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遇碘单质是否变蓝-淀粉和纤维素 | |
B. | 遇浓硝酸是否变黄-某些蛋白质和油脂 | |
C. | 与氯气混合后光照,气体颜色是否逐渐变浅-甲烷和乙烷 | |
D. | 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共热是否产生砖红色沉淀-葡萄糖和蔗糖 |
分析 A.淀粉遇碘变蓝,而纤维素不能;
B.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而油脂不能;
C.烷烃与氯气均可发生取代反应;
D.葡萄糖含-CHO具有还原性,而蔗糖不具有还原性.
解答 解:A.淀粉遇碘变蓝,而纤维素不能,则利用碘单质可鉴别,故A正确;
B.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而油脂不能,则利用浓硝酸可鉴别,故B正确;
C.烷烃与氯气均可发生取代反应,则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利用气体颜色是否逐渐变浅,不能鉴别甲烷和乙烷,故C错误;
D.葡萄糖含-CHO具有还原性,而蔗糖不具有还原性,葡萄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利用新制的氢氧化铜共热可鉴别,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鉴别,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性质、性质差异、物质的特性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O2与O3 | B. | CH3CH2OH与CH3CH2-O-CH2CH3 | ||
C. | ${\;}_{6}^{12}$C与${\;}_{6}^{13}$C | D. | CH3CH2CH2CH3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入乙酸 | |
B. | 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 | |
C. | 向a试管中加入几块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 | |
D. | 将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分液”的实验操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镁溶液反应:Ba2++SO42-═BaSO4↓ | |
B. |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 | |
C. | 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 |
D. | 铁屑与足量稀硝酸反应:Fe+2H+═Fe2++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时间(h) | 开始 | 8 | 16 | 24 | 32 | 40 | 48 |
pH | 5.0 | 4.8 | 4.5 | 4.3 | 4.2 | 4.0 | 4.0 |
编号 | 实验 | 现象 |
a | 放入蒸馏水 | 木条燃烧 |
b | 放入Na2SiO3饱和溶液 | 木条不燃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实验①证明KClO3具有还原性 | |
B. | 实验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
C. | 实验③说明KI被氧化 | |
D. | 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ClO3->Cl2>I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将钠粒投入CuSO4溶液中:2Na+Cu2+═Cu+2Na+ | |
B. | 将NaHSO4溶液滴加到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中,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Ba2++OH-+H++SO42-═BaSO4↓+H2O | |
C. | 硫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铁溶液:S2-+2Fe3+═2Fe2++S↓ | |
D. | 将少量醋酸加入到NaAlO2溶液中:CH3COOH+AlO2-+H2O═CH3COO-+Al(OH)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