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在潮湿的环境中,铜容易发生析氢腐蚀形成铜绿 | |
B. | 常温下,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电离平衡右移,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 |
C. | 反应SiO2(s)3C(s)=SiC(s)+2CO(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 |
D. |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3•H2O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后溶液呈碱性,说明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_{4}^{+}$的水解程度 |
分析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在氢之后,铜不能将氢气置换出;
B、根据C(OH-)=$\frac{Kw}{C(H{\;}^{+})}$分析;
C、依据反应自发想的判断依据是△H-T△S<0,结合反应特征分析;
D、NH3•H2O电离溶液呈碱性,NH4Cl水解溶液呈酸性,据此判断.
解答 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在氢之后,铜不能将氢气置换出,故铜不能发生析氢腐蚀,故A错误;
B、常温下,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降低,由C(OH-)=$\frac{Kw}{C(H{\;}^{+})}$可知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增大,故B错误;
C、依据反应自发想的判断依据是△H-T△S<0,结合反应特征分析,反应SiO2(s)+3C(s)═SiC(s)+2CO(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H-T△S>0,反应的熵变△S>0,则△H>0,故C错误;
D、NH3•H2O电离溶液呈碱性,NH4Cl水解溶液呈酸性,所以当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3•H2O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后溶液呈碱性时,说明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_{4}^{+}$的水解程度,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的腐蚀和溶液稀释时离子浓度的变化,应注意的是,铜在氢之后,铜不能将氢气置换出,故铜不能发生析氢腐蚀.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frac{W•1000•ρ}{M}$ | B. | m=V•ρ•$\frac{W}{100}$ | C. | W%=$\frac{c×M}{1000×ρ}$% | D. | c=$\frac{m}{V•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流出溶液的体积为(m-n) mL | B. | 流出溶液的体积为(n-m) mL | ||
C. | 管内溶液体积等于(a-n) mL | D. | 管内溶液体积多于n m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得电子越多,其氧化性越强 | |
B. | 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 |
C. | 要完成SO32-→SO42-的转化,必须加入氧化剂 | |
D. | 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强于排在后面的金属阳离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甲烧杯中溶液浓度为0.1 mol•L-1,则乙烧杯中溶液浓度大于0.01 mol•L-1 | |
B. | 向甲烧杯中加入等体积pH=(14-a)的NaOH溶液后,溶液显碱性 | |
C. | 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浓度:10C甲(OH-)<C乙(OH-) | |
D. | 取等体积甲乙溶液分别与适量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甲>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e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 | |
B. | 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运,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 |
C. | 氯气具有漂白性 | |
D. | 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100mL0.1mol•L-1的Na2CO3溶液中滴加含0.01molCH3COOH的醋酸溶液CO32-+CH3COOH═HCO3-+CH3COO- | |
B. | 4mol•L-1的NaAlO2溶液和7mol•L-1的盐酸等体积均匀混合4AlO2-+7H++H2O═3Al(OH)3↓+Al3+ | |
C. | 等物质的量的FeBr2与Cl2反应(已知:Br2+2Fe2+═2Fe3++2 Br-,Cl2+2Br-═Br2+2Cl-):2Fe2++2Br-+2Cl2═2Fe3++Br2+4Cl- | |
D. | 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的反应:2AlO2-+CO2+3H2O═2Al(OH)3↓+CO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