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①生活用水、工业废水、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都能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②矿泉水瓶是食品用塑料瓶,属于可回收物;
③可排入大气说明气体无污染,再结合氧化还原关系可知产物为氮气;
(2)①根据图表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②A.吸烟会产生有毒气体;
B.焦油、尼古丁及颗粒物会危害人体健康;
C.N2、CO2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
(3)油脂在人体内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释放大量能量;绿色植物中富含维生素C;
(4)①试管、烧杯和烧瓶等化学仪器的主要材质是玻璃;
②生铁和钢都是铁和碳的合金;
③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铁做负极,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
解答 解:(1)①生活用水、工业废水、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都能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因此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处理生活污水,达标排放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措施,
故答案为:B;
②矿泉水瓶的主要成分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食品用塑料瓶,属于可回收物,
故答案为:可回收物;
③可排入大气说明气体无污染,反应前后C元素化合价升高,O元素化合价没变,因此N元素的化合价肯定降低,因此产物为氮气,则反应方程式为:2NO+2CO$\frac{\underline{催化剂}}{△}$N2+2CO2;
故答案为:2NO+2CO$\frac{\underline{催化剂}}{△}$N2+2CO2;
(2)①A.该图是可燃垃圾标志,故A错误;
B.该图是可回收标志,故B正确;
C.图为当心辐射标志,故C错误;
故答案为:B;
②A.吸烟会产生有毒气体,如CO等,所以吸烟会对室内和公共场所造成污染,故A正确;
B.焦油、尼古丁及颗粒物会危害人体健康,吸入焦油、尼古丁及颗粒物可导致多种病变,故B正确;
C.N2、CO2无毒,对人体无害,所以N2、CO2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故C错误;
故答案为:C;
(3)油脂在人体内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释放大量能量;绿色植物中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有酸性和还原性,又称为抗坏血酸;
①油脂是重要的体内能源;
②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和绿色蔬菜中,有酸性和还原性,又称为抗坏血酸;
故答案为:D;C;
(4)①试管、烧杯和烧瓶等化学仪器的主要材质是玻璃;
故答案为:A;
②生铁和钢都是铁和碳的合金,生铁中含碳量比钢中含碳量高,所以生铁和钢成分上的主要差别是碳的含量不同;
故答案为:A;
③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铁做负极,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故答案为:Fe-2e-=Fe2+.
点评 本题考查资源、人体营养物质、环境保护、材料、电化学知识等,题目综合性强,难度中等,平时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对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干法 | Fe2O3、KNO3、KOH混合加热共熔生成紫红色高铁酸盐和KNO2等产物 |
湿法 | 强碱性介质中,Fe(NO3)3与NaClO反应生成紫红色高铁酸盐溶液 |
电解法 | 制备中间产物Na2FeO4,再与KOH溶液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相对原子质量 | 密度/(g.cm-3) | 沸点/℃ | 水中溶解性 | |
异戊醇 | 88 | 0.813 | 131 | 微溶 |
乙酸 | 60 | 1.0492 | 118 | 溶 |
乙酸异戊醇 | 130 | 0.8670 | 142 | 难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反应H2(g)+I2(g)?2HI(g)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时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 |
B. | ![]() 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时各成分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 | |
C. | ![]() 反应N2(g)+3H2(g)?2NH3(g)在恒温条件下,反应速率与压强的关系 | |
D. | ![]() 反应CO2(g)+H2(g)?CO(g)+H2O(g)△H>0水蒸气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②⑤①③④ | B. | ①③⑤②④ | C. | ①②③④⑤ | D. | ②①③⑤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低碳生活注重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 |
B. | 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及布质购物袋,以减少“白色污染” | |
C. | 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 |
D. | 启用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的监测,以追根溯源,采取措施,改善空气质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