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为了探究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以V(H2)表示],向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某些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水,v(H2)不变B.加入CH3COONa固体,v(H2)减小
C.加入NH4HSO4固体,v(H2)不变D.滴加少量CuSO4溶液,v(H2)减小

分析 锌为固体,与稀硫酸反应时,固体的表面积越大,溶液浓度越大或温度越高,以及形成原电池反应都可增大反应速率,以此解答.

解答 解:A.加入少量水,浓度降低,v(H2)减小,故A错误;
B.加入CH3COONa固体,溶液中c(H+)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B正确;
C.加入NH4HSO4固体,NH4HSO4发生电离,溶液中c(H+)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即v(H2)增大,故C错误;
D.滴加少量CuSO4溶液,Zn置换出Cu,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故v(H2)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本理论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把握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
4NH${\;}_{4}^{+}$+6HCHO═3H++6H2O+(CH26N4H+[滴定时,1mol(CH26N4H+与1mol 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Ⅰ称取样品1.500g.
步骤Ⅱ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Ⅲ移取25.00mL样品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1)根据步骤Ⅲ填空: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偏高(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无影响(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B.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无色变成浅红(或浅红)色.
(2)滴定结果如表所示:
滴定次数待测溶液的体积/mL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
125.001.0221.03
225.002.0021.99
325.000.2020.20
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 0mol•L-1,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18.8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常温常压下,取四只完全一样的针筒,分别充入等质量的CH4、O2、C3H8(丙烷)、SO2,四种气体,其中充装CH4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 mol乙烷分子中含有共价键总数为7NA
B.1 mol甲基(-CH3)所含的电子总数为9NA
C.标准状况下,22.4L苯完全燃烧耗氧分子数为8.5NA
D.1 mol丁烷被氯气完全取代时消耗的氯分子数为10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T℃时,在3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光气(COCl2),发生反应COCl2(g)?CO(g)+Cl2(g),同时还发生反应2CO(g)?2C(s)+O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CO(g)和C(s)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和1mol,则该温度下,CO(g)+Cl2(g)?COCl2(g)的平衡常数K为(  )
A.$\frac{1}{9}$B.2C.$\frac{1}{3}$D.$\frac{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且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电解液a是饱和NaCl溶液,
①X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2H++2e-=H2↑.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2Cl--2e-=Cl2↑,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精铜,电极反应式是Cu2++2e-=Cu.
②Y电极的材料是粗铜,电极反应式是Cu-2e-=Cu2+.(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
③假若电路中有0.04mol e-通过时,则阴极增重1.28g.
(3)欲在电槽中实现铁上镀锌,
①X电极的材料是Fe,电极反应式是Zn2++2e-=Zn.
②Y电极的材料是Zn,电极反应式是Zn-2e-=Zn2+
③电镀液a可以是ZnSO4或ZnCl2(只要求填两种电解质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现有NaHCO3和Na2CO3•xH2O的混合物,为了测定x值,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CaCl2、碱石灰均足量).
已知:①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②含结晶水的物质加热易失去结晶水
(1)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反应中生成的水
(2)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反应中生成的CO2
(3)若在装置A的试管中装入NaHCO3和Na2CO3•xH2O的混合物3.7g,用酒精灯加热到反应完全及A、B、C装置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此时B管增重1.89g,C管增重0.22g,则x的值为10
(4)该装置还不是很完善,可能使测定结果偏小,应如何改进在C装置后再加一个装有碱石灰的U形管,原因为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被C装置中的碱石灰吸收
(5)有同学认为,也可以用以下方案测出x值:取一定质量NaHCO3和Na2CO3•xH2O的混合物(混合物质量为
m1),使之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经浓硫酸干燥后用碱石灰吸收(HCl、空气等干扰因素已排除),测出碱石灰增重质量为m2.请判断该方案是否可行(选填①或②,若同时作答,不得分)
①若可行,请写出x值计算表达式不用填写
②若不可行,如果补做以下哪个实验就可算出x值AC(不定项选择)
A.另取相同质量的混合物,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测出剩余固体的质量
B.测出该方案中浓硫酸的增重质量
C.把与盐酸反应后的溶液蒸干,测出所得固体的质量
D.另取相同质量的混合物,加水溶解,加入足量Ba(OH)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测出滤渣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在甲醇燃料电池技术方面获得新突破,组装出了自呼吸电池及主动式电池.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1)该电池工作时,c口通入的物质为O2;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H2O-6e-═CO2+6H+
(2)工作一段时间后,当6.4g甲醇完全反应生成CO2时,有1.2NA个电子转移.
(3)若该电池通入O2的量为1L(标准状况),且反应完全,则用此电池来电解NaCl溶液(惰性电极),最多能产生Cl2的体积为2L(标准状况).
(4)甲醇燃料可以由CO2催化加氢合成甲醇.该方法很好的解决CO2废气的利用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已知4.4g CO2气体与H2气体经催化加氢生成CH3OH气体和水蒸气时放出4.95kJ的能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g)△H=-49.5 kJ/mol,
(5)(4)中的反应若在270℃、8MPa和适当催化剂的条件下,CO2的转化率达到22%,则4.48m3(已折合为标准状况)的CO2能合成CH3OH气体的物质的量是44mol,此过程中能放出热量2178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2HI(g)?H2(g)+I2(g)△H=+11kJ/mol,在716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表:
t/min020406080120
x(HI)10.910.850.8150.7950.784
x(HI)00.600.730.7730.7800.784
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x(HI)和v~x(H2)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  )
A.B FB.A EC.B ED.A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