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实验室以含有Ca2+、Mg2+、Cl-、SO42-、Br-等离子的卤水为主要原料制备无水CaCl2和Br2,流程如下:

(1)操作Ⅰ使用的试剂是四氯化碳,所用的主要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
(2)加入溶液W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SO42-.用CaO调节溶液Y的pH,可以除去Mg2+.由表中数据可知,理论上可选择的pH最大范围是11.0≤pH<12.2.酸化溶液Z时,使用的试剂为盐酸.
开始沉淀时的pH沉淀完全时的pH
Mg2+9.611.0
Ca2+12.2c(OH-)=1.8mol•L-1

分析 实验室以含有Ca2+、Mg2+、Cl-、Br-等离子的卤水为主要原料制备无水CaCl2和Br2,应将混合物中的Mg2+、SO42-、Br-等离子除去,根据流程可以看出分别加入氯气将溶液中的Br-氧化溴单质,加入氯化钡除去SO42-,用CaO调节溶液Y的pH,可以除去Mg2+
(1)单质溴极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可以采用萃取的方法,萃取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pH大于11时Mg2+沉淀完全,pH大于12.2时,Ca2+开始沉淀,所以理论上可选择pH最大范围是11.0≤pH<12.2;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1)氯气具有强氧化性,通入氯气后可以将溶液中的Br-氧化溴单质,因为单质溴极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可以采用萃取的方法,萃取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由流程图可知单质溴在下层,因此该有机溶剂的密度要比水的大且不溶于水,所以该试剂是CCl4,故答案为:CCl4;分液漏斗;
(2)由于SO42-会与Ca2+结合形成微溶性的硫酸钙而影响氯化钙的制备,因此必需除去;由表中数据可知pH大于11时Mg2+沉淀完全,pH大于12.2时,Ca2+开始沉淀,所以理论上可选择pH最大范围是11.0≤pH<12.2;因为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以酸化溶液Z时,使用的试剂应该为盐酸,故答案为:除去溶液中的SO42-;11.0≤pH<12.2;盐酸.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方案设计,综合性强,难度中等,建议学生多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着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下列反应与Cl2+SO2+2H2O=H2SO4+2HCl相比较,水的作用完全相同的是(  )
A.2H2O $\frac{\underline{\;电解\;}}{\;}$ 2H2↑+O2B.4Fe(OH)2+O2+2H2O=4Fe(OH)3
C.2Na+2H2O=2NaOH+H2D.Cl2+H2O=HCl+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反应2KMnO4+16HCl(浓)=2KC1+2MnC2+5Cl2↑+8H2O中:
(1)Mn元素被还原,Cl元素失电子.
(2)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是1:5.
(3)若有7.3gHCl被氧化,产生的Cl2在标准状下的体积为1.12L.
(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10Cl-+16H+=2Mn2++5Cl2↑+8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二氯化硫(SCl2)熔点-78℃,沸点59℃,密度1.638g/mL,遇水易分解,二氯化硫与三氧化硫作用可生成重要化工试剂亚硫酰氯(SOCl2).以下是氯气与硫合成二氯化硫的实验装置.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 +4HCl$\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装置B应盛放的药品是饱和食盐水,C中是浓硫酸.
(3)实验开始前先在D中放一定量的硫粉,加热使硫熔化,然后转动和摇动烧瓶使硫附着在烧瓶内壁形成一薄层表面,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的接触面积.
(4)实验时,D装置需加热至50-59℃.最好采用水浴 方式加热.如何防止E中液体挥发将锥形瓶放人冰水中冷却.
(5)二氯化硫分子中各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其电子式为,由二氯化硫与SO3作用生成亚硫酰氯的化学方程式为SCl2+SO3=SOCl2+SO2
(6)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溶液时,下列操作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CD:
A.配制溶液时,容量瓶中有少量水.
B.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观察溶液凹液面与容量瓶刻度线相切
C.配制溶液的过程中,容量瓶未塞好,洒出一些溶液.
D.发现溶液液面超过刻度线,用吸管吸出少量水,使液面降至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制取1,2-二溴乙烷,下列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溴乙烷$\stackrel{NaOH/水}{→}$乙醇$\stackrel{浓硫酸}{→}$乙烯$\stackrel{Br_{2}}{→}$1,2-二溴乙烷
B.溴乙烷$\stackrel{Br_{2}}{→}$1,2-二溴乙烷
C.溴乙烷$\stackrel{氢氧化钠/醇}{→}$乙烯$\stackrel{HBr}{→}$溴乙烷$\stackrel{Br_{2}}{→}$1,2-二溴乙烷
D.溴乙烷$\stackrel{氢氧化钠/醇}{→}$乙烯$\stackrel{Br_{2}}{→}$1,2-二溴乙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372K时,把0.5mol N2O4通入体积为5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反应进行到2s时,NO2的浓度为 0.02mol•L-1.在60s时,体系已达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2s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L-1•s-1
B.在2s时体系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1倍
C.在平衡时体系内含有N2O40.25 mol
D.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为减小CO2对环境的影响,在倡导“低碳”的同时,还需加强对CO2创新利用的研究.在T1℃时,将9molCO2和12molH2充入3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0,容器中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曲线I所示,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P.改变某一条件重新进行上述反应,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曲线Ⅱ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Ⅱ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减小压强
B.若T2℃时,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42,则T2<T1
C.在T1℃时,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5 mol CO2、5 mol H2、5 mol CH3OH(g)和 5 mol H2O(g),则达平衡前v(正)>v(逆)
D.在T1℃时,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4.5molCO2、6mol H2,平衡时容器内压强P=$\frac{{P}_{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草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于有机合成,它属于二元弱酸,易溶于乙醇、水,微溶于乙醚.以甘蔗碎渣(主要成分为纤维素)为原料制取草酸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NO2+NO+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3+NaNO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水解液中所含主要有机物为CH2OH(CHOH)4CHO(写结构简式),浸取时要想提高水解速率除可减小甘蔗碎渣粒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适当升高温度;浸取时硫酸浓度不宜过高,其原因是甘蔗碎渣会被炭化.
(2)步骤②会生成草酸,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2和NO且n(NO2):n(NO)=3:1,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6H12O6+12H++12NO3-$\frac{\underline{\;催化剂\;}}{\;}$3H2C2O4+9H2O+3NO↑+9NO2↑,生成的NO2及NO若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则产物中的两种盐n(NaNO2):n(NaNO3)=3:1.
(3)步骤③的主要目的是使葡萄糖充分氧化为草酸.
(4)设计步骤⑦和⑧的目的分别是除去草酸表面水分、除去乙醇,使其快速干燥.
(5)为了确定产品中H2C2O4•2H2O的纯度,称取10.5g草酸样品,配成250mL溶液,每次实验时准确量取20.00mL草酸溶液,加入适量的稀硫酸,用0.10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平行滴定三次,消耗KMnO4标准溶液的体积平均为26.00mL.则产品中H2C2O4•2H2O的质量分数为9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CH2=CH2+H-OH$\stackrel{催化剂}{→}$ CH3CH2OH
B.H2+Cl2$\frac{\underline{\;光照\;}}{\;}$  2HCl
C.CH3CH2Br+KOH$→_{△}^{H_{2}O}$CH3CH2OH+KBr
D.CH3CH3+2Cl2 $\stackrel{光}{→}$+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