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A.自来水中水的沸点低,利用蒸馏制备,不需要温度计;
B.碘与酒精互溶;
C.应上下颠倒进行振荡;
D.氨气极易溶于水;
E.应选250mL容量瓶;
F.滴定管可读到0.01mL;
G.胶头滴管应悬空正放;
H.Cu与电源正极相连,为阳极;
I.高温分解生成气体,坩埚不能盖盖子;
J.催化剂、浓度均不同;
K.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NaOH溶液;
L.中和热测定装置合理;
M.苯能隔绝空气,防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
N.利用液差法可检验气密性;
O.蒸发应选蒸发皿;
P.溴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Q.乙醇、苯酚互溶;
R.不能讲浓硫酸直接注入容量瓶中;
S.缺少100mL容量瓶;
T.碘易升华,应在上方回收;
U.收集气体的试管口不能密封;
V.HCl极易溶于水,食盐水抑制氯气的溶解.
解答 解:A.自来水中水的沸点低,利用蒸馏制备,不需要温度计,装置不合理,故不选;
B.碘与酒精互溶,不能利用分液法分离,应选蒸馏法,故不选;
C.应上下颠倒进行振荡,不能左右振荡,操作不合理,故不选;
D.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利用排水法收集,故不选;
E.应选250mL容量瓶,仪器不合理,故不选;
F.滴定管可读到0.01mL,则图中操作可量取溶液,故选;
G.胶头滴管应悬空正放,不能深入容量瓶中,故不选;
H.Cu与电源正极相连,为阳极,Cu失去电子,不能生成氯气,故不选;
I.高温分解生成气体,坩埚不能盖盖子,图中操作不合理,故不选;
J.催化剂、浓度均不同,两个变量,不能研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不选;
K.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NaOH溶液,应选碱式滴定管,故不选;
L.中和热测定装置合理,故选;
M.苯能隔绝空气,防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可制备氢氧化亚铁,故选;
N.关闭止水夹,利用液差法可检验气密性,故选;
O.蒸发应选蒸发皿,不能利用坩埚,故不选;
P.溴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则利用图中分液漏斗萃取、分液合理,故选;
Q.乙醇、苯酚互溶,不能过滤分离,应选蒸馏法,故不选;
R.不能讲浓硫酸直接注入容量瓶中,应在烧杯中稀释、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故不选;
S.缺少100mL容量瓶,不能配制溶液,故不选;
T.碘易升华,应在上方回收,缺少回收装置,故不选;
U.收集气体的试管口不能密封,应塞一团棉花,故不选;
V.HCl极易溶于水,食盐水抑制氯气的溶解,则气体长进短出可除HCl,故选;
故答案为:F、L、M、N、P、V.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装置的作用、物质的性质、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评价性分析,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2OH-+2H+═2H2O | |
B. | 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Fe+3Cu2+═2Fe3++3Cu | |
C. | 氯化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MgCl2+2OH-═Mg(OH)2↓+2Cl- | |
D. | 硝酸银溶液中滴入氯化钠溶液:Ag++Cl-═Ag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计算机芯片的组成元素位于第14列 | |
B. | 第10列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 |
C. | 第18列元素单质全部是气体 | |
D. | 只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蒸馏法是用海水制备淡水的主要方法之一 | |
B. |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到沸腾的蒸馏水中制备Fe(OH)3胶体 | |
C. | 将氯气通入到热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制备漂白液 | |
D. | 用油脂的碱性水解反应制取肥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pH=1.2溶液中:c(K+)+c(H+)=c(OH-)+c(H2R) | |
B. | pH=2.7溶液中:c2(HR-)/[c(H2R)×c(R2-)]=1000 | |
C. | 将相同物质的量KHR和K2R固体完全溶于水可配得pH为4.2的混合液 | |
D. | 向pH=1.2的溶液中加KOH溶液将pH增大至4.2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一直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