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碳化铝的性质:发现碳化铝与水在常温下剧烈反应,生成大量气体和白色沉淀,该沉淀既能溶于盐酸也能溶于NaOH溶液,该小组同学为了探究气体产物的组成,设计出如下实验:
(1)利用碳化铝制取气体,下列装置中适合作为气体发生装置的是 。
(2)正确选择发生装置后,连接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硬质玻璃管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干燥管D中白色粉末变成蓝色,装置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尾气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①干燥管D中的试剂可能是 ,其作用是 。
②根据实验现象,某同学得出下列推论,其中正确的是 。
a.气体与氧化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氧化产物只有二氧化碳
b.气体与氧化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物一定有水和二氧化碳,可能有一氧化碳
c.气体与氧化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物一定有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d.气体具有还原性,氧化产物可能有多种
(3)实验完毕后,要先后熄灭C和F处的酒精灯,应先熄灭的是 处酒精灯,理由是 。(只写出一条即可)
(4)若最后在F处点燃气体与在A处产生的气体相同,实验前系统内的空气已排尽,实验验结束后,C装置减轻12.8 g,D装置增重7.2 g,E装置增重8.8 g(假定D、E吸收气体是完全的),则A、C处发生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 、 。
(5)如图所示,U型透明玻璃管的左端封闭有A处产生气体和氯气的混合气,将该装置放在日光灯下。一段时间后(不考虑水与氯气的反应),下列关于U型管中可能出现的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U型管左侧会有油状液滴出现
b.溶液很快变成蓝色
c.气柱缩小,右端液柱下降
d.气柱膨胀,右端玻璃管中液体溢出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天津市高三四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6分)实验室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碱式硫酸铁的聚合物)〔Fe(OH)(SO4)〕n和绿矾(FeSO4·7H2O),过程如下:
(1)在①中已知FeS中铁元素生成Fe3+,S元素生成单质硫,写出FeS、O2、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过程②中产生的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溶液不会褪色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
A.品红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紫色石蕊溶液 D.溴水
(3)在③中,需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④中,蒸发浓缩需要的硅酸盐仪器除酒精灯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⑥中,将溶液Z控制到70~80℃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测量聚铁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杂质中不含铁元素和硫元素):称取一定质量样品,将样品溶于足量的_________后(填化学式,下同),滴加过量的__________,产生不溶于酸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的质量来计算该聚铁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7)若用步骤③④制取绿矾,测定3g烧渣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①取所得绿矾产品,溶解,配制成1000mL溶液;量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配制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量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 。
②用硫酸酸化的0.01000mol/L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15.00mL。判断此滴定实验达到终点的方法是 ;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KMnO4溶液液面,其它操作均正确,则使测定结果 (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③计算烧渣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枣庄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Z、M同主族;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M两种元素只能形成X2M型化合物
B.由于W、Z、M元素的氢气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所以其沸点依次降低
C.元素Y、Z、W的单质晶体属于同种类型的晶体
D.元素W和M的某些单质可作为水处理中的消毒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5分)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通过实验研究NO2的性质:(已知:2NO2+2NaOH = NaNO3+NaNO2+H2O)
任务1: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NO2能否被NH3还原(K1、K2为止水夹,夹持固定装置略去)。
(1)E装置中制取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若NO2能够被NH3还原,预期观察到C装置中的现象是 。
(3)实验过程中,未能观察到C装置中的预期现象。该小组同学从反应原理的角度分析了原因,认为可能是:①NH3还原性较弱,不能将NO2还原;②在此条件下,NO2的转化率极低;③ 。
(4)此实验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 。
任务2:探究NO2能否与Na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实验前,该小组同学提出三种假设。
假设1:二者不反应;
假设2:NO2能被Na2O2氧化;
假设3: 。
(6)为了验证假设2,该小组同学选用任务1中的B、D、E装置,将B中的药品更换为Na2O2,另选F装置(如图所示),重新组装,进行实验。
①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是(某些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
②实验过程中,B装置中淡黄色粉末逐渐变成白色。经检验,该白色物质为纯净物,且无其他物质生成。推测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反兴奋剂是体育赛事关注的热点,利尿酸是一种常见的兴奋剂,其分子结构如下:关于利尿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分子式是C13H11O4Cl2
B.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它不能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CO2
D.它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酯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B.用图2装置可演示NO的喷泉实验
C.用图3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D.用图4装置验证苯中是否有独立的碳碳双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高三5月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13分)SO2、NO是大气污染物。吸收SO2 和NO,获得Na2S2O4和NH4NO3产品的流程图如下(Ce为铈元素):
(1)装置Ⅰ中生成HSO3-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含硫各微粒(H2SO3、HSO3-和SO32-)存在于S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X(i)与溶液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pH=8时,溶液中c(HSO3-) < c(SO32-)
b.pH=7时,溶液中c(Na+) =c(HSO3-)+c(SO32-)
c.为获得尽可能纯的NaHSO3,可将溶液的pH控制在4~5左右
②向pH=5的NaHSO3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溶液中出现浑浊,pH降为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pH降低的原因: 。
(3)装置Ⅱ中,酸性条件下,NO被Ce4+氧化的产物主要是NO3-、NO2-,写出生成NO3-的离子方程式 。
(4)装置Ⅲ的作用之一是再生Ce4+,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生成Ce4+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生成Ce4+从电解槽的 (填字母序号)口流出。
(5)已知进入装置Ⅳ的溶液中,NO2-的浓度为a g·L-1,要使1 m3该溶液中的NO2-完全转化为NH4NO3,需至少向装置Ⅳ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O2 L(用含a代数式表示,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等高三下学期期中四校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常温下用惰性电极电解1 L含足量KCl的溶液,若通过n mol电子的电量,则溶液的pH与n的关系是(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A.pH=n B.pH=-lg n C.pH=14-lgn D.pH=lgn+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高三综合能力测试(五)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S-诱抗素制剂能保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A.S-诱抗素制剂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B.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碳碳双键
C.1 mol S-诱抗素制剂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0.5 mol H2
D.该化合物不能发生聚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