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28g KOH固体必须溶解在1800g水中,才能使每200个水分子中有1个K+,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cm3,则该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7ρmol/L.(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分析 n(KOH)=$\frac{28g}{56g/mol}$=0.5mol,要使每200个水分子中有1个K+,则水的物质的量与K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00:1,再根据m=nM计算水的质量;根据c=$\frac{1000ρω}{M}$计算溶解后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答 解:n(KOH)=$\frac{28g}{56g/mol}$=0.5mol,要使每200个水分子中有1个K+,则水的物质的量与K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00:1,所以水的物质的量为:200×0.5mol=100mol,m=nM=100×18=1800g,c=$\frac{1000ρω}{M}$=$\frac{1000ρ×\frac{28}{1800+28}×100%}{56}$=0.27ρmol/L,
故答案为:1800;0.27ρmol/L.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注意有关溶液的组成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理解掌握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2SO2(g)+O2(g)═2SO3(g)△H<0
(1)如果2min内SO2的浓度由6mol/L下降为2mol/L,那么,用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1mol•L-1•min-1
(2)某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1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frac{{c}^{2}(S{O}_{3})}{{c}^{2}(S{O}_{2})c({O}_{2})}$,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K(B)(填“>”、“<”或“=”).
(3)此反应在恒温密闭的装置中进行,能充分说明此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D(填字母).
A.接触室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B.接触室中SO2、O2、SO3的浓度相同
C.接触室中S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D.接触室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4)图2表示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 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温;b 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减小SO3浓度; 若增大压强时,反应速度变化情况画在c~d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标准状况下,11.2LCO2的质量是(  )
A.22B.无法确定C.22克D.88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分离或提纯方法正确的是(  )
①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②用Na2CO3溶液除去NaOH溶液中的少量Ca(OH)2
③用NaOH溶液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
④与新制的生石灰混合后蒸馏可除去酒精(乙醇)中的少量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已知PbSO4不溶于水,但可溶于醋酸铵溶液,反应方程式如下:PbSO4+2CH3COONH4═(CH3COO)2Pb+(NH4)2SO4
(1)PbSO4与CH3COONH4能进行反应的原因是符合了复分解反应条件之一的生成了弱电解质物质,则将Na2S溶液与醋酸铅溶液混合生成沉淀时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CH3COO)2Pb+H2S=PbS↓+2CH3COOH;
(2)已知+2价Sn的化合物具有强还原性.等物质的量的PbO2和SnO的混合物溶于过量的稀硫酸中,溶液中存在的主要金属阳离子是AC.(填序号)A、Pb2+B、Pb4+C、Sn2+D、Sn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可作为氧气来源的物质是(  )
A.氧化铝B.过氧化钠C.氢氧化钠D.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化合物即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的是(  )
A.C2H4B.CH4C.H2O2D.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常温下,将0.1mo1•L一1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原来体积的10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CH3 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增大为原来的10倍
B.CH3 COO与CH3 COOH的浓度之比增大为原来的10倍
C.CH3 COO与H的浓度之积减小为原来的0.1倍
D.CH3 COOH与CH3 COO-的浓度之和减小为原来的0.1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根据要求填空.
(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中CH3COO-和Na+浓度相等,则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下同),醋酸体积>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填“>”,“=”或“<”,下同).
(2)常温下,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溶液中c(Na+)<c(CH3COO-).
(3)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FeS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稀盐酸:FeS存在FeS(s)?Fe2+(aq)+S2-(aq)的溶解平衡,当加入盐酸时,发生2H++S2-═H2S↑使得FeS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故FeS能溶于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