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高锰酸钾是中学化学常用的强氧化剂,实验室中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MnO2熔融氧化:3MnO2+KClO3+6KOH$\frac{\underline{\;熔化\;}}{\;}$3K2MnO4+KCl+3H2O
K2MnO4歧化:3K2MnO4+2CO2═2KMnO4+MnO2↓+2K2CO3
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数据见下表:
20℃K2CO3KHCO3K2SO4KMnO4
s(g/100g水)11133.711.16.34
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K2MnO4溶液显绿色,KMnO4溶液紫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应在D中熔化,并用铁棒用力搅拌,以防结块.
A.烧杯          B.蒸发皿          C.瓷坩埚        D.铁坩埚
(2)综合相关物质的化学性质及溶解度,步骤③中可以替代CO2的试剂是B.
A.二氧化硫      B.醋酸          C.盐酸        D.硫酸
(3)下列监控K2MnO4歧化完全的方法或操作可行的是B.
A.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若溶液颜色由绿色完全变成紫红色,表明反应已歧化完全
B.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继续通入CO2,若无沉淀产生,表明反应已歧化完全
C.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对照标准比色卡,若pH为10~11,表明反应已歧化完全
(4)当溶液pH值达10~11时,停止通CO2;若CO2过多,造成的后果是二氧化碳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氢钾,结晶时会同高锰酸钾一起析出,产品纯度降低.
(5)烘干时,温度控制在80℃为宜,温度不宜过高的理由是如果温度过低,烘干时间过长,如果温度过高,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6)通过用草酸滴定酸化后的KMnO4溶液的方法可测定KMnO4粗品的纯度(质量分数).
①滴定过程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②称量w g KMnO4粗产品配制成100ml待测溶液,配制过程中除玻璃棒和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③量取KMnO4待测液10.00ml,若该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润洗,则测定结果将偏小.
④滴定终点溶液的颜色变化是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⑤经测定每滴定10.00ml待测液平均消耗c mol/L草酸标准液Vml,样品纯度的表达式为$\frac{CVM}{250W}$×100%(高锰酸钾摩尔质量用M表示).

分析 根据流程图知,①中发生反应3MnO2+KClO3+6KOH$\frac{\underline{\;熔化\;}}{\;}$3K2MnO4+KCl+3H2O,冷却后捣碎加入蒸馏水并煮沸,然后过滤,滤液中含有KOH、KCl、KClO3、K2MnO4,然后向溶液中通入CO2并调节溶液的pH至10-11,KOH转化为K2CO3,根据溶解性表知,K2MnO4溶解度最小,趁热过滤,得到K2MnO4固体,然后抽滤、洗涤烘干得到K2MnO4粗晶体,
(1)步骤①熔融固体需要在坩埚中进行,且熔融的物质和坩埚成分不反应;
(2)综合相关物质的化学性质及溶解度,步骤③中可以替代CO2的试剂具有酸性,且和锰酸钾、高锰酸钾都不反应;
(3)如果溶液中存在K2MnO4,通入CO2会产生沉淀;K2MnO4溶液显绿色,KMnO4溶液紫红色;
(4)当溶液pH值达10~11时,停止通CO2;若CO2过多,二氧化碳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氢钾;
(5)加热时高锰酸钾会分解生成锰酸钾;
(6)①滴定过程中草酸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高锰酸钾溶液为Mn2+,草酸被氧化为二氧化碳,结合电荷守恒、原子守恒配平书写离子方程式;
②配制100ml溶液需要溶解、洗涤、转移、定容、摇匀等步骤,依据操作步骤选择需要的玻璃仪器;
③量取KMnO4待测液10.00ml,若该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润洗,导致高锰酸钾溶液浓度减小;
④滴定终点是利用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化判断,当滴入最后一滴草酸溶液溶液紫红色变化为无色且半分钟不再变化;
⑤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2        5
   n     c mol/L×V×10-3L
n=$\frac{2}{5}$cV×10-3mol,
100ml溶液中含KMnO4物质的量n=$\frac{2}{5}$cV×10-3mol×$\frac{100}{10}$=$\frac{2}{5}$cV×10-2mol,
据此计算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根据流程图知,①中发生反应3MnO2+KClO3+6KOH$\frac{\underline{\;熔化\;}}{\;}$3K2MnO4+KCl+3H2O,冷却后捣碎加入蒸馏水并煮沸,然后过滤,滤液中含有KOH、KCl、KClO3、K2MnO4,然后向溶液中通入CO2并调节溶液的pH至10-11,KOH转化为K2CO3,根据溶解性表知,K2MnO4溶解度最小,趁热过滤,得到K2MnO4固体,然后抽滤、洗涤烘干得到K2MnO4粗晶体,
(1)步骤①熔融固体需要在坩埚中进行,且熔融的物质和坩埚成分不反应,步骤①中含有KOH碱性物质,KOH能和SiO2反应生成硅酸钾,所以应该用铁坩埚熔融,故选D,
故答案为:D;
(2)综合相关物质的化学性质及溶解度,步骤③中可以替代CO2的试剂具有酸性,且和锰酸钾、高锰酸钾都不反应,稀盐酸和二氧化锰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不能选取,硫酸酸性太强,可以选取醋酸,故选B,
故答案为:B;
(3)如果溶液中存在K2MnO4,通入CO2会产生沉淀,且K2MnO4溶液显绿色,KMnO4溶液紫红色,所以可以通过通入二氧化碳是否产生沉淀及溶液在滤纸上的颜色判断,故选B,
故答案为:B;
(4)当溶液pH值达10~11时,停止通CO2;若CO2过多,二氧化碳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氢钾,结晶时会同高锰酸钾一起析出,产品纯度降低,
故答案为:二氧化碳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氢钾,结晶时会同高锰酸钾一起析出,产品纯度降低;
(5)如果温度过低,烘干时间过长,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高锰酸钾分解,产率降低,
故答案为:如果温度过低,烘干时间过长,如果温度过高,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6)①滴定过程中草酸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高锰酸钾溶液为Mn2+,草酸被氧化为二氧化碳,结合电荷守恒、原子守恒配平书写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故答案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②配制100mL该溶液时,配制过程中除玻璃棒和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③若该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润洗,会稀释溶液浓度,则最终测定结果将偏小,
故答案为:偏小;
④滴定终点是利用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化判断,当滴入最后一滴草酸溶液溶液紫红色变化为无色且半分钟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终点,
故答案为: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⑤称量w g KMnO4粗产品配制成100ml待测溶液,量取KMnO4待测液10.00ml,经测定每滴定10.00ml待测液平均消耗c mol/L草酸标准液Vml,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2          5
      n        c mol/L×V×10-3L
n=$\frac{2}{5}$cV×10-3mol,
100ml溶液中含KMnO4物质的量n=$\frac{2}{5}$cV×10-3mol×$\frac{100}{10}$=$\frac{2}{5}$cV×10-2mol,
样品纯度的表达式=$\frac{\frac{2}{5}cV×1{0}^{-2}mol×Mg/mol}{wg}$×100%=$\frac{CVM}{250W}$×100%
故答案为:$\frac{CVM}{250W}$×100%.

