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农夫山泉”矿泉水进行检测时,发现1.0 L该矿泉水中含有45.6 mg Mg2+,则该矿泉水中Mg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在KCl和CaCl2所组成的某混合物中,K+与Ca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KCl与Ca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该混合物中CaCl2的质量分数为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卤族元素包括F、Cl、Br等。
(1)下列曲线表示卤族元素某种性质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_______。
(2)利用“卤化硼法”可合成含B和N两种元素的功能陶瓷,右图为其晶胞结构示意图,则每个晶胞中含有B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该功能陶瓷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BCl3和NCl3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第一电离能价于B、N之间的第二周期元素有________种。
(4)若BCl3与XYn通过B原子与X原子间的配位键结合形成配合物,则该配合物中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反应2SO2+O22SO3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
应速率为0.04 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 ( )
A.0.1 s B.2.5 s C.5 s D.10 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大气中的部分碘源于O3对海水中I-的氧化。将O3持续通入NaI溶液中进行模拟研究。
(1)O3将I-氧化成I2的过程由3步反应组成:
①I-(aq)+ O3(g)==IO-(aq)+O2(g) △H1
②IO-(aq)+H+(aq)HOI(aq) △H2
③HOI(aq)+ I-(aq)+ H+(aq)I2(aq)+H2O(l) △H3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其反应△H=______。
(2)在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I2(aq)+I-(aq)I3-(aq),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
(3)为探究Fe2+对氧化I-反应的影响(反应体系如图13),某研究小组测定两组实验中I3-浓度和体系pH,结果见图14和下表。
| 反应物 | 反应前pH | 反应后pH |
第1组 | O3+ I- | 5.2 | 11.0 |
第2组 | O3+ I-+ Fe2+ | 5.2 | 4.1 |
①第1组实验中,导致反应后pH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
②图13中的A为 。由Fe3+生成A的过程能显著提高I-的转化率,原因是_______。
③第2组实验进行18s后,I3-下降。导致下降的直接原因有(双选)______。
A.c(H+)减小 B.c(I-)减小 C.I2(g)不断生成 D.c(Fe3+)增加
(4)据图14,计算3~18s内第2组实验中生成I3-的平均反应速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标准状况下,将V L A气体(摩尔质量是M g/mol)溶于0.1 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d 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浓度为2 mol/L的NaOH溶液的正确含义是( )
A.在2 L水中溶有80克的NaOH
B.80克NaOH溶于1 L水配成的溶液
C.在1升溶液中含有80克NaOH
D.在2 L溶液中含有80克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哪些量为已知条件时,可用于求物质的量浓度?先找出有关组合(填代号),再写出由这些量求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式(每种情
况最多只能选择三个量)。
①溶液体积V(L) ②溶液的密度d(g·mL-1) ③溶质的摩尔质量M(g·mol-1)
④溶质的质量分数w ⑤溶质的质量m(g) ⑥气态溶质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L)
第一种情况:已知________,则c=________mol·L-1;
第二种情况:已知________,则c=________mol·L-1;
第三种情况:已知________,则c=________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依据分子组成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B.依据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C.依据能量的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D.依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双氧水、水在298K、100kPa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数据如下:
物 质 | △fH |
H2O(l) | -258.8 |
H2O2(l) | -191.2 |
O2(g) | 0 |
(1)试由以上数据计算双氧水发生分解反应的热效应。
(2)若双氧水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液态水和氧气时,其△S=57.16J·mol—1·K—1
试判断该反应在常温下能否自发进行。若温度达到2000K时,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