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标准状况下,11.2LNO与5.6LO2混合后,所含分子数为0.5NA
B.25℃时,pH=13的Ba(OH)2溶液中含OH-数为0.1NA
C.高温下,16.8g铁与足量水蒸气完全反应失去0.8NA个电子
D.0.1mol NaHSO4晶体中含阳离子数为0.2NA

分析 A.N2O4存在平衡:N2O4?2NO2,部分二氧化氮转化成四氧化二氮;
B.缺少溶液体积,无法计算计算氢氧根离子数目;
C.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方程式:3Fe+4H2O$\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结合元素化合价变化判断,
D.NaHSO4晶体中含有的阳离子为钠离子,0.1mol硫酸氢钠中含有0.1mol阳离子.

解答 解:A.在标准状况下,11.2LNO与5.6LO2混合后恰好生成11.2LNO2,物质的量为0.5mol,由于部分二氧化氮转化成四氧化二氮,则反应后分子数小于0.5NA,故A错误;
B.25℃时,pH=13的Ba(OH)2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1mol/L,没有告诉溶液体积,无法计算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及数目,故B错误;
C.依据方程式:3Fe+4H2O$\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3mol铁与足量水蒸气失去8mol电子,16.8gFe物质的量为:$\frac{16.8g}{56g/mol}$=0.3mol,所以16.8gFe与足量水蒸气完全反应失去0.8mol电子,失去0.8NA个电子,故C正确;
D.0.1mol NaHSO4晶体中含有01mol钠离子,含阳离子数为0.2NA,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B为易错点,注意缺少溶液体积,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第一电离能I1是指气态原子X(g)失去一个电子成为气态阳离子X+(g)所需的能量.图是部分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随原子序数变化的曲线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从图分析可知,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的变化规律是上到下依次减小.
(2)图中5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ⅤA族.
(3)图中4、5、6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均比同主族上一周期的元素气态氢化物低很多,原因是:
NH3、H2O、HF分子内存在氢键,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熔沸点高.
(4)气态锂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分别为:失去第一电子为519kJ•mol-1,失去第二个电子为7296kJ•mol-1,失去第三个电子为11 799kJ•mol-1,由此数据分析为何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锂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Li+已形成稳定结构,此时再失去电子很困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下表为制取Cu2O的两种方法:
方法a: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
方法b:电解法,反应为2Cu+H2O$\frac{\underline{\;电解\;}}{\;}$Cu2O+H2
(1)已知:①2Cu(s)+$\frac{1}{2}$O2(g)═Cu2O(s)△H=-169kJ/mol
②C(s)+$\frac{1}{2}$O2(g)═CO(g)△H=-110.5kJ/mol
③Cu(s)+$\frac{1}{2}$O2(g)═CuO(s)△H=-157kJ/mol
则方法a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s)+2CuO (s)=CuO(s)+CO(g)△H=+34.5kJ/mol.
(2)方法b是用肼燃料电池为电源,通过离子交换膜电解法控制电解液中OH-的浓度而制备纳米Cu2O,装置如图所示:
①上述装置中B电极应连D电极(填“C”或“D”)
②该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填“阴”或“阳”),该电解池的阳极反应式为:2Cu-2e-+2OH-=Cu2O+H2O.
③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N2H4-4e-+4OH-=N2↑+4H2O.
(3)在相同体积的恒容密闭容器中,用以上方法制得的两种Cu2O分别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
2H2O$?_{Cu_{2}O}^{光照}$2H2(g)+O2(g)△H>0
水蒸气的浓度随时间t变化如表所示:

0
1020304050
T10.0500.04920.04860.04820.04800.0480
T10.0500.04880.04840.04800.04800.0480
T20.100.0940.0900.0900.0900.090
①催化剂的效率:实验①<实验②(填“>”或“<”);
②实验①、②、③的化学平衡常数K1、K2、K3的大小关系为:K1=K2<K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5.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互不同族;其中X、Y为金属元素,Z、W为非金属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X与W、Y与Z这两对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均为9.Y的单质可与NaOH溶液反应.
(1)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Y、Z、W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C1<S<A1(用元素符号表示).
(3)工业生产单质Y的原理是2Al2O3$\frac{\underline{\;\;\;电解\;\;\;}}{冰晶石}$4Al+3O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X与Y的化学性质相似,则单质X与NaOH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e+2NaOH$\frac{\underline{\;\;△\;\;}}{\;}$ Na2BeO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Na2S2O3在医疗、化工等行业有重要用途,其在碱性或中性环境中能稳定存在,可通过反应Na2SO3+S$\frac{\underline{\;加热\;}}{\;}$Na2S2O3制备,步骤如下:
(1)取适量硫粉,用少量乙醇润湿后,加入到过量的Na2SO3溶液中.乙醇润湿硫粉的目的是使硫粉易于分散到溶液中.
(2)水浴加热,微沸1小时,完成反应.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冷凝管,作用是冷凝回流.
(3)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Na2SO4和Na2SO3,从中获得Na2S2O3晶体的步骤是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已知:Na2SO4、Na2SO3、Na2S2O3的溶解度如图2所示.)
(4)制备Na2S2O3需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否则产品易发黄且会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原因是S2O32-+2H+=S↓+SO2↑+H2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对于反应Zn(s)+H2SO4(aq)═ZnSO4(aq)+H2(g),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其反应物或生成物都能用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
B.反应过程中能量关系可用如图表示
C.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锌为负极
D.若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g锌溶解,标准状况下正极放出11.2L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氦通常被认为无法形成化合物.直到近几年,随着计算化学的发展,研究人员通过“晶体结构预测”模型进行演算发现,一定条件下能够得到氦钠化合物.经进一步实验,合成得到Na2He.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He中各微粒的最外层电子均达到稳定结构
B.合成Na2He不可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
C.定量研究的方法能够促进化学科学的发展
D.He与H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溶液中一定有 Cl-
B.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l-
C.向某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D.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褪去2min 后,试管里出现凝胶酸性:盐酸>硅酸
B常温下,向浓硝酸中投入铁片铁片不溶解常温下,铁不与浓硝酸反应
C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铝箔熔化但不滴落熔点;氧化铝>铝
D向某溶液中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少量氯水先无明显现象,后溶液变成红色溶液中含有Fe2+,没有Fe3+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