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已知:A、B、C、D为周期表1~36号中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A的基态原子有3个不同的能级,各能级中电子数相等;C的基态原子2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与A原子相同;D的基态原子的M电子层上有4个未成对电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是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的元素;其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2)A、B、C、D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
(3)由A、B、C形成的离子CAB-与AC2互为等电子体,则CAB-中A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B的氢化物的沸点远高于A的氢化物的主要原因是
 

(4)D能与AC分子形成D(AC)5,其原因是AC分子中含有
 
.D(AC)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D(AC)5晶体属于
 
(填晶体类型).
(5)SiO2的晶胞可作如下推导:先将NaCl晶胞中的所有Cl-去掉,并将Na+全部换成Si原子,再在每两个不共面的“小立方体”中心处各放置一个Si原子便构成了晶体Si的一个晶胞.再在每两个相邻的Si原子(距离最近的两个Si原子)中心联线的中点处增添一个O原子,便构成了SiO2晶胞,故SiO2晶胞中有
 
个Si原子,
 
个O原子.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A、B、C、D为周期表1~36号中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A的基态原子有3个不同的能级,各能级中电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2,则A为碳元素;C的基态原子2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与A原子相同,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4,则C为O元素;B元素原子序数介于碳、氧之间,则B为N元素;D的基态原子的M电子层上有4个未成对电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64s2,则D为Fe,据此解答.
解答: 解:A、B、C、D为周期表1~36号中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A的基态原子有3个不同的能级,各能级中电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2,则A为碳元素;C的基态原子2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与A原子相同,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4,则C为O元素;B元素原子序数介于碳、氧之间,则B为N元素;D的基态原子的M电子层上有4个未成对电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64s2,则D为Fe,
(1)D为Fe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第四周期第Ⅷ族,其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故答案为:四;Ⅷ;3d64s2
(2)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故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O,故答案为:O;
(3)OCN-与CO2互为等电子体,二者结构相似C原子与O、N原子之间分别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没有孤电子对,故C原子杂化轨道数目为2,采取sp杂化;由于NH3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其沸点高于CH4
故答案为:sp;NH3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4)Fe能与CO分子形成Fe(CO)5,属于配合物,其原因是CO分子中含有孤对电子,Fe原子含有空轨道;Fe(Co)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5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故答案为:孤对电子;分子晶体;
(5)NaCl晶胞如图:,则黑球可以看成是Si原子,“小立方体”中可放置四个Si原子,故SiO2晶胞中有4+1+12×
1
4
=8个Si原子;设“小立方体”的边长为a,中心Si原子与小立方体中心Si原子的距离为
3
2
a<
2
a,故最近的两个Si原子的距离是
3
2
a,故含有的O原子数为4×4=16个,
故答案为:8;16.
点评:本题是对物质结构的考查,涉及核外电子排布、电负性、杂化轨道、晶体类型与性质、晶胞计算等,(5)为易错点、难点,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难点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胶体的直径大小在1-100nm之间
B、胶体不稳定,静置后产生沉淀
C、胶体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
D、胶粒做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1)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和NH4NO3.(如图1)Ⅱ中,2NO(g)+O2(g)═2NO2(g).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

①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向
 
(选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
 

(2)一种工业合成氨的简易流程图如图3:步骤Ⅱ中制氢气原理如下:
a.CH4(g)+H2O(g)═CO(g)+3H2(g)△H=+206.4kJ/mol
b.CO(g)+H2O(g)═CO2(g)+H2(g)△H=-41.2kJ/mol
①对于反应a而言,增大 CH4的浓度,达新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
 
增大(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②利用反应b,将CO进一步转化,可提高H2产量.若在500℃时,把等浓度的CO和H2O(g)充入反应容器,达到平衡时c(CO)=0.005mol?L-1、c(H2)=0.015mol?L-1,则CO的平衡转化率为
 

③上述流程图中,使合成氨放出的热量得到充分利用的主要步骤是(填序号)
 
,④简述一种本流程中可以提高合成氨原料总转化率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课外小组对一些金属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研究.
(1)下表为“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①将打磨过的铝片(过量)放入一定浓度的CuCl2溶液中.产生气泡,析出疏松的红色固体,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②反应结束后分离出溶液备用.
③红色固体用蒸馏水洗涤后,置于潮湿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固体由红色变为绿色[视其主要成分为Cu2(OH)2CO3].
按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现象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只写离子方程式)
①析出疏松的红色固体
 

