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利用电导率传感器可绘制电导率曲线图,下图为用0.1mol•L-1NaOH溶液滴定10mL,0.1mol•L-1盐酸过程中的电导率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导率传感器能用于判断酸碱中和滴定的终点
B.该过程中,a点所示溶液的导电性最强
C.c点电导率最小是因为此时溶液中导电微粒的数目最少
D.d点所示溶液中存在:c(Cl-)+c(OH-)=c(H+)+c(Na+

分析 A.HCl和NaOH反应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根据图象知,从0-10mL之间,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c(H+)浓度逐渐减小,溶液的电导率逐渐降低,加入溶液体积大于15mL时,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溶液的电导率增大,根据图知,当恰好中和时电导率最小;
B.电导率与导电性成正比;
C.溶液电导率与离子浓度成正比,c点电导率低是因为离子浓度小;
D.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

解答 解:A.HCl和NaOH反应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根据图象知,从0-10mL之间,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c(H+)浓度逐渐减小,溶液的电导率逐渐降低,加入溶液体积大于15mL时,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溶液的电导率增大,根据图知当恰好中和时电导率最小,所以可以电导率传感器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故A正确;
B.电导率与导电性成正比,根据图知该点电导率最大,所以其导电性最强,故B正确;
C.溶液电导率与离子浓度成正比,c点电导率低是因为离子浓度小,而不是导电微粒数目最少,故C错误;
D.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Cl-)+c(OH-)=c(H+)+c(Na+),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以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为载体考查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明确反应实质、电导率的影响因素及混合溶液中溶质是解本题关键,会根据图象中曲线变化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从而利用信息答题,注意电解质溶液中电荷守恒与溶液酸碱性无关、与溶液浓度无关,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2015年12月12日,参加巴黎气候大会的近200个缔约方的代表们通过了一份旨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会议,中国为推动达成该协议作出了建设性贡献.下列工业生产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不直接产生温室气体的是(  )
A.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二氧化硅制取硅单质
B.用煤炭作燃料发电
C.用铁矿石炼铁
D.用纯碱制玻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变化需加入氧化剂才可实现的是(  )
A.CO→CO2B.CO2→Na2CO3C.NO2→HNO3D.S→Cu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甲醇可作为燃料电池的原料.以CH4和H2O为原料,通过下列反应来制备甲醇.
Ⅰ:CH4(g)+H2O (g)═CO(g)+3H2(g)△H=+206.0 kJ/mol
Ⅱ:CO (g)+2H2 (g)═CH3OH (g)△H=-129.0 kJ/mol
(1)CH4(g)与H2O(g)反应生成CH3OH (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H2O(g)=CH3OH(g)+H2(g)△H=+77.0 kJ/mol.
(2)将1.0 mol CH4和2.0 mol H2O(g)通入容积为100 L的反应室,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I,测得在一定的压强下CH4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假设100℃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15min,则用H2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1 mol•L-1•min-1
(3)写出甲醇-空气-KOH溶液的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CH3OH-6e-+8OH-═CO32-+6H2O.
(4)甲醇对水质会造成一定的污染,有一种电化学法可消除这种污染,其原理是:通电后,将Co2+氧化成Co3+,然后以Co3+做氧化剂把水中的甲醇氧化成CO2而净化.实验室用下图装置模拟上述过程:
①写出阳极电极反应式Co2+-e-=Co3+
②写出除去甲醇的离子方程式6Co3++CH3OH+H2O=CO2↑+6Co2++6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将铜和氧化铁的混和物溶于足量稀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滴入2滴KSCN溶液后出现红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容器中可能有固体残渣B.所得溶液中一定存在Fe2+
C.反应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增大D.再加入铜后,溶液红色逐渐退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下列物质的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
A.CH3-CH=CH2B.CH2=CH2C.C2H6D.C6H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杂质,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分、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已知:氧化性:IO3->Fe3+>I2; KI+I2?KI3
(1)某学习小组对加碘盐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3+),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溶液分为2份.
第一份试液中滴加 KSCN溶液后显红色;
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KI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CCl4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①加KSCN溶液显红色,写出生成红色物质的离子方程式是Fe3++3SCN-=Fe(SCN)3;CCl4中显紫红色的物质是(用电子式表示).
②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O3-+5I-+6H+═3I2+3H2O  和2Fe3++2I-═2Fe2++I2
(2)KI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写出潮湿环境下KI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KI+O2+2H2O═2I2+4KOH.将I2溶于KI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可制得KI3•H2O.该物质作为食盐加碘剂是否合适?否(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KI3受热(或潮湿)条件下产生KI和I2,KI被氧气氧化,I2易升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O22-+2H2O═O2↑+4OH-
B.NaOH溶液与NH4Cl溶液共热:OH-+NH4+$\frac{\underline{\;\;△\;\;}}{\;}$NH3↑+H2O
C.Cl2与水反应:Cl2+H2O═Cl-+ClO-+2H+
D.FeCl3溶液刻蚀铜电路板:Fe3++Cu═Cu2++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一纯净有机物A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红外光谱表征到C═C和C═O的存在,经质谱仪、核磁共振仪得到下列质谱图和核磁共振氢谱图;

(1)由质谱图可知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
(2)由核磁共振氢谱图可知峰的强度比为2:1:1:2,则可确定有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3)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4H6O;其结构简式为H2C=CHCH2CH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