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X与Y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的原子序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的单质与水反应时,Y的单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气态氢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
C. X、Y、Z元素形成的单质,常温下Z单质的沸点最低
D. 单质的氧化性:Y<Z
【答案】B
【解析】分析:短周期元素X、Y、Z处在二、三周期,上下相邻元素原子序数的差值是8,已知X与Y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的原子序数,若设X的原子序数是a,则Y是a+2,Z是a+9,所以a+a+2=a+9,解得a=7,因此X、Y、Z分别是N、F、S,结合元素周期律和相关物质的性质解答。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X、Y、Z分别是N、F、S。则
A. Y的单质是氟,具有强氧化性,与水反应时,单质氟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A错误;
B.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硝酸与其气态氢化物氨可以反应生成盐硝酸铵,B正确;
C. 常温下X单质和Y单质都是气体,Z单质是固体,Z单质的沸点最高,C错误;
D. F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则单质的氧化性是Y>Z,D错误。答案选B。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Fe(OH)3胶体是纯净物
B.胶体是比溶液还稳定的分散系
C.胶体粒子直径在 1~100 nm之间
D.将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长时间加热制得Fe(OH)3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离子,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离子转变成Fe3+离子,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
A.酸性
B.碱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容积均为1 L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放入铁粉并充入1 mol CO,控制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反应:Fe(s)+5CO(g) Fe(CO)5(g),当反应进行到5min时,测得CO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反应进行到5min时,b容器中v(正)=v(逆)
B.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平衡常数:K(T1)>K(T2)
C. b中v(正)大于a中v(逆)
D. 达到平衡时,a、b、c中CO的转化率为b>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物质的量各有1mol的NH4Al(SO4)2和H2SO4混合稀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量随着Ba(OH)2 加入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O→A:H++SO42-+Ba2++OH-=BaSO4↓+H2O
B. A→B:2Al3++3SO42-+3Ba2+ +6OH-=3BaSO4↓+2Al(OH)3↓
C. B→C:NH4++SO42-+Ba2+ +OH-=BaSO4↓+NH3·H2O
D. D→E:NH4++ OH-=N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定质量的铜片加入到20 mL某浓度的浓硝酸中,充分反应后,铜片全部溶解,并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混合气体共896mL(假设[体中只有NO和NO2)。向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加lmol/L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单位: mL)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B点所表示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该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2)收集的气体中,N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3)原浓硝酸的浓度为_______mol/L。
(4)欲使铜与硝酸产生的混合气体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全部转化为硝酸钠,至少需要30%的双氧水______g(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脂肪、纤维素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D.淀粉溶液与稀硫酸共热后,滴加碘水不变蓝,说明淀粉已完全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食盐水时,若阴极得到2NA个电子,则阳极一定产生22.4 LCl2(已折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B. 2 L 0.05 mol·L-1乙醇溶液中含有H原子数目为0.1NA
C. 4.0 g H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2NA
D. 常温下,1 mol的NaHCO3固体中HCO的个数必定小于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