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物质结构理论有助于人们研究化学反应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大于硫的元素有
 
种;
(2)铜及其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中有许多用途.
①铜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
 

②氯、钾、铜(+1价)三元素可形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阴离子为无限长链结构(如图甲),a位置上Cl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该化合物阴离子的化学式为
 


③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Cu(NH34]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氨气极易溶液水,是因为NH3分子和H2O分子之间形成3种不同的氢键
b.NH3分子的键角小于H2O分子的键角
c.[Cu(NH34]SO4所含的化学键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配位键
d.[Cu(NH34]SO4组成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氮元素
④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的碱性溶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A,其晶胞如图乙所示.A的化学式为
 
,晶胞中的白点代表的原子是
 
(填元素名称).
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配合物的成键情况,晶胞的计算,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分析:(1)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的趋势,但第ⅤA族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第ⅥA族元素,
(2)①铜是29号元素,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书写;
②a位置上Cl原子成2个单键,含有2对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为4,据此判断;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CuCl3,其中铜元素为+2价,故另一种化合物中铜为+1价,阴离子构成与CuCl3一样,但CuCl3原子团的化合价为-2,据此书写;
③根据的[Cu(NH34]SO4结构判断选项;
④根据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物质为氧化亚铜;利用均摊法进行计算.
解答: 解:(1)根据图片知,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的趋势,但第ⅤA族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第Ⅵ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硫的元素有P、Cl、Ar;
故答案为:3;
(2)①铜是29号元素,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故答案为:3d104s1
②a位置上Cl原子成2个单键,含有2对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为4,杂化轨道类型为sp3,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CuCl3,其中铜元素为+2价,故另一种化合物中铜为+1价,阴离子构成与CuCl3一样,但CuCl3原子团的化合价为-2,其化学式为:K2CuCl3,阴离子为[CuCl3]2-,故答案为:sp3;[CuCl3]2-
③a.NH3分子和H2O分子之间形成2种不同的氢键,故a错误;
b.氨气分子的键角为107.18′,水分子的键角为104.30′,NH3分子的键角大于H2O分子的键角,故b错误;
c.N与H原子形成极性共价键,[Cu(NH3)4]2+与SO42-形成离子键,Cu2+与NH3形成配位键,故c正确;
d.[Cu(NH34]SO4组成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氧元素,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④根据现象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该物质为氧化亚铜(Cu2O);由晶胞可知Cu原子位于晶胞内部,晶胞中的白点代表的原子有:含有4个Cu,Cl位于顶点和面心,共含有8×
1
8
×8+1=2,晶胞中的黑点代表的原子有4,据比例确定晶胞中的白点代表的原子为氧,
故答案为:Cu2O;氧.
点评:本题以铜元素及其化合物为载体,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轨道杂化、化学式的书写等,题目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NA个SO3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C、将0.1mol氯化铁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AFe3+
D、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和环境保护、食品营养、材料应用等密切相关.
(1)防治环境污染,营造安全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①空气污染指数是根据空气中
 
(选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或“氮气”)、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等污染物的浓度计算出来的数值.
②天然水中杂质较多,常需加入明矾等作混凝剂进行处理,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
 
可以吸收水中的悬浮颗粒.
③下列措施不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的是
 
.(填字母)
A.在燃煤中添加石灰石粉末   B.用中和法除去工业废水中的酸     C.随意的堆放生活垃圾
(2)材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合理使用材料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在原子反应堆中得以广泛应用的钠钾合金在常温下呈液态,说明合金的熔点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点
 
(选填“高”或“低”).
(3)物质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
①下列食物富含维C的是
 
(填序号).
A.食用油                    B.西红柿                     C.鸡蛋
②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内最终分解为
 
(填序号).
A.葡萄糖                  B.脂肪酸                      C.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已经深入人心,下列举措与这一主题不吻合的是(  )
A、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完全转化为产物
B、推广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C、推广垃圾的分类存放、回收、处理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次磷酸钠(NaH2PO2)可用于化学镀镍,即通过化学反应在塑料镀件表面沉积镍-磷合金.
(1)化学镀镍的溶液中含有Ni2+ 和H2PO
 
-
2
,在酸性条件下发生以下镀镍反应:
 
 Ni2++
 
 H2PO
 
-
2
+
 
 
Ni+
 
 H2PO
 
-
3
+
 

②6H2PO
 
-
2
+2H+→2P+4H2PO
 
-
3
+3H2
请配平反应式①.
(2)反应式①中还原剂是
 
,被还原元素是
 

(3)反应②中,若生成1mol H2PO
 
-
3
,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4)从二个化学镀镍反应分析,若生成1mol Ni和1mol P,同时有
 
mol H2PO
 
-
3
生成.
(5)完成下列各小题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碱金属与O2反应生成氧化物较复杂,有普通氧化物(如K2O)过氧化物(如K2O2)还有超氧化物和臭氧化物等.要制备碱金属的普通氧化物一般是用碱金属还原对应的过氧化物、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写出下列化学反应式:
①钠与过氧化钠反应
 

②钾还原硝酸钾还产生了一种单质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课外小组同学拟用乙醇分解法制乙烯,并对该反应进行探究.
(1)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
 
;浓硫酸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混合液变黑,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某研究小组同学经分析、讨论后认定:此现象是在该反应条件下,浓硫酸与乙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致.
(2)为证明产物中混有SO2、CO2气体,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实验装置他认为,只要观察到品红褪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就可确证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有SO2、CO2.你认为此看法是否正确
 
,理由是
 


(3)为探究乙烯与Br2的反应,乙同学将制取的乙烯气体分别通过:①NaOH溶液,②Ba(OH)2溶液,后用排水法收集于1000mL的圆底烧瓶中(塞好橡皮塞),然后打开橡皮塞,向烧瓶中一次性加入1.5mL液溴,塞上配有带乳胶管(用止水夹夹紧)的尖嘴玻璃管,摇荡,可观察到瓶内红棕色逐渐消失.然后按图2装好装置,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有喷泉形成,静置一段时间后,在溶液下部,有一层无色油状液体(约1.5mL).
①将乙烯气体通过Ba(OH)2溶液的目的是
 

②用化学方程式和简单的文字表述说明产生喷泉的原因
 

③请利用上述喷泉实验反应的产物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乙烯与Br2发生的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了区别0.1mol/L的硫酸溶液和水,下列方案不合理的是(  )
A、将BaCl2溶液分别滴入两种液体中,变浑浊的是硫酸溶液
B、将两种液体分别滴入碳酸氢钠粉末中,有气泡产生的是硫酸溶液
C、将酚酞溶液分别滴入两种液体中,变红色的是硫酸溶液
D、测试这两种液体的导电性,导电性强的是硫酸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有关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气体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E装置中一种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常用的药品是
 
(填名称),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B收集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内有大量气泡产生,但是收集了足够时间后,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验满时,燃着的木条却没有熄灭.请你从实验操作上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3)请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该反应原理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
 
--------
 
  (填字母).
(4)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只用一种试剂可鉴别(NH42SO4、NH4Cl、AlCl3、Na2SO4和NaCl五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NaOH
B、HCl
C、Ba(OH)2
D、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