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若阳极上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0mol,则阴极上析出Cu的质量为()
A. 0.64 g B. 1.28 g C. 2.56 g D. 5.12 g
考点: 电解原理.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惰性电极电解CuSO4的溶液,溶液中的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在阳极上放电,利用离子的放电顺序来确定阳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根据电子守恒来确定阴极上析出金属铜的量的多少.
解答: 解:惰性电极电解CuSO4的溶液,阳极上的反应为:4OH﹣→4H2O+O2↑+4e﹣,当阳极上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0mol,转移电子是:0.0400mol,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当转移电子是0.0400mol时,析出Cu的质量m=0.0200mol×64g/mol=1.28g.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知识,注意电子守恒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可以根据教材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在盛有稀 H2SO4 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
B. 若两电极分别为Fe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Fe
C. 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D. 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字母O代表的元素符号 ,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第三周期8种元素按单质熔点高低的顺序如图2,其中序号“8”代表 (填元素符号);其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填图2中的序号).
(3)由j原子跟c原子以1:1相互交替结合而形成的晶体,晶型与晶体j相同.两者相比熔点更高的是 (填化学式),试从结构角度加以解释: .
(4)k与l形成的化合物kl2的电子式是 ,它在常温下呈液态,形成晶体时,属于
晶体.
(5)i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3(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图3(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图3(丙)所示.
若已知i的原子半径为d,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请回答:
晶胞中i原子的配位数为 ,一个晶胞中i原子的数目为 ,该晶体的密度为 (用M、NA、d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一环保汽车,是以氢气作燃料的,请按题目要求作答:
(1)氢气在发动机内燃烧过程中,生成物只有水蒸气,不会使空气中的 含量偏高,因而能减缓温室效应现的发生.
(2)如果每mol氢气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并放出241.8kJ的热量,写出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再加入相关物质,溶液能恢复原状况的是()
电解质溶液 阳极 阴极 加入的物质
A NaCl溶液 碳 铁 盐酸
B NaOH溶液 碳 碳 水
C 硫酸铜溶液 铜 碳 硫酸铜
D 硫酸 铁 碳 H2O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铅笔端作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B. 铂片端作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C. 铅笔端有少量的氯气产生
D. a点是负极,b点是正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由于Fe(OH)2极易被氧化,所以实验室很难用亚铁盐与碱反应制得白色纯净的Fe(OH)2沉淀.某研究性小组在研究制备Fe(OH)2的过程中,按图进行实验,最终在两极间的溶液中首先观察到白色沉淀.
(1)请从所提供的试剂或电极材料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纯水②NaCl溶液③NaOH溶液④四氯化碳⑤CuCl2溶液⑥乙醇⑦铁棒⑧植物油⑨碳棒
a为 ,b为 ,c为 ,d为 .(填序号)
(2)书写电极反应式:
阳极 ;.阴极 .
(3)c的作用是 .
(4)在加入c之前,对d溶液的简单处理应是 ,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测得常温下0.1 mol • L﹣1某一元酸(HA)溶液的pH等于1,0.1 mol • L﹣1某一元碱(BOH)溶液里c(H+)/c(OH-)=10-12。将此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A.c(B+ )>c(A- )>c(OH- )>c(H+) | B.c(A-)>c(B+ )>c(H+ )>c(OH-) |
C.c(B+)=c(A- )>c(H+)=c(OH-) | D.c(B+ )>c(A- )>c(H+ )>c(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