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元素X、Y、Z、E、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元素与 Y元素能形成化合物MY2和化合物MY3,化合物MY2中两种元素质量分数相同;N-、Z+、X+的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在常温下为气体,E、Z、N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能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Z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电子式
(2)两个体积相等的恒容容器,甲容器通入1mol MY2和1mol Y2单质,乙容器通入1mol MY3和0.5mol Y2单质,发生反应:2MY2 (g)+Y2(g)?2MY3(g)△H<0,甲、乙起始反应温度相同,两容器均和外界无热量交换,平衡时,甲中MY2的转化率为a,乙中MY3的分解率为b,则
①a、b的关系为a+b<1(填“<”、“>”或“=”).
②该条件下容器甲反应达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序号)DEF;
A.v(Y2)=2v(MY3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c(MY2)=c(MY3
D.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E.容器内温度不变
F.MY2和Y2的质量比不变
(3)2.7克单质E与100ml 2mol/L 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充分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2mol/L XN的溶液V mL,当溶液中产生3.9克沉淀时,求此时V的值75或175.

分析 元素X、Y、Z、E、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可推知Y为O元素;M元素与Y元素能形成化合物MY2和化合物MY3,化合物MY2中两种元素质量分数相同,则M为S元素;N-、Z+、X+的半径逐渐减小,可知X、Z处于ⅠA族,N处于ⅦA族,结合原子序数可知,Z为Na、N为Cl,化合物XN在常温下为气体,则X为H元素;E、Z、N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能反应,应是氢氧化铝与强酸、强碱反应,故E为Al,
(1)Z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NaOH,由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构成;
(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H<0,
①恒温恒容下,甲容器通入1mol SO2和1mol O2单质,乙容器通入1molSO 3和0.5mol O2单质,二者得到相同的平衡状态,平衡时,甲中SO2的转化率与乙中SO3的分解率之和为1,但甲、乙起始反应温度相同,两容器均和外界无热量交换,甲中为温度升高,乙中温度降低,乙中所到达的平衡可以等效为在甲平衡的基础上降低温度,三氧化硫的分解率比与甲中等温度到达平衡的分解率低,据此判断;
②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变,注意选择的物理量应由变化到不再变化,说明到达平衡;
(3)2.7克Al的物质的量为0.1mol,100ml 2mol/L NaOH溶液中n(NaOH)=0.1L×2mol/L=0.2mol,二者发生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由方程式可知0.1molAl完全反应消耗0.1molNaOH,故剩余0.1molNaOH,生成0.1molNaAlO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2mol/L HCl的溶液,当溶液中产生3.9克沉淀为氢氧化铝的质量,若溶液中Al元素全部转化为氢氧化铝,则氢氧化铝的质量=0.1mol×78g/mol=7.8g>3.9g,故Al元素没有全部沉淀,有两种情况:一是盐酸不足,只有部分偏铝酸钠转化氢氧化铝沉淀,二是盐酸过量,偏铝酸钠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后,部分氢氧化铝溶解,结合方程式计算.

