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各取1mol的下列物质与溴水充分反应,消耗Br2的物质的量按①、②、③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2 mol、2 mol、6 molB.5 mol、2 mol、6 mol
C.4 mol、2 mol、5 molD.3 mol、2 mol、6 mol

分析 碳碳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且碳碳双键和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苯环上酚羟基邻对位氢原子能和溴发生取代反应,且被取代氢原子与溴反应之比为1:1,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碳碳不饱和键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苯环上酚羟基邻对位氢原子能被溴取代,
①中含有酚羟基,-C15H27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或一个碳碳三键,1mol该物质能和5mol溴反应;
②中含有酚羟基和碳碳双键,能和2mol溴反应;
③中含有酚羟基、碳碳双键,能和6mol溴反应,
通过以上分析知,各取1 mol下列物质与溴水充分反应,消耗Br2的物质的量按①、②、③顺序分别是5mol、2mol、6mol,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侧重于考查学生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高考常见题型,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和官能团的性质,注意苯环上只有酚羟基邻对位氢原子才能和溴发生取代反应,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实验室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粗食盐常含有少量K+、Ca2+、Mg2+、Fe3+、SO42-等杂质离子,实验室提纯NaCl的流程如图1:
提供的试剂:饱和Na2CO3溶液饱和K2CO3溶液 NaOH溶液 BaCl2溶液、Ba(NO32溶液、75%乙醇、四氯化碳
①欲除去溶液中的Ca2+、Mg2+、Fe3+、SO42-离子,用所给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OH、Na2CO3或BaCl2、Na2CO3、NaOH)(只填化学式).
②洗涤除去NaCl晶体表面附带的少量KCl,选用的试剂为75%乙醇.
(2)用提纯的NaCl配制500mL 4.00mol•L-1NaCl溶液,所用仪器出药匙、玻璃棒外还有abdf.
a、天平b、烧杯 c、锥形瓶 d、500mL容量瓶 e、250mL容量瓶f、胶头滴管 g、移液管
(3)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图2所示,若收集的H2为2L,则同样条件下收集Cl2小于2L,原因是电解生成的氯气与电解生成的NaOH发生了反应 .此副反应的产物之一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其消毒的原理是次氯酸钠消毒杀菌最主要的作用方式是通过它的水解形成次氯酸.
(4)实验室制备H2和Cl2通常采用下列反应:
Zn+H2SO4═ZnSO4+H2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据此,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Cl2的装置(如图3)是d(填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含有铝、铁、铜的合金制取纯净的氯化铝溶液、绿矾晶体[FeSO4•7H2O]和胆矾晶体,以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其实验方案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合金与烧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
(2)由滤液A制AlCl3溶液的途径有①和②两种,你认为合理的是途径② ;
上述实验方案多处采用了过滤操作,过滤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用滤渣F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矾,与途径③相比,途径④明显具有的两个优点是产生等量胆矾途径④消耗硫酸少、途径④不会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
(4)通过途径④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加硫酸、加热通氧气、过滤、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其中“加热通氧气”所起的作用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Cu+O2+4H+=2Cu2++2H2O.
(5)测定所得胆矾(CuSO4•xH2O)中x值的实验方案是蒸发硫酸铜晶体中的水得到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冷却后称量.此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xH2O═CuSO4+xH2O,但温度过高,CuSO4会继续分解为CuO和SO3
在此实验过程中,称量操作至少进行4次.若测定结果x值偏高,可能的原因是abd.
a.加热温度过高
b.加热时胆矾晶体飞溅出来
c.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
 d.所用坩埚事先未干燥(潮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对发现元素周期律贡献最大的化学家是(  )
A.阿佛加德罗B.道尔顿C.牛顿D.门捷列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室温时,0.1mol/L某一元酸HA的水溶液PH=4.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HA有0.1%发生了电离
B.此酸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0-7
C.升高温度后溶液的PH增大
D.若将PH=2的HA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1mL饱和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到20mL温水中,边加边搅拌
B.向Fe(OH)3胶体中加入少量H2SO4溶液,会生成红褐色沉淀
C.可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D.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化合物J具有抗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合成J的一种路线如图:

②E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
③C能发生银镜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D所含有官能团的名称碳碳双键.
(2)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CH32+HBr→(CH33CHBr,其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3)G的结构简式为
(4)C的某同系物X,相对分子质量比C大14,X的结构有17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锋面积比为1:2:2:2的是(写结构简式).
(5)由甲醛和化合物A经下列步骤可得到2-苯基乙醇.

反应条件1为Cl2、光照或(Br2、光照);反应条件2所选择的试剂为Mg、乙醚;L的结构简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无色溶液:Ca2+、H+、Cl-、HSO3-
B.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NO3-、I-、AlO2-
C.FeCl3溶液:K+、Na+、Fe2+、S2-
D.$\frac{{K}_{W}}{c({H}^{+})}$=0.1mol/L的溶液:Na+、K+、SiO32-、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可探究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三种气体产物,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木炭粉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2SO4(浓)$\frac{\underline{\;\;△\;\;}}{\;}$2S02↑+C02↑+2H2O.
(2)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检验水的存在,②中3个洗气瓶的作用依次为检验有无S02生成、除去生成的S02气体、检验S02是否除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