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
反应原理:

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已知:苯甲酸分子量122,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纯净固体有机物一般都有固定熔点.
(1)操作Ⅰ为分液,操作Ⅱ为蒸馏.
(2)无色液体A是甲苯,定性检验A的试剂是酸性KMnO4溶液,现象是紫色溶液褪色.
(3)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请在完成表中内容.
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结果
将白色固体B加入水中,加热溶解,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滤液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滤液含Cl-
干燥白色晶体,取适量加热,测定熔点白色晶体在122.4℃熔化为液体白色晶体是苯甲酸
(4)纯度测定: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苯甲酸溶液,移取25.00mL溶液,滴定,消耗KOH的物质的量为2.40×10-3 mol,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的计算结果为96%(保留2位有效数字).

分析 一定量的甲苯和适量的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图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苯甲酸能溶于水,甲苯不溶于水,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方法分离,根据实验目的知,从而得到有机相和水相,有机相中含有甲苯、水相中含有苯甲酸,有机相中的甲苯采用蒸馏方法得到无色液体A,A是甲苯,将水相盐酸酸化再蒸发浓缩,根据苯甲酸的溶解度知,得到的固体B是苯甲酸.
(1)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方法,分离互溶且沸点不同的液体采用蒸馏方法;
(2)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结合反应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的产物和流程中分离步骤分析,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依据苯甲酸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先检验苯甲酸的检验再检验氯化钾的存在;
(4)苯甲酸和KOH溶液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根据苯甲酸和KOH之间的关系式计算苯甲酸的质量,从而计算苯甲酸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方法,根据流程图中,水相和有机相不互溶,可以采用分液方法分离,即操作I为分液,有机相中物质互溶且沸点不同,所以可以采用蒸馏方法分离,即操作II为蒸馏,
故答案为:分液;蒸馏;
(2)通过以上分析知,A是甲苯,甲苯中有甲基,所以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苯甲酸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甲苯,
故答案为:甲苯;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
(3)①白色固体B加水溶解后,利用苯甲酸和K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通过加热浓缩后再冷却结晶,利用过滤可分离出白色晶体和无色滤液,故答案为:冷却结晶,过滤;
②向无色溶液里滴加滴加稀HNO3和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证明氯离子的存在,故答案为:滴加稀HNO3和AgNO3溶液;
③利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分离混合物,得到晶体后通过测定熔点判断是否为苯甲酸,故答案为:取适量加热,测定熔点;白色晶体在122.4℃熔化为液体;
(4)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甲醇溶液,移取25.00ml溶液,滴定,消耗KOH的物质的量为2.40×10-3mol,苯甲酸是一元弱酸和氢氧化钾1:1反应,所以物质的量相同,注意溶液体积变化计算样品中 苯甲酸的物质的量,计算质量分数;样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frac{2.4×10{\;}^{-3}mol×4×122g/mol}{1.22g}$×100%=96%,
故答案为:96%.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实验分析判断,物质分离条件,试剂选择,操作步骤的理解应用,物质成分的实验设计方案、步骤、试剂,样品纯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已知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D位于前三周期.A位于周期表的s区,其原子中电子层数和未成对电子数相同;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D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与未成对电子数的比值为3:2.同时含有A、B、D三种元素的化合物M是一种居室污染气体,其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共平面.A、B两种元素组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N是常见的有机溶剂.E有“生物金属”之称,E4+离子和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填字母).
a.M易溶于水,是因为M是极性分子;N不溶于水,是因为N是非极性分子
b.M和二氧化碳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均采用sp2杂化
c.N分子中含有6个σ键和3个π键
d.BD2晶体的熔、沸点都比二氧化硅晶体的低
(2)金属E的晶胞是面心立方结构(如图),则E晶体的1个晶胞中含E原子数为:4,距离E原子最近且等距离的E的原子数为:12,该晶胞中原子的空间利用率为74%.
(3)X和Y分别是B和C与氢的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都含有18电子.X和Y的化学式分别是C2H6、N2H4.两者沸点的关系为X<Y(“>”或“<”),原因是X分子间作用力小于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实验室制取少量N2常利用的反应是NaNO2+NH4Cl$\frac{\underline{\;\;△\;\;}}{\;}$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aNO2是氧化剂B.NaNO2在反应中失电子
C.NH4Cl中的N元素被还原D.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完成浓硫酸和木炭反应的实验以及检验生成的CO2和SO2气体.

