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下列过程需要通电才能进行的是(  )
①电离 ②电镀 ③电解 ④电化学腐蚀.
A.①②B.②③C.③④D.全部

分析 ①电离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离解出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②电镀池实质是一个电解池;
③电解池是外加电源强迫下的氧化还原反应;
④电化学腐蚀原理是原电池原理.

解答 解:①电离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离解出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不需要通电,故①错误;
②电镀池实质是一个电解池,必须加外加电源故②正确;
③,电解池是外加电源强迫下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加外加电源,故③正确;
④电化学腐蚀原理是原电池原理,原电池中不含电源,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故④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是对电化学的电解池、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的考查,要注意过程的发生需要的条件,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质优劣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天然水在净化处理过程中加入的混凝剂可以是明矾、硫酸铝、硫酸铁、硫酸亚铁等(填其中任意两种)(填两种物质的名称),其净水作用的原理是铝盐或铁盐在水中发生水解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胶体,它可吸附天然水中悬浮物,并破坏水中带其他异电的胶体,使其聚沉达到净水的目的.
(2)水的净化与软化的区别是水的净化是通过混凝剂(如明矾等)将水中的胶体及悬浮物除去,而水的软化是使水中的Ca2+、Mg2+浓度减小.
(3)硬度为1°的水是指每升水含10mg CaO或与之相当的物质(如7.1mg MgO).若某天然水中c(Ca2+)=1.2×10-3mol/L,c(Mg2+)=6×10-4mol/L,则此水的硬度为10°.
(4)若(3)中的天然水还含有c(HCO3-)=8×10-4mol/L,现要软化10m3这种天然水,则需先加入Ca(OH)2740g,后加入Na2CO31484g.
(5)如图是电渗析法淡化海水的原理图.其中,电极A接直流电源的正极,电极B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①隔膜A是阴离子交换膜(填“阴”或“阳”).
②某种海水样品,经分析含有大量的Na+,Cl-,以及少量的K+,SO42-.若用上述装置对该海水进行淡化,当淡化工作完成后,A,B,C三室中所得溶液(或液体)的pH分别为pHa、pHb、pHc,则其大小顺序为pHa<pHb<pH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某实验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微型实验装置,a、b为直流电源的两极.实验时,若断开K1,闭合K2,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断开K1闭合K2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Cl-$\stackrel{电解}{→}$ H2↑+Cl2
B.断开K1闭合K2时,电子沿“a→Fe→电解质溶液→C→b”的路径流动
C.断开K1闭合K2时,铁电极附近溶液pH逐渐升高
D.断开K2闭合K1时,Fe电极被保护,此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探究小组将反应Cu(s)+2Ag+(aq)═Cu2+(aq)+2Ag (s)设计成原电池,某时刻的电子流向及电流表(A)指针偏转方向如图所示.
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1)该装置中负极是Cu,其电极反应为Cu-2e-=Cu2+
(2)盐桥是含有琼脂的饱和KNO3溶液,电池工作时,盐桥中K+和N分别向正极和负极移动;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盐桥,电流表的指针将不再发生偏转.
(3)工作一段时间后,Cu(NO32溶液中c(Cu2+)将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实验前Cu电极和Ag电极质量相等,反应中转移0.5mol电子时,两极质量差为7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
A.先滴加BaCl2溶液再滴加HCl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42-
B.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上层溶液显紫色,原溶液中有I-
C.用洁净铁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Na+
D.滴加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关于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说法正确的是(  )
A.容量瓶在使用之前要检漏
B.容量瓶上有温度,浓度,标线三个标识
C.定容时,因不慎使液面高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可用滴管将多余液体吸出
D.配置好的溶液储存在容量瓶中,并贴上标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常温下,将FeCl3溶液和KI溶液混合,发生如下反应:2Fe3++2I-?2Fe2++I2
某研究小组为了证明FeCl3溶液和KI溶液的反应存在一定限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5mL0.1mol/LKI溶液,滴加0.1mol/LFeCl3溶液5~6滴,充分反应后溶液呈黄褐色,加入2mL CCl4溶液,振荡后静置,取上层溶液,滴加KSCN试剂,观察实验现象.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能够证明反应存在限度的现象是上层溶液呈红色.
(2)现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
①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d(填序号).
a.电流计读数为零                       b.电流计指针不再偏转且不为零
c.电流计指针偏转角度最大           d.甲烧杯中溶液颜色不再改变
②反应达平衡后,向甲中加入适量FeCl2固体,此时甲(填“甲“或“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对应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2Fe2+-2e-=2Fe3+.根据以上信息问答下列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1)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则铁发生电化学腐蚀中的吸氧腐蚀.
②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则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2OH-+H2↑+Cl2↑.
(2)芒硝化学式为Na2SO4•10H2O,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是一种分布很广泛的硫酸盐矿物.该小组同学设想,如果模拟工业上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的方法,用如图2所示装置电解硫酸钠溶液来制取氢气、氧气、硫酸和氢氧化钠,无论从节省能源还是从提高原料的利用率而言都更加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此时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②制得的氢氧化钠溶液从出口(填“A”、“B”、“C”或“D”)D导出.
③通电开始后,阴极附近溶液pH会增大,请简述原因:H+放电,促进水的电离,OH-浓度增大
④若将制得的氢气、氧气和氢氧化钠溶液组合为氢氧燃料电池,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2OH--2e-=2H2O.已知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则该燃料电池工作产生36g H2O时,理论上有571.6 kJ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 CHCl3含氯原子数为3NA
B.100mL 1 mol•L-1醋酸溶液中的氢原子数为0.4NA
C.常温常压下,11.2g乙烯中共用电子对数为2.4NA
D.6.4 g CaC2晶体中所含的离子总数为0.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