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ClO2 的制备:装置A中又Cu与浓硫酸发生反应制备二氧化硫气体,在装置B中发生生成二氧化氯的反应,为防止倒吸,A与B之间连接装置E,二氧化氯沸点较低,故在D中冰水浴收集,最后用氢氧化钠吸收未反应完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据此分析解答;
(2)①步骤2中的氧化产物为碘,据此书写;
②碘反应完毕,加入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溶液蓝色褪去;
③根据关系式2ClO2~5I2~10Na2S2O3计算c(ClO2);
④根据实验操作中滴定液体积大小的影响来回答判断.
解答 解:(1)①装置 A 中反应Cu与浓硫酸制备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H2O;
故答案为: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②二氧化硫从a进入装置B中反应,为防止倒吸,故应在之前有安全瓶,则a→g→h,为反应充分,故再连接B装置中的b,二氧化氯沸点较低,故在D中冰水浴收集,为充分冷却,便于收集,故连接e,最后用氢氧化钠吸收未反应完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连接顺序为:a→g→h→b→c→e→f→d;
故答案为:g→h→b→c→e→f→d;
③装置D的作用为冷凝并收集ClO2;
故答案为:冷凝并收集ClO2;
④若无装置E,B中的溶液会倒吸进入A中,造成烧瓶炸裂;
故答案为:B中的溶液会倒吸进入A中,造成烧瓶炸裂;
(2)①二氧化氯具有氧化性,在酸性环境下,能将碘离子氧化,反应的原理方程式为:2ClO2+10I-+8H+=2Cl-+5I2+4H2O,氧化产物为碘,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②碘反应完毕,加入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溶液蓝色变为无色,且30s内不变色,说明反应到达终点;
故答案为:溶液恰好由蓝色变无色,并保持30s不变;
③设原ClO2溶液的浓度为x,
2ClO2 ~5I2 ~10Na2S2O3
2mol 10mol
$\frac{0.01x×{V}_{1}×1{0}^{-3}}{0.1}$ 1×10-3cV2mol
x=$\frac{2c{V}_{2}}{{V}_{1}}$mol/L=$\frac{135c{V}_{2}}{{V}_{1}}$g/L,
故答案为:$\frac{135c{V}_{2}}{{V}_{1}}$;
④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相当于消耗的滴定液的体积偏大,所以测定结果偏大;若滴定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终点时正确读数,相当于消耗的滴定液体积偏小,所以结果偏小;
故答案为:偏高;偏低.
点评 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题目难度较大,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及中和滴定原理.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异丙苯的化学式为C9H12 | |
B. | 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 |
C. | 异丙苯的一氯代物有5种 | |
D. | 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异丙烯苯和异丙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可由丙烯与Cl2发生加成反应制得 | B. | 分子式为 C5H10Cl2 | ||
C. | 还有3种同分异构体 | D. |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80℃时,1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10-13NA | |
B. | 含0.1mol NH4HSO4的溶液中,阳离子数目略小于0.2NA | |
C. | C3H8分子中的2个H原子分别被1个-NH3和1个-OH取代,1mol此有机物所含共同电子对数目为13NA | |
D. | 以Mg、Al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导线上流过NA个电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I-)=0.1mol/L 的溶液中:K+、Na+、SO42-、ClO- | |
B. | 常温下,通入SO2气体的溶液中:Al3+、Ca2+、MnO4-、Cl- | |
C. | 控制pH为9-10,用NaClO溶液将含NaCN废水中的CN-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2CN-+5ClO-+H2O═N2↑+2CO2↑+5Cl-+2OH- | |
D. | 向含有Ba2+、Cl-、HCO3-的离子组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HCO3-+OH-═CO3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氨水和石蕊溶液 | B. | 碘水和淀粉溶液 | ||
C. | CuCl2溶液和NaOH溶液 | D. | FeCl3溶液和KSCN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