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一定量饱和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至过量,开始阶段无现象,后来冒气泡.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CO32-离子是弱酸根,开始阶段与H+结合,生成HCO3-
B.溶液中的Na+、Cl-抑制了CO2生成
C.开始生成的CO2与Na2CO3反应,生成了NaHCO3
D.CO32-离子在水中,存在两个水解平衡,开始阶段可能是H+结合OH-,生成HCO3-

分析 一定量饱和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至过量,开始阶段无现象,后来冒气泡,可知先发生CO32-+H+=HCO3-,后发生HCO3-+H+=CO2↑+H2O,Na+、Cl-实际不参加反应,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开始阶段无现象,因CO32-离子是弱酸根,开始阶段与H+结合,生成HCO3-,故A正确;
B.溶液中的Na+、Cl-不参加反应,不会抑制了CO2生成,故B错误;
C.生成的CO2与Na2CO3反应,生成了NaHCO3,不会产生气泡,故C正确;
D.CO32-离子在水中,存在两个水解平衡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开始阶段可能是H+结合OH-,生成HCO3-,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碳酸钠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的分步进行及水解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硝基苯是发生取代反应
B.C5H10不属于烷烃,C5H12属于烷烃且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C.淀粉和纤维素均可用(C6H10O5n表示,因此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酸、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Cu(OH)2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科学家预言,燃料电池将是21世纪获得电力的重要途径.一种甲烷燃料电池是采用铂作为电极催化剂,以稀硫酸作为电解质溶液,一极通入甲烷,同时向另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H4+2O2═CO2+2H2O.
(2)此电极的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2O2+8H++8e-═4H2O.
(3)电解液中的H+离子向正极移动.
(4)比起直接燃烧燃料产生电力,使用燃料电池有许多优点,其中主要有两点:首先是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高,其次是产物对环境无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碳酸有两个电离常数Ki1、Ki2,分别对应碳酸的两步电离.关于Ki1和Ki2说法正确的是(  )
A.Ki1的表达式为Ki1=$\frac{[{H}_{2}C{O}_{3}]}{[{H}^{+}][HC{{O}_{3}}^{-}]}$
B.Ki2对应的电离过程是HCO3-+H2O?H3O++CO32-
C.当碳酸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时,Ki1与Ki2均相应增大
D.改变条件使Ki1减小,则Ki2一定也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净化SO2
B.
制硝基苯
C.
银镜反应
D.
制取乙酸乙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实验目的可以达到的是(  )
A.将滴有稀硫酸的淀粉溶液加热后,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说明淀粉在该条件下没有水解
B.将铜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干燥后收集,用冰水混合物冷却降温,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C.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Na2CO3溶液以便除去CO2中少量的SO2
D.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二氧化硫生成三氧化硫是工业制硫酸的重要反应之一.
(1)现将一定量的SO2(g)和O2(g)放入某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状态.
①从平衡角度分析采用过量O2的目的是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bc.(填字母)
a.SO2和SO3 浓度相等    b.SO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d.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
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2}(S{O}_{3})}{{c}^{2}(S{O}_{2})×c({O}_{2})}$.
③已知:K(300℃)>K(450℃),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若反应温度升高,SO2的转化率减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某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1所示.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K(B)(填“>”、“<”或“=”,下同).

(3)如图2所示,保持温度不变,将2mol SO2和1mol O2加入甲容器中,将4mol SO3加入乙容器中,隔板K不能移动.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
①若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甲<乙.
②若保持乙中压强不变,向甲、乙容器中通入等质量的氦气,达到新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五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X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X
ZYMN
A.原子半径:Y>X
B.阴离子还原性:N>M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Y>Z
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Na+浓度为0.9mol•L-1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阳离子K+、Ag+、Mg2+、Ba2+
阴离子NO3-、CO32-、SiO32-、SO42-
取该溶液100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I.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HCl,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1.12L气体
II.将I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得固体质量为3.6g
III.在II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K+一定存在,且c(K+)≤1.3mol•L-1
B.实验I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Ag+、Mg2+、Ba2+
C.实验I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
D.实验III能确定一定不存在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