(1)装置A中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frac{\underline{\;\;△\;\;}}{\;}$2H2O+2SO2↑+CO2↑;
(2)装置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品红褪色,说朋这种物质具有漂白性(填“酸性”或“漂白性”);
(3)装置C中酸性KMnO4溶液用于除去SO2,是利用了SO2具有还原性填“氧化性”或“还原性”),其目的是甲(填“甲”或“乙”);
甲:防止SO2干扰CO2的检验        乙:可吸收CO2气体
(4)装置E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的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Ca2++2OH-=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实验室制取溴乙烷的主反应如下:
NaBr+H2SO4→HBr+NaHSO4
C2H5OH+HBr?C2H5Br+H2O
副反应:在该实验中经常会有乙醚、溴等副产物生成,装置如图所示.
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溶解度
乙 醇460.78978.3易溶
溴乙烷1091.4638.2难溶
浓硫酸981.84338.0易溶
实验步骤:
①向A中先加入5mL 95%的无水乙醇(0.085mol)和4.5mL的水,加入溴化钠7.725g,再加入沸石,摇匀.在接受器F中加冷水及3ml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并将其放入冰水浴中.
②在B中加入9.5mL浓硫酸(0.17mol),向A中缓缓滴入浓硫酸,加热体系,控制反应温度,保持反应平稳地发生,直至无油状物馏出为止;
③分出馏出液中的有机层,加入1-2mL浓硫酸以除去乙醚、乙醇、水等杂质,溶液明显分层后,分离得到粗产物;
④将粗产物转入蒸馏瓶中,加入沸石,在水浴上加热蒸馏,收集35-40℃的馏分,称量得5.23g.
回答问题:
(1)仪器E的名称为冷凝管;反应装置中有使用C、D两根温度计,其中D温度计的作用是:D温度计用来测反应体系的温度
(2)步骤①在接受器F中加冷水以及将F放入冰水浴中的目的是溴乙烷沸点低、极易挥发,冰水主要可以防止溴乙烷的挥发.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反应中的副产物溴;
(3)步骤②中浓硫酸要缓缓滴加而不一次加入,其作用有abd(填标号).
a.可以防止乙醇发生碳化   b.避免生成HBr的速度过快,减少其挥发
c.避免溶液发生暴沸      d.减少因浓硫酸氧化HBr而生成副产物溴;
(4)步骤③中分出馏出液中有机层的操作名称为分液.加入浓硫酸除杂后的溶液明显分层,粗产物在上层(填“上”或“下”);
(5)本实验的产率为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醋酸亚铬水合物[Cr(CH3COO)2]2•2H2O是一种氧气吸收剂,为红棕色晶体,易被氧化,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和乙醚(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其制备装置及步骤如图: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往三颈烧瓶中依次加入过量锌粒、适量CrCl3溶液.
②关闭k2打开k1,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并控制好滴速.
③待三颈烧瓶内的溶液由深绿色(Cr3+)变为亮蓝色(Cr2+)时,把溶液转移到装置乙中,当出现大量红棕色晶体时,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
④将装置乙中混合物快速过滤、洗涤和干燥,称量.
(1)三颈烧瓶中的Zn除了与盐酸生成H2外,发生的另一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r3++Zn═2Cr2++Zn2+
(2)实现步骤③中溶液自动转移至装置乙中的实验操作为关闭k1,打开k2
(3)装置丙中导管口水封的目的是防止空气进入装置乙中氧化Cr2+
(4)为洗涤[Cr(CH3COO)2)]2•2H2O产品,下列方法中最适合的是C.
A.先用盐酸洗,后用冷水洗 B.先用冷水洗,后用乙醇洗
C.先用冷水洗,后用乙醚洗 D.先用乙醇洗涤,后用乙醚洗
(5)已知其它反应物足量,实验时取用的CrCl3溶液中含溶质9.51g,取用的醋酸钠溶
液为1.5L0.1mol/L;实验后得干燥纯净的[Cr(CH3COO)2]2•2H2O 9.4g,则该实验所得产品的产率为83.3%(不考虑溶解的醋酸亚铬水合物,Mr[Cr(CH3COO)2]2•2H2O=376g/mol).
(6)铬的离子会污染水,常温下要除去上述实验中多余的Cr2+,最好往废液中通入足量的空气,再加入碱液,调节pH至少为5.6才能使铬的离子沉淀完全.
【已知Cr(OH)3的溶度积为6.3×10-31,$\root{3}{63}$≈4,lg2≈0.3】
(7)一定条件下,[Cr(CH3COO)2]2•2H2O受热得到CO和CO2的混合气体,请设计实验检验这两种气体的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图是实验室用乙醇、硫酸、溴化钠混合反应来制备溴乙烷的装置.反应需要加热,图中省去了加热装置.乙醇、溴乙烷、溴的有关性状参数见表.
乙醇溴乙烷
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深红棕色液体
密度/g.cm-30.791.443.1
沸点/℃78.538.459
水溶性易溶难溶微溶
(1)加热A中三种反应物的混合物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NaBr+H2SO4$\stackrel{△}{→}$NaHSO4+CH3CH2Br+H2O.
(2)若选用较浓的硫酸作为反应物,得到的产品则会呈棕黄色,这说明反应过程中有Br2生成.为去除颜色,最好选择下列的d溶液来洗涤产品.
a.四氯化碳    b.硫酸钠    c.碘化亚铁     d.亚硫酸钠
产品选择上述溶液洗涤后,还需再用蒸馏水洗涤一次.洗涤液与产品分离的方法是分液(填方法名称).
(3)装置中,B和D两部分的作用分别是:B冷凝回流反应物,冷却产物蒸汽;D冷凝产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增大压强,对已达平衡的反应3A(g)+B(g)═2C(g)+2D(s)产生的影响是(  )
A.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逆反应速率都没有变化,平衡不发生移动
C.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  )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A,同时生成3a molB
③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④A、B、C的总质量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  ⑧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A.②④B.②③④C.②⑥D.③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