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1)在标准状况下,100mL某气体的质量为0.179g.试计算这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2)5.6L标况下的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总数是多少?

分析 (1)根据n=$\frac{V}{{V}_{m}}$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frac{m}{n}$计算气体相对分子质量;
(2)根据n=$\frac{V}{{V}_{m}}$计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均为双原子分子,原子物质的量为混合气体的2倍,再根据N=nNA计算原子数目.

解答 解:(1)标况下,100m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frac{0.1L}{22.4L/mol}$=$\frac{1}{224}$mol,则气体的摩尔质量为$\frac{0.179g}{\frac{1}{224}mol}$=4g/mol,故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
答: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
(2)5.6L标况下的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frac{5.6L}{22.4L/mol}$=0.25mol,均为双原子分子,原子物质的量为混合气体的2倍,则含有原子数目为0.25mol×2×6.02×1023mol-1=3.01×1023
答:混合气体含有原子数目为3.01×1023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1)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NaClO)与氯气相比具有贮运方便等优点,用氯气与烧碱溶液反应制备84消毒液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若有1molCl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
(2)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填化学式).
(3)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
A.AgNO3 溶液中加入Cu:Cu+Ag+=Cu2++Ag
B.NaHCO3溶液中加入CH3COOH:CO32-+2CH3COOH=CO2↑+2CH3COO-+H2O
C.含0.2mol FeBr2 的溶液中通入0.2mol Cl2:4Fe2++6Br-+5Cl2=4Fe3++3Br2+10Cl-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和Ba(OH)2溶液混合:HCO3-+Ba2++OH-=B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苯酚与碳酸钠溶液C6H5OH+Na2CO3→C6H5ONa+NaHCO3      
(2)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CH2=CH2+Br2→CH2BrCH2Br
(3)甲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生成TNT的反应
(4)乙醇的催化氧化2CH3CH2OH+O2$→_{△}^{Cu或Ag}$2CH3CHO+2H2O          
(5)乙酸与氢氧化铜Cu(OH)2+2CH3COOH=(CH3COO)2Cu+2H2O
(6)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CH3CHO+2Cu(OH)2$\stackrel{△}{→}$CH3COOH+Cu2O+2H2O        
(7)苯酚与溴水的反应
(8)溴乙烷的消去反应CH3CH2Br+NaOH$→_{△}^{醇}$CH2=CH2↑+NaBr+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有下列化学仪器:①量筒 ②烧杯 ③容量瓶 ④胶头滴管 ⑤细口试剂瓶 ⑥标签纸
(1)现需要配制500mL 1mol•L-1的硫酸溶液,需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27.2mL.
(2)从上述仪器中,按实验使用的先后顺序,其编号排列是①②③④⑤⑥.
(3)容量瓶使用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4)若实验遇到下列情况,对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①用量筒量取硫酸时俯视读数,②稀释浓硫酸的烧杯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A.①偏低 ②不变    B.①偏低 ②偏低    C.①偏高 ②偏低    D.①偏高 ②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
B.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有晶体析出
C.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D.滴有酚酞试液的氨水中加入少量醋酸铵晶体,溶液红色变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为加入0.2mol的N2和0.6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H<0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1)根据图象,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4min达到平衡),平均反应速率υ(NH3)=0.0125 mol•L-1•min-1
(2)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2}(N{H}_{3})}{c({N}_{2}){c}^{3}({H}_{2})}$.
(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改变反应温度,则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AC(填字母序号).
A.0.20mol•L-1       B.0.12mol•L-1
C.0.10mol•L-1             D.0.08mol•L-1
(4)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填“向逆反应方向”、“向正反应方向”或“不”),化学平衡常数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在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若在第8分钟末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H3的浓度约为0.25mol•L-1).请在图中画出第5分钟末到此平衡时NH3浓度的变化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K+、Fe3+、Cu2+、SO42-、SO32-、CO32-、Cl-、Br-这几种离子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①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7.②取少量原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③另取少量原溶液,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无气体产生,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呈橙色,用分液漏斗分液.④向分液后的水溶液中加入Ba(NO32和H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⑤在滤液中加入AgNO3和HNO3的混合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关于原溶液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Fe3+、Cu2+、CO32-、Br-
B.肯定存在的离子是K+、SO42-、SO32-
C.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和CO32-
D.若步骤④改用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则对溶液中离子的判断也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变的是(  )
A.氢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H2+CuO$\frac{\underline{\;\;△\;\;}}{\;}$Cu+H2O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2Na2O2+2CO2═2Na2CO3+O2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Al2O3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       Zn+Cu(NO32═Zn(NO32+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