L-1 | |
D. | c(X2)+c(Y2)+c(Z)=0.55 mol•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常温常压下,71 g Cl2含有2 NA个Cl原子 | |
B. | 把40 g NaOH固体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 |
C. | 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的K2SO4溶液中,含2 NA个K+ | |
D. | 常温常压下,11.2 L N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 |
B. | 放热反应在常温时即可发生,吸热反应必须加热才能发生 | |
C. | 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 |
D. | 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决定于断键时吸收的能量与成键时放出能量的相对大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容器中H2O、C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 | |
B. | v正(CO)=v逆(H2O) | |
C. | 生成n molCO的同时生成n mol H2 | |
D. | 1mol H-H键断裂同时生成2mol H-O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要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可以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 |
B. | 要检验蔗糖的水解产物,将蔗糖的水解液加入到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热至沸腾观察是否有红色沉淀产生 | |
C. | 在进行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来检验产生的气体是否为乙烯 | |
D. | 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变黑后,立即伸入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取出,铜丝又会变为黑色,反复几次,用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证明是否生成了乙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