③一段时间后固体由红色变为绿色
 

(2)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上述实验分离出的溶液,两极产生气泡.持续电解,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解释此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
 
 

(3)工业上可用铝与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反应来治炼金属锰.
①用铝与软锰矿冶炼锰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MnO2在H2O2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若将适量MnO2加入酸化后的H2O2溶液中,MnO2溶解产生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苯酚为主要起始原料,经下列反应可制得香料M和高分子化合物N.(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苯酚的俗名是
 
.B的官能团名称
 
.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写出A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已知C的分子式为C5H12O,C能与金属Na反应,C的一氯代物有2种.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生成N的反应方程式
 
,反应类型为
 

(4)以苯酚为基础原料也可以合成防腐剂F.已知F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58%,F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F的分子式是
 

(5)已知F具有如下结构特征:
①芳香族化合物F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②F 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分子中含有4种不同的氢原子;
③分子结构中不存在“-O-O-”的连接方式.则F的结构简式是
 

(6),则E的分子式为
 
,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能与NaHCO3溶液反应③分子中有苯环,无结构在上述同分异构体中,有一类有机物分子中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写出其中任一种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已知:1.0mol?L-1的Fe(NO33溶液的pH=1

请回答: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3)装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其成分是
 

(4)分析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猜想1:SO2与Fe3+、酸性条件下NO3-都反应;
猜想2:SO2与Fe3+反应;
猜想3: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
①按猜想2,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证明该猜想正确应进一步确认生成了
 

②按猜想3,只需将装置B中的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应选择的试剂是
 
(填字母).
a.0.1mol?L-1稀硝酸  b.1.5mol?L-1Fe(NO32溶液 c.6.0mol?L-1 NaNO3和0.2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Mg与CO2的反应推测,Na也能在CO2中燃烧,且固体产物可能为C、Na2O和Na2CO3中的两种或三种.某兴趣小组用如下装置开展两个阶段的实验探究.

【实验Ⅰ】引发CO2与Na反应.操作步骤为:
①按图连接装置,检验装置气密性,并往各装置中加入试剂;
②打开装置a上活塞一段时间;
③点燃d处酒精灯,使CO2与Na充分反应.停止加热,继续通气体使双通管冷却.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试管和
 

(2)装置b中装入的试剂是
 

(3)装置c的作用是
 

(4)步骤②中,当观察到
 
时,才能进入步骤③;
【实验Ⅱ】探究反应产物及反应机理.取反应后双通管中固体物质29.2g进行如下实验:
①仔细观察固体,发现有黑色颗粒;
②将固体溶于足量的水并过滤、洗涤,得到1.8g滤渣(干燥);
③将滤液加水稀释配成250mL的溶液;
④取少量③的溶液,先加足量BaCl2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再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⑤取25.00mL③的溶液,滴加甲基橙作为指示剂,用3.0mol?L-1盐酸滴定,消耗盐酸体积为20.00mL.
回答下列问题:
(5)如何判断⑤中的滴定终点
 

(6)反应后装置d中的固体物质为
 
;通过计算分析:29.2g残留固体中,各组分的质量各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硫酸亚锡(SnSO4)是一种重要的硫酸盐,广泛应用于镀锡工业.某研究小组设计SnSO4制备路线如下:

查阅资料:
I.酸性条件下,锡在水溶液中有Sn2+、Sn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
Ⅱ.Sn2+的性质与Fe2+的性质相似.
回答下列问题:
(1)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用SnCl2固体配制SnCl2溶液的方法是
 

(3)反应I得到沉淀是Sn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洗涤SnO沉淀的方法是
 

(5)操作I是
 

(6)酸性条件下,SnSO4还可以用作双氧水去除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7)该小组通过下列方法测定所用SnCl2固体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
①取6.00g SnCl2固体配制成100mL 溶液.
②取25.00mL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FeCl3固体;
③再用0.10mol/L的K2Cr2O7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终点时记录消耗K2Cr2O7标准溶液的体积.
④重复进行②、③两步操作,测定消耗K2Cr2O7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00mL.
试计算SnCl2固体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0.1mol/L 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呈红色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将此溶液微热,红色
 
;(填“加深”、“变浅”或“不变”),将此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
 
;和0.1mol/L NaHCO3溶液比较,①水的电离程度前者
 
后者;(填“>”、“=”或“<”,下同)②溶液的pH前者
 
后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