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地球大气层有一臭氧层,能保护地球生物免遭紫外线伤害。臭氧有很强的氧化性,从分子结构分析,下列能使臭氧层受到破坏的物质是(    )

A.CO2                      B.SO2                       C.SO3                     D.CO

解析:还原性气体SO2、CO均能与O3反应而破坏臭氧层。

答案:B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物理教研室 题型:021

地球大气层有一臭氧层,能保护地球生物免遭紫外线伤害。臭氧有很强的氧化性.从分子结构分析,下列能使臭氧层受到破坏的物质是( 

A. CO2

B. SO2

C. SO3

D. 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臭氧的化学式是O3,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O2,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O2)强得多。若将O2通过臭氧发生器,在无声放电的条件下,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O2中含有3%的O3

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25 km处有一个厚度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一氧化氮(NO)等气体、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请回答以下问题:

(1)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O3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2)写出在臭氧发生器中,O2转变为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转变成臭氧的过程发生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应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保护臭氧层。

(4)二氧化硫(SO2)遇到O3微热,即被迅速氧化成为三氧化硫(SO3),SO3跟水反应生成硫酸,这是除去废气中SO2的理想方法。写出SO2与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太阳是银河系中极为普通的一颗恒星,剧烈的热核反应使之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太阳辐射的能量绝大部分集中在紫外波段,可见光波段和红外光波段,它们的能量分别占总辐射量的9%、44%和47%。地球的大气层中,基本不变的成分为氧、氮、氩等,占大气总量的99.96%,可变气体成分主要有CO2、水汽和臭氧等,这些气体的含量极小,但对大气物理状况的影响极大。大气臭氧层一般是指高度在离地面10~15Km的大气层,其中臭氧的浓度很低,将它折合成标准状况,其总累积厚度也不过0.3cm,其含量虽小,但对地球的气候和生物影响很大。

(1)大气压强P随距地面高度Z(m)的增大而减小,经验公式为PZ=,其中P0为地表的气压值,e=2.718。若臭氧层集中在24km的高空处,设在该高度处的温度为—50℃。试估算臭氧层的厚度。

(2)简要说明臭氧层对地球生物圈的意义。

(3)臭氧层的生消可以简化成如下的反应方程:高层大气中的一个重要的光化学反应是氧分子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λ<0.24μm的光子,离解为氧原子,即O2+hν(λ<0.24μm)  O+O,由此可形成一系列的反应,其中最重要的是氧原子和氧分子在第三体(M)的参与下形成臭氧,其反应方程式为                                  。这里的M主要是氧分子或氮分子,它们是在反应过程中同时满足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所必须的。臭氧在λ<0.18μm的辐射作用下,能离解成氧分子和氧原子,其反应方程式为                      

(4)人类的活动所产生的一些气体,能对大气中的臭氧起到破坏作用。使其含量减少,将造成严重后果,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活和生存。近些年来,屡有在南极或北极,甚至在西藏出现臭氧空洞的报道,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简要说明人类活动产生的那些气体对大气臭氧层能起破坏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它对紫外线有吸收和阻挡作用。由于冰箱中的制冷剂——氟利昂的泄漏,导致臭氧层破坏,使透射到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危及人类生存环境。

氟利昂是一种低沸点卤代烃,易挥发,进入大气层后,在紫外线作用下光解出Cl,它能促使O3转化成O2,其方程式为:Cl+O3ClO+O2  ClO+OCl+O2。则Cl在反应中充当(    )

A.反应物               B.催化剂               C.中间产物            D.生成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