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20mL,完全燃烧需45mL氧气(同温同压下),则此混合气体中甲烷和乙烯的体积比是(  )
A.1:1B.2:1C.3:1D.4:1

分析 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CH4+2O2$\stackrel{点燃}{→}$CO2+2H2O,C2H4+3O2$\stackrel{点燃}{→}$2CO2+2H2O,设出甲烷和乙烯的体积,然后根据方程式及消耗氧气的体积列式计算.

解答 解:设混合气体中甲烷的体积为x,乙烯的体积为y,
CH4+2O2$\stackrel{点燃}{→}$CO2+2H2O,
1   2
x   2x
C2H4+3O2$\stackrel{点燃}{→}$2CO2+2H2O
 1   3
 y   3y
$\left\{\begin{array}{l}{x+y=20}\\{2x+3y=45}\end{array}\right.$,解之得$\left\{\begin{array}{l}{x=15}\\{y=5}\end{array}\right.$,整理可得:x:y=3:1,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混合物反应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发生反应原理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150,经测定A具有下列性质:
A的性质推断A的组成、结构
①能燃烧,燃烧产物只有CO2和H2O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②A与醇或羧酸在浓硫酸存在下均能生成有香味的物质A分子中含有-OH、-COOH
③在一定条件下,A能发生分子内脱水反应,其生成物与溴水混合,溴水褪色-
④0.1mol A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产生4.48L(标准状况下)气体A分子中含有两个-COOH
(1)填写表中空白.
(2)若A分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9.7%,则A的分子式为C4H6O5
(3)若A分子中无含碳支链,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4)下列物质与A互为同系物的是b(填字母).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探究小组设计如右图所示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模拟工业生产进行制备三氯乙醛(CCl3CHO)的实验. 查阅资料,有关信息如图:
①制备反应原理:C2H5OH+4Cl2→CCl3CHO+5HCl
可能发生的副反应:C2H5OH+HCl→C2H5Cl+H2O
CCl3CHO+HClO→CCl3COOH+HCl
(三氯乙酸)
②相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
C2H5OHCCl3CHOCCl3COOHC2H5Cl
熔点/℃-114.1-57.558-138.7
沸点/℃78.397.819812.3
溶解性与水互溶可溶于水、乙醇可溶于水、乙醇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
(1)仪器b的名称为圆底烧瓶,装置B中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装置C的作用为除去氯气中混有的H2O,减少三氯乙酸的生成;装置D可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以控制反应温度在70℃左右.
(3)反应结束后,不能采取先将D中的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再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CCl3COOH的原因为CCl3COOH溶于乙醇与CCl3CHO.
(4)装置E中溶液为NaOH溶液,可能发生的无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Cl2+2OH-=Cl-+ClO-+H2O、H++OH-=H2O.
(5)测定产品纯度:称取产品0.30g配成待测溶液,加入0.1000mol•L-1碘标准溶液20.00mL,再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反应完全后,加盐酸调节溶液的pH,立即用0.02000mol•L-1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进行平行实验后,测得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则产品的纯度为88.5%.(CCl3CH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7.5)
滴定的反应原理如下:CCl3CHO+OH-=CHCl3+HCOO-HCOO-+I2=H++2I-+CO2
I2+2S2O32-=2I-+S4O62-
(6)已知:常温下Ka(CCl3COOH)=1.0×10-1  mol•L-1,Ka (CH3COOH)=1.7×10-5  mol•L-1
请设计实验证明三氯乙酸、乙酸的酸性强弱.
分别测定0.1 mol•L-1两种酸溶液的pH,三氯乙酸的pH较小,证明三氯乙酸的酸性强于乙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A、B、C、D、E是五种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D都能与C按原子个数比为1:1或2:1形成化合物,A、B组成的气态化合物可以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M,E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1)M中含有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和共价键,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ⅥA族.
(2)向100mL 0.1mol•L-1 D的氢氧化物溶液中通入224mL A2E(标准状况下)气体,所得溶液呈碱性,原因是硫氢化钠溶液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HS-)>c(OH-)>c(H+)>c(S2-).
(3)B、C所形成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O>NH3(填具体的化学式).
(4)有人设想寻求合适的催化剂和电极材料,以A2、B2为电极反应物,以HCl-NH4Cl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制造新型燃料电池,写出该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N2+8H++6e-═2NH4+,放电时溶液中的H+移向正(填“正”或“负”)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由N、B等元素组成的新型材料有着广泛用途.
