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浓缩,再向浓缩液中加MnO2和H2SO4,即可得到I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I-+MnO2+4H+=Mn2++I2+2H2O.
(2)一种碘和氧的化合物(I4O9),可以称为碘酸碘,则I4O9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CD.
A.-1       B.+1       C.+3       D.+5
(3)若IOH是两性化合物,写出IOH的酸式电离的电离方程式IOH?H++IO-
(4)已知反应2HI(g)═H2(g)+I2(g)△H=+11kJ•mol-1,1mol H2(g)、1mol 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151kJ的能量,则1mol 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299kJ.
(5)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2HI(g)?H2(g)+I2(g).在716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表:
t/min020406080120
x(HI)10.910.850.8150.7950.784
x(HI)00.600.730.7730.7800.784
①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frac{0.108×0.108}{0.78{4}^{2}}$.
②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υ=k•x2(HI),逆反应速率为υ=k•x(H2)•x(I2),其中k、k为速率常数,则k为$\frac{{K}_{正}}{K}$(以K和k表示).
③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υ~x(HI)和υ~x(H2)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AE(填字母).

分析 (1)海藻中的碘元素以碘化物形式存在,反应中I元素发生氧化反应,Mn元素被还原,还原产物应为硫酸锰;
(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碘酸碘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3)若IOH是两性化合物,IOH的酸式电离生成次碘酸根离子和氢离子;
(4)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化学键生成时需放出的能量=反应吸收的热量;
(5)①表中第一列,由HI分解建立平衡,表中第二列向逆反应进行建立平衡,由第一列数据可知,平衡时HI物质的量分数为0.784,则氢气、碘蒸汽总物质的量分数为1-0.784=0.216,而氢气、与碘蒸汽物质的量分数相等均为0.108,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用物质的量分数代替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H}_{2})c({I}_{2})}{{c}^{2}(HI)}$计算;
②到达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结合平衡常数表达式,可知k的表达式;
③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建立平衡,平衡时HI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逆反应建立平衡,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

解答 解:(1)海藻中的碘元素以碘化物形式存在,反应中I元素发生氧化反应,Mn元素被还原,还原产物应为硫酸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MnO2+4H+=Mn2++I2+2H2O,
故答案为:2I-+MnO2+4H+=Mn2++I2+2H2O;
(2)由题意,碘和氯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碘酸根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与氯酸根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相同;氯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氯酸根的化合价为-1价,则碘酸根的化合价也为-1价;设氯酸根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则x+(-2)×3=-1,x=+5价;因此碘酸根(IO3)中碘元素化合价也为+5价;
碘酸根(IO3)显-1价,设I(IO3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y+(-1)×3=0,则y=+3价.
这种化合物中碘的化合价分别是+3和+5价.
故答案为:CD;
(3)若IOH是两性化合物,IOH的酸式电离生成次碘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电离方程式为:IOH?H++IO-
故答案为:IOH?H++IO-
(4)设1mol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x kJ,则:2x kJ-436kJ-151kJ=11kJ,解得x=299,
故答案为:299;
(5)①表中第一列,由HI分解建立平衡,表中第二列向逆反应进行建立平衡,由第一列数据可知,平衡时HI物质的量分数为0.784,则氢气、碘蒸汽总物质的量分数为1-0.784=0.216,而氢气、与碘蒸汽物质的量分数相等均为0.108,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用物质的量分数代替浓度计算平衡常数,则平衡常数K=$\frac{c({H}_{2})c({I}_{2})}{{c}^{2}(HI)}$=$\frac{0.108×0.108}{0.78{4}^{2}}$,
故答案为:$\frac{0.108×0.108}{0.78{4}^{2}}$;
②到达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kx2(HI)=kx(H2)x(I2),则k=k×$\frac{{x}^{2}(HI)}{x({H}_{2})x({I}_{2})}$=$\frac{{K}_{正}}{K}$,
故答案为:$\frac{{K}_{正}}{K}$;
③对于2HI(g)?H2(g)+I2(g)反应建立平衡时: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因此排除C点,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因此平衡正向移动,再次平衡时HI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因此排除B点,故选A点;
对于H2(g)+I2(g)?2HI(g)反应建立平衡时: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因此平衡逆向移动,再次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故选E点;
因此反应重新达到平衡,v~x(HI)对应的点为A,v~x(H2)对应的点为E,
故答案为:A;E.

点评 本题比较综合,涉及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热计算、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及影响因素、平衡移动等,属于拼合型题目,侧重考查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表中数据为不同方向建立的平衡,题目中没有明确,增大题目难度,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在标准状况下,将一个充满HCl气体和氧气的集气瓶倒放于盛水的水槽中,水面上升至集气瓶容积的$\frac{2}{3}$.把集气瓶从水中取出(假设HCl全部留在集气瓶中),若溶液密度的变化忽略不计,则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4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1)标准溶液应盛于A(填“A”或“B”)滴定管中.
(2)若选用酚酞作指示剂,以0.125 0mol•L-1的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如何判断滴定终点当加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溶液恰好出现红色且半分钟内红色不褪去
(3)实验数据记录如表,请分析数据并计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0.1250mol•L-1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体积/mL标准碱液 
 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 
 ① 20.0 0.40 20.41
 ② 20.0 0.10 20.60
 ③ 20.0 4.00 23.9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C6H12
(2)若烃A为链烃,与HBr加成后只能得到一种产物,且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①A的结构简式为;名称是2,3-二甲基-2-丁烯.
②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CH32C=C(CH32$\stackrel{一定条件}{→}$
③A与足量的溴水反应生成B,B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可以得到D,B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满足M(D)+81═M(B).则D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有溴原子和碳碳双键( 填名称).
(3)若核磁共振氢谱显示链烃A中有三个峰,且峰面积比为3:2:1.写出A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CH3CH22C=CH2(包括顺反异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可表示为2KClO3+4HCl(浓)═2KCl+2ClO2↑+1Cl2↑+2H2O
(1)请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
(2)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3)氧化剂是KClO3,还原产物是Cl2.(写化学式)
(4)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②(填编号).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5)产生0.1mol 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对于离子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离子反应的一定都是电解质
B.任何一种离子的浓度在离子反应中一定变小
C.自由离子之间的反应不能在固态中进行
D.没有沉淀、气体、水生成的反应就不是离子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A个氢气分子所占的体积为22.4LB.2NA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为44g
C.32g O2所含的氧原子数目是2NAD.17g氨气中所含原子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48g O2中含氧原子数为3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H2O中所含原子数为3NA
C.1 mol/L的K2SO4溶液中,含2 NA个K+
D.24g Mg变为Mg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淀粉溶胶和肥皂水
B.1L1 mol•L-1Fe(OH)3胶体中,胶粒数目小于NA
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m(1m=109nm)的颗粒物,也称可吸入颗粒物,这些细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
D.Fe(OH)3胶体的电泳实验说明了胶体带有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