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15g A物质和10.5g B物质完全反应,生成7.2g C物质,1.8g D物质和0.3mol E物质,则E物质的摩尔质量是(  )
A.100g/molB.100gC.55g/molD.55g

分析 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计算生成的E物质的质量,再利用M=$\frac{m}{n}$计算摩尔质量.

解答 解:15gA物质和10.5gB物质完全反应,生成7.2gC物质,1.8gD物质和0.3molE物质,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的物质的质量和相等,
则E的质量为15g+10.5g-7.2g-1.8g=16.5g,
E的物质的量为0.3mol,
则E的摩尔质量为$\frac{16.5g}{0.3mol}$=55g/mol,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摩尔质量的计算,明确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来计算E的质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然后利用摩尔质量的概念即可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无色溶液中可以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NO3-、Cl-B.Cu2+、K+、NO3-C.H+、HCO3-、NO3-D.Na+、Ba2+、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图为蒸馏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蒸馏烧瓶  b.冷凝管;
(2)若利用该装置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温度计.
(3)某粗盐除含氯化钠外,还混有可溶性CaCl2、MgCl2、硫酸盐、泥砂等不溶性杂质,为提纯粗盐,可选用以下试剂及操作先后顺序可以是BD(填选项字母)
①Na2CO3②NaOH   ③BaCl2④HCl ⑤过滤  ⑥蒸发结晶,
A.②③①④⑤⑥B.②③①⑤④⑥C.②①③⑤④⑥D.③②①⑤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实验室室制取并收集NH3
B.
               构成铜锌原电池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利用排空气法收集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的原子总数为0.1 NA
B.1 mol-OH中电子数为10 NA
C.4.2 g C3H6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一定为0.1 NA
D.常温常压下,28 g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NO2+H2O=NO+2HNO3.利用反应6NO2+8NH3$?_{加热}^{催化剂}$7N2+12H2O也可处理NO2.当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6.72L.
(2)已知:反应NO2(g)+SO2(g)═SO3(g)+NO(g)的△H=-41.8kJ•mol-1
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c.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2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mol SO3的同时生成1molNO2
e、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f、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变
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frac{8}{3}$.
(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CO在不同
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该△H<0(填“>”或“<”).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在1.3×104kPa下,CO的转化率已经很高,如果增加压强CO的转化率提高不大,而生产成本增加,得不偿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工业上采用乙苯与CO2脱氢生产重要化工原料苯乙烯的反应:
+CO2(g)?+CO(g)+H2O(l)△H

其中乙苯在CO2气氛中的反应可分两步进行:
A.?+H2(g)△H1=-125kJ/mol

B.H2(g)+CO2(g)?CO(g)+H2O(l)△H2=-85kJ/mol
(1)上述乙苯与CO2反应的反应热△H=-210KJ/mol.
(2)下列叙述不能说明乙苯与CO2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c.
a.恒温恒压时气体密度不变               b.C(CO2)=C(CO)
c.消耗1molCO2同时生成 1molH2O          d.CO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3)在3L密闭容器内,乙苯与CO2发生反应.在三种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实验,乙苯、CO2的起始浓度均分别为1mol/L和3mol/L,其中实验I在T1.C、P1 Pa下,而实验II、III分别改变了某一个实验条件(假设均不影响物质的状态),乙苯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

①实验I乙苯在0-50min时的反应速率为0.012mol/(L•min).
②实验Ⅱ可能改变条件的是加入催化剂.
③图2是实验I中苯乙烯体积分数V%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请在图2中补画实验Ⅲ中苯乙烯体积分数V%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
(4)实验I达到平衡后,在该温度下,向该容器中再通入乙苯和CO2各1mol,重新达到平衡时,乙苯的转化率将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此时平衡常数为0.3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已知:反应I:4NH3(g)+6NO(g)?5N2(g)+6H2O(l)△H1
反应Ⅱ:2NO(g)+O2(g)?2NO2(g)△H2(且|△H1|=2|△H2|)
反应Ⅲ:4NH3(g)+6NO2(g)?5N2(g)+3O2(g)+6H2O(l)△H3
反应I和Ⅱ反应在不同温度时的平衡常数及其大小关系如表:
温度/K反应I反应II已知:
K2>K1>K2′>K1
298K1K2
398K1K2
(1)①推测反应I是反应放热(填“吸热”或“放热”),②150oC时,反应Ⅲ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3}({O}_{2}){c}^{5}({N}_{2})}{{c}^{4}(N{H}_{3}){c}^{6}(N{O}_{2})}$,温度升高,K值增大(填“增大”或“减小”).
(2)相同条件下,反应I:4NH3(g)+6NO(g)?5N2(g)+6H2O(l)在2L密闭容器内,选用不同的催化剂,反应产生N2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
①算0~4分钟在A催化剂作用下,反应速率V(NO)=0.375mol•L-1•min-1
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E.
A.单位时间内H-O键与N-H键断裂的数目相等时,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B.若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当K值不变时,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C.该反应的活化能大小顺序是:Ea(A)>Ea(B)>Ea(C)
D.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E.由如图1可知,催化剂A使反应进行的程度更大
(3)工业生产的尾气处理中,应用了反应Ⅲ的原理,如图2测得不同温度下氨气的转化率

你认为反应控制的最佳温度应为C,
A.300~350℃B.350~400℃
C.400~450℃D.450~500℃
(4)某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Ⅲ,200℃时达平衡.请在如图3补充画出:t1时刻升温,在t1与t2之间某时刻达到平衡;t2时刻添加催化剂,N2的百分含量随时间变化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按要求填空
(1)稀硫酸跟氧化镁反应(写出离子方程式)2H++MgO=Mg2++H2O
(2)盐酸跟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写出离子方程式)HCO3-+H+=H2O+CO2
(3)Cu2++2OH-=Cu(OH)2↓(写出化学方程式)CuCl2+2NaOH=Cu(OH)2↓+2NaCl
(4)氢氧化铁胶体制备(写出化学方程式)FeCl3+3H2O$\frac{\underline{\;\;△\;\;}}{\;}$Fe(OH)3(胶体)+3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