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为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方案,用含有铝、铁和铜的合金制取氯化铝、绿矾晶体(FeSO4•7H2O)和胆矾晶体.

请回答:
(1)步骤Ⅰ、Ⅱ、Ⅲ中均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过滤,该操作中除用到烧杯和玻璃棒外,还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漏斗.
(2)溶液A中的离子主要有Na+、AlO2-、OH-;试剂X是稀硫酸.
(3)进行步骤Ⅱ时,该小组用如图2所示装置及试剂将制得的CO2气体通入溶液A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逐渐减少,其原因是Al(OH)3+3H+=Al3++3H2O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了避免固体C减少,根据如图所示,改进的措施是在装置I和Ⅱ之间增加一个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4)从溶液E中获得绿矾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分析 铝、铁和铜的合金中只有金属铝可以和氢氧化钠之间反应生成溶液A偏铝酸钠,固体B是金属铁和金属铜,A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可以得到氢氧化铝沉淀C和碳酸氢钠溶液D,金属铁可以和硫酸之间发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但是金属铜和稀硫酸之间不反应,硫酸亚铁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以获得绿矾晶体,金属铜可以获得胆矾晶体,
(1)固体和液体的分离用过滤法,过滤用到的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等;
(2)根据步骤Ⅰ加过量的氢氧化钠发生的反应以及金属铁、铜的性质区别进行解答;
(3)制得的CO2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用饱和的碳酸氢钠除去;
(4)根据固体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蒸发溶剂,降温结晶,再过滤分析,硫酸亚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需采用降温结晶.

解答 解:铝、铁和铜的合金中只有金属铝可以和氢氧化钠之间反应生成溶液A偏铝酸钠,固体B是金属铁和金属铜,A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可以得到氢氧化铝沉淀C和碳酸氢钠溶液D,金属铁可以和硫酸之间发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但是金属铜和稀硫酸之间不反应,硫酸亚铁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以获得绿矾晶体,金属铜可以获得胆矾晶体,
(1)步骤Ⅰ加过量的氢氧化钠,金属铝和氢氧化钠反应,金属铝溶解其中生成偏铝酸钠溶液,金属铁和金属铜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将它们分离用过滤;步骤Ⅰ过滤得到的滤液成分为偏铝酸钠,步骤Ⅱ中向偏铝酸钠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会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铝沉淀,溶液中的溶质为碳酸氢钠,将它们分离用过滤;步骤Ⅲ中金属铁和金属铜不与氢氧化钠反应,铁和硫酸反应而金属铜不反应将它们分离用过滤,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等.
故答案为:过滤;漏斗;
(2)步骤Ⅰ加过量的氢氧化钠,因铝与碱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金属铁和金属铜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溶液A中的离子主要有AlO2-、Na+、OH-;本实验的目的是用含有铝、铁和铜的合金制取氯化铝、绿矾晶体(FeSO4•7H2O)和胆矾晶体,金属铁和金属铜不与氢氧化钠反应,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而金属铜不反应,可以实现三种金属的分离,所以试剂X是稀硫酸,
故答案为:AlO2-、Na+、OH-;稀硫酸;
(3)进行步骤Ⅱ时,该小组用如图2所示装置及试剂将制得的CO2气体通入溶液A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逐渐减少,其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从盐酸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氯化氢在水中溶解了部分沉淀氢氧化铝,发生的反应为Al(OH)3+3H+=Al3++3H2O,为了避免固体C减少,可在制取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中增加一个洗去氯化氢的装置,二氧化碳在饱和碳酸氢钠中不溶,氯化氢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可在装置I和Ⅱ之间增加一个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
故答案为:Al(OH)3+3H+=Al3++3H2O;NaHCO3溶液;
(4)因为硫酸亚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混合液来制备绿矾时应先将溶液加热浓缩、然后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即可得到绿矾,
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物质的制备和性质探究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把握实验的操作原理和步骤,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镁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用途.工业上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SiO2以及少量FeC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纳米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

(1)加入H2O2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2)在实验室煅烧滤渣2制得的金属氧化物为Fe2O3(填化学式),需要的仪器除酒精灯、三脚架以外,还需要②③(填序号).
    ①蒸发皿     ②坩埚   ③泥三角     ④石棉网
(3)在一定条件下CO(NH22可与H2O反应生成CO2和一种弱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NH22+3H2O=CO2↑+2NH3•H2O.
(4)25℃时,加入CO(NH22至开始产生沉淀,溶液的pH=10时,c(Mg2+)=1.8×10-3mol•L-1(已知25℃,Ksp[Mg(OH)2]=1.8×10-11).
(5)工业上还可用氯化镁和碳酸铵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务纳米MgO.如图1为反应温度对纳米MgO产率和粒径的影响,据图分析反应的最佳温度为50°C.
(6)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2如下.该电池工作时,石墨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H2O2+2e-=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
A.KOHB.NH3C.H2OD.C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NH3或O2
B.可用从a处加水的方法检验图②装置的气密性
C.实验室可用图③的方法除去Cl2中混有的HCl
D.利用图④装置制硫酸和氢氧化钠,其中b为阳离子交换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可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规律,推出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大
B.结构和组成相似的分子晶体,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推出NH3的沸点低于PH3
C.根据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推出pH=6.8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D.根据溶解度小的沉淀易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的规律,推出在ZnS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可以得到CuS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实验室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化学原理是(如图1):

已知苯甲醛易被空气氧化,苯甲醇的沸点为205.3℃;苯甲酸的熔点为 121.7℃,沸点为 249℃,溶解度为0.34g;乙醚的沸点为34.8℃,难溶于水.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主要过程如下所示:
苯甲醛$→_{放置24h}^{KOH、H_{2}O}$白色糊状物$→_{操作Ⅰ}^{水、乙醚}$
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的名称是萃取、分液.
(2)操作Ⅱ的名称是蒸馏,产品甲是苯甲醇.
(3)操作Ⅲ的名称是过滤,产品乙是苯甲酸.
(4)如图2所示,操作Ⅱ中温度计水银球放置的位置应是b(填“a”、“b”、“c”或“d”).
该操作中,除需蒸馏烧瓶、温度计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冷凝管、牛角管(尾接管)、酒精灯、锥形瓶.
(5)工业产品乙中含少量不溶性的杂质和少量氯化钠,实验室提纯乙的主要操作步骤为加热浓缩,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4个电子.元素Z基态原子的2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氯化物与氨水反应可形成配合物[X(NH34]Cl2,1mol该配合物中含有12mol σ键
B.Z的最高价含氧酸分子中,羟基氧和非羟基氧个数比为1:1
C.Y的气态氢化物分子中H-Y-H键角比Y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子中O-Y-O键角小
D.Z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是因为氢键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stackrel{.}{?}$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里生成 n mol A2,同时消耗 2n mol AB
B.容器中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C.A2、B2、AB的物质的量之比满足1:1:2
D.单位时间里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 B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2Z(g)(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
①增加X ②降低温度 ③增大压强 ④降低压强   ⑤加入正催化剂 ⑥分离出Z.
A.①③⑤B.②③⑥C.②③⑤D.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