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含NA个Na+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1•L-1
B.标准状况下,22.4L水所含的分子数为NA
C.常温常压下NO2和N2O4混合气体22.4L,其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NA
D.常温下,4gCH4含有NA个C-H共价键

分析 A、含NA个Na+的Na2O溶解于1L水中,溶液体积大于1L;
B、标况下,水为液态;
C、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
D、求出甲烷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甲烷中含4molC-H键来分析.

解答 解:A、含NA个Na+的Na2O溶解于1L水中,溶液体积大于1L,故Na+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1mo1•L-1,故A错误;
B、标况下,水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B错误;
C、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故22.4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能计算,则含有的原子总数不能计算,故C错误;
D、4g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25mol,而1mol甲烷中含4molC-H键,故0.25mol甲烷中含1molC-H键即NA个,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V L A12(SO43溶液中含有a g Al3+,则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frac{a}{18V}$mol•L-1;取此溶液0.5V L,其中Al3+的物质的最浓度为$\frac{a}{27V}$mol•L-1.将此0.5VL溶液稀释至2VL,稀释后溶液中Al3+物质的量浓度为$\frac{a}{108V}$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溶液pH一定等于1的是(  )
A.25℃1L的0.1mol•L-1H2SO4溶液
B.T℃1L 0.2mol•L-1H2SO4溶液中加入1L 0.2mol•L-1NaOH溶液后得到的2L溶液
C.25℃a mol•L-1NaHSO4溶液[已知50ml amol•L-1Ba(OH)2溶液与100mL amol•L-1NaHSO4溶液混合后pH=7]
D.T℃c(OH-)=10-13mol•L-1的某盐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常温下,将1.92g铜加入到100mL H2SO4和HNO3的混合液中,Cu恰好全部溶解,假设只放出NO气体,再向溶液中加入铜粉,不放出气体.
(1)标准状况下放出NO气体的体积是4.48L;
(2)原溶液中H2SO4的浓度至少应为2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氧化亚铜(Cu2O)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在涂料、有色玻璃和催化剂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添加Cu2O的涂料或玻璃显砖红色.
(2)制备氧化亚铜的方法之一是用铜作阳极电解NaCl和NaOH混合溶液,其原理如图所示.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
②溶液中CuCl${\;}_{n}^{1-n}$转化为Cu2O的离子方程式为CuCln1-n+2OH-=Cu2O↓+H2O+2nCl-
(3)工业生产中常采用高温煅烧氧化铜粉末制备Cu2O,但所得产品中会有一定量CuO,测定产品中Cu2O的含量常用滴定法,其原理为:
样品溶解:Cu2O+Fe2(SO43+H2SO4═2FeSO4+2CuSO4+H2O
滴定(未配平):10FeSO4+2KMnO4+8H2SO4═Fe2(SO43+2MnSO4+1K2SO4+8H2O
①配平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滴定时,KMnO4溶液盛放在酸式(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③若产品质量为1.0g,滴定时消耗0.10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20.00mL,则产品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7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由下列所给信息(Ⅰ、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是环戊烯的结构简式,可进一步简写为,环戊烯的化学性质跟链烯烃相似.
Ⅱ.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可以跟臭氧反应,再在锌粉存在下水解,这两步反应合称“烯烃的臭氧化分解”.例如:

(1)写出异戊二烯()臭氧化分解各种产物的结构简式及其物质的量之比n(HCHO):n(CH3COCHO)=2:1.
(2)某烃A,分子式为C10H16.A经臭氧化分解可得到等物质的量的两种产物,其结构简式分别为HCHO和 ,A经催化加氢得产物B,B的分子式是C10H20.分析数据表明,分子B内含有六元碳环.则A的键线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已知X、Y、Z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
电离能/kJ•mol-1I1I2I3I4
X5781 8172 74511 578
Y7381 4517 73310 540
Z4964 5626 9129 543
则X、Y、Z的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Al>Mg>Na(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Y的第一电离能大于X的第一电离能原因是因为元素Mg价电子排布式为3s2完全充满状态,比Al稳定.
(2)A、B、C、D是周期表中前10号元素,它们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能分别与A、B、C形成XYn型的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M、N、W,且在M、N、W分子中,A、B、C 三原子都采取sp3杂化.
①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O<N(用元素符号表示).
②M是含有极性键(填“极性”或“非极性”)的非极性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③N是一种易液化的气体,请简述其易液化的原因氨分子间存在氢键,因而易液化.
④W分子的VSEPR模型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W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
⑤AB-离子中和B2分子的π键数目比为1:1.
(3)E、F、G三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三原子的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均为4s1
①F元素在其化合物中最高化合价为+6.
②G2+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9,G2+和N分子形成的配离子的结构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1
B.500℃、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 kJ•mol-1
C.已知在120℃,101kPa下,1gH2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121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2(g)+$\frac{1}{2}$O2(g)═H2O(g)△H=-242kJ•mol-1
D.25℃,101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1,硫酸稀溶液与氢氧化钾稀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H2SO4(aq)+2KOH(aq)═K2SO4(aq)+2H2O(1)△H=-114.6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25mL 0.1mol?L-1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 CH3COOH溶液,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点,a=12.5
B.D点,c(Na+)=c(CH3COO-)+c(CH3COOH)
C.在A、B间存在一点,此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D.在C点升温,CH3COOH电离程度增大,CH3COO-的水解程度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