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Ⅰ某氯化亚铁和氯化铁的混合物.现要测定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按如图1步骤进行实验:

请根据如图1流程,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I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外,还必须有250mL容量瓶.(填仪器名称)
(2)请写出加入氯水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Fe2++Cl2=2Fe3++2Cl-
(3)将沉淀物加热、灼烧,冷却至室温,用天平称量其质量为b1 g,再次加热并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为b2 g,若b1-b2=0.3g,则接下来还应进行的操作是再次加热冷却并称量,直至两次质量差小于0.1g;蒸发皿质量是W1 g,蒸发皿与加热后固体总质量是W2 g,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frac{1120({W}_{2}-{W}_{1})}{160a}$×100%.
Ⅱ有同学提出,还可以采用如图2方法来测定:
(1)选择的还原剂是否能用铁否(填“是”或“否”),原因是:如果用铁做还原剂,自身的氧化产物是Fe2+,且会与过量的硫酸反应生成Fe2+,干扰铁元素的测定;
(2)若滴定用掉c mol•L-1 KMnO4溶液b mL,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frac{280bc}{a}%$.

分析 采取的方法是加入盐酸和水使样品溶解,在容量瓶中配制250ml溶液,量取25.00ml溶液,加入溴水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加入氨水使铁离子沉淀,过滤将所得氢氧化铁灼烧最终生成氧化铁,然后通过氧化铁质量来求铁的质量分数,
Ⅰ、(1)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要的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一定规格的容量瓶;
(2)根据Cl2具有氧化性,能氧化Fe2+
(3)为了减少误差,需再次加热冷却并称量,直至两次质量差小于0.1g;根据铁元素质量守恒,即红棕色固体( Fe2O3)中的铁就是样品中铁,根据质量分数的公式求出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样品ag加入过量硫酸和水配制250ml溶液,加入过量还原剂还原过滤取用25ml溶液在酸性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发生反应5Fe2++MnO4-+8H+=Mn2++5Fe3++4H2O,
Ⅱ、(1)某氯化铁与氯化亚铁的混合物.现要测定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加入铁做还原剂和过量的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会增加铁元素的量对测定结果产生误差;
(2)依据高锰酸钾和亚铁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定量关系计算.

解答 解:Ⅰ、(1)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要的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一定规格的容量瓶,操作I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外,还必须有25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250mL容量瓶;
(2)因氯水中Cl2具有氧化性,能氧化Fe2+:2Fe2++Cl2=2Fe3++2Cl-,为了使Fe3+充分沉淀,氨水要过量,
故答案为:2Fe2++Cl2=2Fe3++2Cl-
(3)为了减少误差,需再次加热冷却并称量,直至两次质量差小于0.1g;因铁元素质量守恒,即红棕色固体中的铁就是样品中铁,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为(W2-W1)g×$\frac{112}{160}$,
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frac{1120({W}_{2}-{W}_{1})}{160a}$×100%,
故答案为:再次加热冷却并称量,直至两次质量差小于0.1g;$\frac{1120({W}_{2}-{W}_{1})}{160a}$×100%;
Ⅱ.(1)还原剂不能用铁,因为有铁粉会和过量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铁自身的氧化产物是Fe2+,再用高锰酸钾滴定,多消耗氧化剂产生误差,干扰原混合物的铁元素的测定,
故答案为:否;如果用铁做还原剂,自身的氧化产物是Fe2+,且会与过量的硫酸反应生成Fe2+,干扰铁元素的测定;
(2)反应5Fe2++MnO4-+8H+=Mn2++5Fe3++4H2O,依据定量关系计算得到,设铁元素质量分数为X%,
5Fe2+~5Fe3+~KMnO4
5×56                   1
a×X%×$\frac{25.00}{250.0}$       c×b×10-3  
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X%=$\frac{280bc}{a}%$,
故答案为:$\frac{280bc}{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的测定,实验分析,实验数据的计算应用,同时考查了实验知识的分析判断,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葡萄糖分子中含醛基(-CHO),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生成光亮的银.有机物C8H5O3Br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含有3个取代基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结构共有(  )(不考虑立体异构体)
A.8种B.10种C.11种D.13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相同质量的水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具有的能量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A.固态>液态>气态B.液态>固态>气态C.气态>液态>固态D.气态>固态>液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0.A、B、C、D、E、F均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D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D和F同主族;E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与D形成化合物BD2的结构式为O=C=O,B元素形成的同素异形体的晶体类型可能是原子晶体、分子晶体.
(2)A、C、D三元素能形成一种强酸甲,写出单质B与甲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FD2气体通入BaCl2和甲的混合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CD,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O2+2NO3-+3Ba2++2H2O═3BaSO4↓+2NO↑+4H+
(3)均由A、D、E、F四种元素组成的两种盐,其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写出它们在溶液中相互作用的离子方程式为H++HSO3-═SO2↑+H2O;;由B、D、E组成的盐溶于水后溶液显碱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O32-+H2O?HCO3-+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蒸发结晶操作时,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液态混合物中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萃取剂要和原溶剂互不相溶,且不能与溶质和溶剂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CH4+H2O$\frac{\underline{\;催化剂\;}}{△}$3H2+CO,每消耗1molCH4转移6mol 电子
B.电极A上CO参与的电极反应为:CO+CO32--2e-═2CO2
C.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极B移动
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热电池是一种可长期储备电能的电池,高氯酸钾广泛用于热电池.铁和高氯酸钾反应提供的能量使盐熔化导电,从而激活电池.铁和高氯酸钾的热电池反应为KClO4(s)+4Fe(s)═KCl(s)+4FeO(s)△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为KClO4(s)+8e?═KCl(s)+4O2?(l)
B.在该热电池中,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C.△H参与反应的高氯酸钾越多,其值越小
D.生成1 mol FeO转移8 mol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以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无论乙烯的加成,还是乙烷的取代反应都可制得溴乙烷
B.无论使用溴水或KMnO4溶液都可以鉴别乙烯和乙烷
C.相同质量的乙烯和甲烷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水的质量相同
D.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的化学性质活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写出下列烷烃:
分子中有26个电子的结构简式CH3CH2CH3.分子中含25个化学键的分子式C8H18,支链含乙基的烷烃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名称是3-乙基戊烷,C8H18分子中有三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