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为研究沉淀的生成及其转化,某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浊液中存在平衡:AgSCN(s)?Ag+(aq)+SCN-(aq)
B.②中颜色变化说明上层清液中含有SCN-
C.③中颜色变化说明有AgI生成
D.该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SCN更难溶

分析 A.络合反应为可逆反应;
B.铁离子与SCN-结合生成络离子;
C.银离子与碘离子结合生成AgI黄色沉淀;
D.硝酸银过量,不发生沉淀的转化.

解答 解:A.络合反应为可逆反应,则①浊液中存在平衡:AgSCN(s)?Ag+(aq)+SCN-(aq),故A正确;
B.铁离子与SCN-结合生成络离子,则②中颜色变化说明上层清液中含有SCN-,故B正确;
C.银离子与碘离子结合生成AgI黄色沉淀,则③中颜色变化说明有AgI生成,故C正确;
D.硝酸银过量,不发生沉淀的转化,余下的浊液中含银离子,与KI反应生成黄色沉淀,不能证明AgI比AgSCN更难溶,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为高频考点,把握化学平衡原理的应用、沉淀的生成和转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7.8 g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2NA
B.3.2 g O2和O3的混合气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0.2NA
C.1 L 0.1 mol/L的Al2(SO43溶液中,Al3+的数目为0.2NA
D.过氧化氢分解制得标准状况下1.12 L O2,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香豆素是一种天然香料,也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B.水杨醛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水杨酸
C.可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区别水扬醛和香豆素
D.水杨醛、乙酸肝和香豆素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研究NO2、NO、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NO2可用下列反应来处理:
6NO2(g)+8NH3(g)?7N2(g)+12H2O(g)+Q(Q>0).
(1)120℃时,该反应在一容积为2L的容器内反应,20min时达到平衡.10min时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了1.4g,则0~10min时,平均反应速率υ(NO2)=0.015mol/(L•min),电子转移了1.2NA 个.
(2)一定条件下上述反应在某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c.
a.c(NO2):c(NH3)=3:4 b.6v(NO2=7v(N2
c.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不再变化 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3)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后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O2和N2的浓度之比增大(填增大、不变、减小),NO2的转化率减小.
(4)一定条件下NO2与SO2可发生反应,方程式:NO2(g)+SO2(g)?SO3(g)+NO(g)-Q.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该反应ad(选填编号).
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c.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5)请写出用NaOH溶液完全吸收含等物质的量的NO、NO2混合气体的离子方程式NO+NO2+2OH-=2N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常温下,含a mol CH3COOH和b mol NaOH的两溶液混合后,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
A.若a≤b,则混合溶液的pH大于7
B.若a=2b,溶液呈酸性,则[CH3COO-]>[Na+]>[CH3COOH]>[H+]>[OH-]
C.混合溶液中[Na+]+[H+]=[OH-]+[CH3COO-]一定成立
D.混合溶液中[CH3COO-]+[CH3COOH]=a mol/L 一定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1ml 1mol/L的NaOH的溶液中滴加1~2滴2mol/LMg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2滴0.1mol/L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则证明Mg(OH)2的Ksp大于Fe(OH)3
B.由pH=3的CH3COOH溶液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显酸性
C.由0.1mol/L的CH3COOH溶液和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显酸性
D.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 mol/L,若a>7,则该溶液的pH一定为14-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用0.1032mol•L-1 HCl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1)某同学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①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两次; ②在锥形瓶中加入
25,.00 mL待测NaOH溶液;③加入几滴石蕊试剂做指示剂;④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 ⑤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 ⑥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溶液液面下降,直至滴定终点.
其中所述操作有错误的序号为①③⑤⑥
(2)取用25.00 mL待测NaOH溶液应用以下乙(选填:“甲”、“乙”)装置,若取用NaOH溶液开始平视读数、结束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测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若滴定开始前滴定管尖嘴中有一气泡,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
则会导致所测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若平行实验三次,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待测溶液的体积(/mL)标准HCl溶液的体积
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
125.001.0221.04
225.002.0022.98
325.000.2020.18
试计算待测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列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25℃时,取浓度均为0.1mol/L的醋酸溶液和氨水溶液各20mL,分别用0.1mol/LNaOH溶液、0.1mol/L盐酸进行中和滴定,滴定过程中,pH随着滴加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曲线Ⅱ:滴加溶液到10mL时:c(CH3COO-)>c(Na+)>c(H+)>c(OH-
B.曲线Ⅱ:滴加溶液到10mL时:c(CH3COO-)-c(CH3COOH)═2[c(OH-)-c(H+)]
C.曲线Ⅰ:滴加溶液在10mL-20mL之间存在:c(Cl-)═c(NH4+)>c(OH-)═c(H+
D.曲线Ⅰ:滴加溶液到20mL时:c(Cl-)>c(NH4+)>c(H+)>c(NH3•H2O)>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SO2和1molO2,进行可逆反应2SO2+O2?2SO3  反应2min后,测得O2的物质的量为0.8mol,则加热
(1)2min内,SO2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4mol,SO3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mol
(2)若用O2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则V(O2)=0.05mol/(L•min)
(3)若用SO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则V(SO3)=0.1mol/(L•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