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①浊液中存在平衡:AgSCN(s)?Ag+(aq)+SCN-(aq) | |
B. | ②中颜色变化说明上层清液中含有SCN- | |
C. | ③中颜色变化说明有AgI生成 | |
D. | 该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SCN更难溶 |
分析 A.络合反应为可逆反应;
B.铁离子与SCN-结合生成络离子;
C.银离子与碘离子结合生成AgI黄色沉淀;
D.硝酸银过量,不发生沉淀的转化.
解答 解:A.络合反应为可逆反应,则①浊液中存在平衡:AgSCN(s)?Ag+(aq)+SCN-(aq),故A正确;
B.铁离子与SCN-结合生成络离子,则②中颜色变化说明上层清液中含有SCN-,故B正确;
C.银离子与碘离子结合生成AgI黄色沉淀,则③中颜色变化说明有AgI生成,故C正确;
D.硝酸银过量,不发生沉淀的转化,余下的浊液中含银离子,与KI反应生成黄色沉淀,不能证明AgI比AgSCN更难溶,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为高频考点,把握化学平衡原理的应用、沉淀的生成和转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7.8 g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2NA | |
B. | 3.2 g O2和O3的混合气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0.2NA | |
C. | 1 L 0.1 mol/L的Al2(SO4)3溶液中,Al3+的数目为0.2NA | |
D. | 过氧化氢分解制得标准状况下1.12 L O2,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 |
B. | 水杨醛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水杨酸 | |
C. | 可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区别水扬醛和香豆素 | |
D. | 水杨醛、乙酸肝和香豆素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a≤b,则混合溶液的pH大于7 | |
B. | 若a=2b,溶液呈酸性,则[CH3COO-]>[Na+]>[CH3COOH]>[H+]>[OH-] | |
C. | 混合溶液中[Na+]+[H+]=[OH-]+[CH3COO-]一定成立 | |
D. | 混合溶液中[CH3COO-]+[CH3COOH]=a mol/L 一定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1ml 1mol/L的NaOH的溶液中滴加1~2滴2mol/LMg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2滴0.1mol/L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则证明Mg(OH)2的Ksp大于Fe(OH)3 | |
B. | 由pH=3的CH3COOH溶液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显酸性 | |
C. | 由0.1mol/L的CH3COOH溶液和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显酸性 | |
D. | 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 mol/L,若a>7,则该溶液的pH一定为14-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滴定次数 | 待测溶液的体积(/mL) | 标准HCl溶液的体积 | |
滴定前读数(/mL) | 滴定后读数(/mL) | ||
1 | 25.00 | 1.02 | 21.04 |
2 | 25.00 | 2.00 | 22.98 |
3 | 25.00 | 0.20 | 20.1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曲线Ⅱ:滴加溶液到10mL时:c(CH3COO-)>c(Na+)>c(H+)>c(OH-) | |
B. | 曲线Ⅱ:滴加溶液到10mL时:c(CH3COO-)-c(CH3COOH)═2[c(OH-)-c(H+)] | |
C. | 曲线Ⅰ:滴加溶液在10mL-20mL之间存在:c(Cl-)═c(NH4+)>c(OH-)═c(H+) | |
D. | 曲线Ⅰ:滴加溶液到20mL时:c(Cl-)>c(NH4+)>c(H+)>c(NH3•H2O)>c(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