(1)B2H6是一种高能燃料,它与Cl2反应生成的BCl3可用于半导体掺杂工艺及高纯硅制造.由第二周期元素组成的与BCl3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为CO32-或NO3- (填离子符号,填一个).
(2)氨硼烷(H3N→BH3)和Ti(BH43均为广受关注的新型化学氢化物储氢材料.
①H3N→BH3中N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sp3
②Ti(BH43由TiCl3和LiBH4反应制得.基态Ti3+的未成对电子数有1个,BH4-的立体构型是正四面体.写出该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TiCl3+3LiBH4=Ti(BH43+3LiCl.
③氨硼烷可由六元环状化合物(HB=NH)3通过如下反应制得:3CH4+2 (HB=NH)3+6H2O→3CO2+6H3BNH3
与上述化学方程式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填标号)
A.氨硼烷中存在配位键
B.第一电离能:N>O>C>B
C.反应前后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不变
D.CH4、H2O、CO2分子空间构型分别是:正四面体形、V形、直线形
(3)磷化硼(BP)是受到高度关注的耐磨材料.如图1为磷化硼晶胞.
①磷化硼晶体属于原子晶体(填晶体类型),是 (填是或否)含有配位键.
②晶体中B原子的配位数为4.
(4)立方氮化硼是一种新型的超硬、耐磨、耐高温的结构材料,其结构和硬度都与金刚石相似,但熔点比金刚石低,原因是B-N键键长大于C-C键键长,键能小,所以熔点低.图2是立方氮化硼晶胞沿z轴的投影图,请在图中圆球上涂“●”和画“×”分别标明B与N的相对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ⅥA族的氧、硫、硒(Se)、碲(Te)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表现出多种氧化态,含ⅥA族元素的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S单质的常见形式为S8,其环状结构如图1所示,S原子采用的轨道杂化方式是sp3
(2)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是指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O、S、Se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S>Se;
(3)Se的原子序数为34,其核外M层电子的排布式为3s23p63d10
(4)H2Se的酸性比H2S强(填“强”或“弱”).气态SeO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SO32-离子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
(5)H2SeO3的K1和K2分别为2.7×10-3和2.5×10-8,H2SeO4第一步几乎完全电离,K2为1.2×10-2,请根据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解释
①H2SeO3和H2SeO4第一步电离程度大于第二步电离的原因:第一步电离后生成的负离子,较难再进一步电离出带正电荷的氢离子.
②H2SeO4比H2SeO3酸性强的原因:H2SeO3和H2SeO4可表示成(HO)2SeO和(HO)2SeO2.H2SeO3中的Se为+4价,而H2SeO4中的Se为+6价,正电性更高,导致Se-O-H中O的电子更向Se偏移,越易电离出H+
(6)ZnS在荧光体、光导体材料、涂料、颜料等行业中应用广泛.
立方ZnS晶体结构如图2所示,其晶胞边长为540.0pm,其密度为4.1(列式并计算),a位置S2-离子与b位置Zn2+离子之间的距离为$\frac{270}{\sqrt{1-cos109°28′}}$pm(列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常温下,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1mol•L-1pH为4的NaHA溶液中:c(HA-)>c(H2A)>c(A2-
B.向饱和氯水中加入NaOH溶液至pH=7,所得溶液中:c(Na+)>c(ClO-)>c(Cl-)>c(OH-
C.0.10mol•L-1 KHC2O4溶液中:c(OH-)=c(H+)+c(H2C2O4)-c(C2O42-
D.0.10mol•L-1Na2SO3溶液通入少量SO2:c(Na+)=2[c(SO32-)+c(HSO3-)+c(H2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质子数≤18的A和M两种元素,已知A2-与M+的电子数之差为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不一定为5
B.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一定为7
C.A和M原子的电子数之差一定为11
D.A和M的原子序数之差不一定为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书写方程式
(1)乙烯使溴水褪色CH2=CH2+Br2→CH2BrCH2Br
(2)1,2-二溴乙烷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的反应CH2BrCH2Br+2NaOH$→_{△}^{醇}$CH≡CH↑+2NaBr+2H2O
(3)乙醇的催化氧化2CH3CH2OH+O2$→_{△}^{Cu或Ag}$2CH3CHO+2H2O
(4)乙醛被银氨溶液氧化CH3CHO+2Ag(NH32OH$→_{△}^{Ag}$CH3COONH4+2Ag+3NH3+H2O
(5)苯酚与饱和溴水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