点评 本题考查制备实验方案设计,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及计算、获取信息利用信息解答问题及综合应用能力,涉及仪器的选取、物质检验、物质的量的计算等知识点,注意物质性质的特殊性、容量瓶选取方法和流程分析,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钛(Ti)金属常被称为未来钢铁,${\;}_{22}^{46}$Ti和${\;}_{22}^{47}$Ti是钛的两种同位素.下列有关Ti的说法正确的是(  )
A.${\;}_{22}^{46}$Ti比${\;}_{22}^{47}$Ti少1个质子
B.${\;}_{22}^{46}$Ti和${\;}_{22}^{47}$Ti的化学性质相同
C.${\;}_{22}^{46}$Ti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6
D.${\;}_{22}^{47}$Ti的原子序数为4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下表中实线表示目前元素周期表七个周期的部分边界. ①~⑧八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上表中用实线画出从第三周期到第六周期金属和非金属的交界线.
(2)元素 ⑤、⑥、⑦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是(填化学式)H2O>H2S>PH3
(3)由元素 ①、③、⑤组成的共价化合物有多种,写出其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分子的电子式:
(4)设计实验证明单质的还原性:②①时,涉及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若利用如图装置实验,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⑧⑦,则A中盛有浓盐酸,B中有KMnO4固体,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Cl2=2Cl-+S↓;但需在C的试管口处堵一块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吸收尾气.
(5)元素 ④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X的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HNO3=H++NO3-;与X的组成元素相同的离子化合物(含X的阴离子)的水溶液也呈酸性的原因是硝酸铵属于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其中NH4+水解而使溶液显酸性.
欲将标准状况下8.96L M(由元素 ④和 ⑤组成的双原子气体分子)全部被水吸收成为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需元素 ⑤的双原子分子约0.3×6.02×1023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同主族,B、D同主族,C离子和B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A和B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C和E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中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写元素符号),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ⅤA族.
(2)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ClO4(写化学式),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最差的是PH3(写化学式).
(3)由上述元素组成的物质,含有A的二元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Na+[:H]-;A和E形成的化合物与A和B形成的化合物反应,产物的化学式为NH4Cl,其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和共价键.
(4)单质C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Cu2++2H2O=2Na++Cu(OH)2↓+H2↑.
(5)写出一种工业制备单质E的化学方程式:2NaCl$\frac{\underline{\;通电\;}}{\;}$2N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不正确的是(  )
A.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KCl固体后的碱性溶液一定有:c(Na+)-c(CH3COO-)=c(OH-)-c(H+
B.同浓度的CH3COONa和NaClO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c(Na+)>c(ClO-)>c(CH3COO-)>c(OH-)>c(H+
C.常温下,在10mL 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pH=2的HA至pH刚好等于7,所得溶液体积V(总)≤20mL(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D.某温度下,pH=11的NH3•H2O和pH=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NH4+、NH3•H2O与NH3三种微粒的平衡浓度之和为0.05 mol•L-1(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X与Y的原子序数之和为Z与W原子序数之和的$\frac{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YZW
T
A.化合物YX2、ZX2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均相同
B.Z、W、T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C.五种元素中,只有T是金属元素
D.Mg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YX2发生反应生成Y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据报道,继洗发水之后,购物小票、ATM凭条等因含有化学物质双酚A也陷入致癌风波,双酚A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双酚A属于酚类B.双酚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双酚A与苯酚互为同系物D.双酚A不属于醇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铃兰醛具有甜润的香味,常用作肥料、洗涤剂和化妆品的香料.合成铃兰醛的路线如图所示(部分试剂和条件未注明):

已知:
i.R2-CHO+R2-CH-CHO$→_{△}^{NaOH溶液}$+H2O
ii.R-Cl+$\stackrel{催化剂}{→}$+HC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结构简式是
(2)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下列有关G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b(填序号).
a.G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b.G能发生消去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c.1molG最多能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
(4)H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试写出满足以下条件的一种结构简式:
①遇FeCl3溶液呈紫色,②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四种类型氢原子的吸收峰.
(5)在F向G转化的过程中,常伴有分子式为C17H22O的副产物K产生,K的结构简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按要求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KClN2Na2O2Mg3N2
(2)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