解答 解:Ⅰ.元素X、Y、Z、E、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可推知Y为O元素;M元素与Y元素能形成化合物MY2和化合物MY3,化合物MY2中两种元素质量分数相同,则M为S元素;N-、Z+、X+的半径逐渐减小,可知X、Z处于ⅠA族,N处于ⅦA族,结合原子序数可知,Z为Na、N为Cl,化合物XN在常温下为气体,则X为H元素;E、Z、N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能反应,应是氢氧化铝与强酸、强碱反应,故E为Al,
(1)Z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NaOH,由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构成,其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H<0,
①恒温恒容下,甲容器通入1mol SO2和1mol O2单质,乙容器通入1molSO 3和0.5mol O2单质,二者得到相同的平衡状态,平衡时,甲中SO2的转化率与乙中SO3的分解率之和为1,但甲、乙起始反应温度相同,两容器均和外界无热量交换,甲中为温度升高,乙中温度降低,乙中所到达的平衡可以等效为在甲平衡的基础上降低温度,三氧化硫的分解率比与甲中等温度到达平衡的分解率低,若平衡时,甲中MY2的转化率为a,乙中MY3的分解率为b,则:a+b<1,
故答案为:<;
②A.v(Y2)=2v(MY3),速率之比不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反应为到达平衡,故A错误;
B.恒容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故B错误;
C.平衡时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的浓度与转化率有关,平衡时二者浓度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
D.随反应进行总物质的量减小,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到达平衡,故D正确;
E.绝热条件下,甲容器内温度升高,容器内温度不变,说明到达平衡,故E正确;
F.SO2和O2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不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二者质量比随反应进行发生变化,故二者质量比不变,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F正确,
故答案为:DEF;
(3)2.7克Al的物质的量为0.1mol,100ml 2mol/L NaOH溶液中n(NaOH)=0.1L×2mol/L=0.2mol,二者发生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由方程式可知0.1molAl完全反应消耗0.1molNaOH,故剩余0.1molNaOH,生成0.1molNaAlO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2mol/L HCl的溶液,当溶液中产生3.9克沉淀为氢氧化铝的质量,若溶液中Al元素全部转化为氢氧化铝,则氢氧化铝的质量=0.1mol×78g/mol=7.8g>3.9g,故Al元素没有全部沉淀,有两种情况:一是盐酸不足,只有部分偏铝酸钠转化氢氧化铝沉淀,二是盐酸过量,偏铝酸钠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后,部分氢氧化铝溶解,
3.9g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frac{3.9g}{78g/mol}$=0.05mol,
①盐酸不足,只有部分偏铝酸钠转化氢氧化铝沉淀,则:
    NaOH+HCl=NaCl+H2O
 0.1mol   0.1mol
NaAlO2 +HCl+H2O=Al(OH)3↓+NaCl,
      0.05mol       0.05mol
故HCl总物质的量=0.1mol+0.05mol=0.15mol,消耗盐酸的体积=$\frac{0.15mol}{2mol/L}$=0.075L=75mL;
②盐酸过量,偏铝酸钠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后,部分氢氧化铝溶解,则:
NaOH+HCl=NaCl+H2O
0.1mol   0.1mol
NaAlO2 +HCl+H2O=Al(OH)3↓+NaCl,
0.1mol 0.1mol       0.1mol
       Al(OH)3 +3HCl=AlCl3 +3H2O
(0.1-0.05)mol  3×(0.1-0.05)mol
故HCl总物质的量=0.1mol+0.1mol+3×(0.1-0.05)mol=0.35mol,消耗盐酸的体积=$\frac{0.35mol}{2mol/L}$=0.175L=175mL,
故答案为:75或175.

点评 本题综合较强,涉及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化学平衡、化学方程式计算,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将某有机物与溴的四氯化碳 溶液混合溶液褪色该有机物中必定含有 碳碳双键
B向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硝酸 钡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亚硫酸钠溶液己变质
C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 双氧水紫色褪去,产生气泡H202具有还原性
D向油脂皂化反应后的溶液中 滴入酚酞溶液不变红油脂己经完全皂化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芳香族化合物A是一种基本化工原料,可以从煤和石油中得到.OP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A、B、C、D、E、F(聚合物)和OPA的转化关系如下所示: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邻二甲苯;
(2)由A生成B 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在该反应的副产物中,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3)写出C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
(4)D(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是一种增塑剂.请用A和不超过两个碳的有机物及合适的无机试剂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D.用结构简式表示合成路线: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CH3CH2OH$→_{170℃}^{浓硫酸}$CH2=CH2$\stackrel{Br_{2}}{→}$
(5)E→F的化学方程式为
(6)芳香化合物G是E的同分异构体,G分子中含有醛基、酯基和醚基三种含氧官能团,G可能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写出核磁共振氢谱中峰面积比3:2:2:1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科学家常采用将药物连接在高分子载体上,制成缓释长效药物.已知某种解热镇痛类药物,其结构简式为A,把它连接到高分子聚合物B上,形成缓释长效药物C.

(1)分子聚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
(2)A与B反应生成C的有机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
(3)A可水解成和CH3COOH(写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电镀厂在对金属镀件表面除锈、除污过程中,使用了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该厂经处理后排放的废水含有H+、OH-、Na+、Fe3+、Cu2+、CO32-、Cl-中的几种离子,某中学生环保志愿者小组对该废水中部分成分进行检测,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表所示.请你填写下表中每步实验现象所对应的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及现象实验结论(填离子符号)
取废水样品观察,呈无色废水中不含Cu2+、Fe3+
测所取废水样品的pH,pH=13废水中含较多的OH-
向废水样品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废水中不含CO32-
根据以上信息综合分析:
(1)你推测该废水中除H2O外,还含有的物质是NaOH(写化学式,下同);
(2)不能确定的物质是NaCl.
(3)为了确定可能的物质是否有,应加入的试剂是硝酸、硝酸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32g O2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NA
B.常温常压下,22.4L CO2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C.lmolNa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Na2O2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NA
D.1mol/L K2CO3溶液中含有的钾离子数目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以CH3CH2CH2Cl为原料制取,最简便的流程需要下列反应的顺序是
a:氧化  b:还原  c:取代  d:加成  e:消去  f:中和  g:加聚  h:酯化(  )
A.b d f g hB.e a d c hC.b a e c hD.e d c a 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  )
A.丁烯B.丙炔C.乙烷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不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物质是(  )
A.溴水B.溴化钠C.氯水D.碘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