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实验小组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制备硝基甲苯(为邻硝基甲苯和对硝基甲苯的混合物),反应原理、相关数据、实验装置如下:

                  对硝基甲苯            邻硝基甲苯
密度/g•cm-3沸点/℃溶解性
甲苯0.866110.6不溶于水,易溶于硝基甲苯
对硝基甲苯1.286237.7不溶于水,易溶于液态烃
邻硝基甲苯1.162222不溶于水,易溶于液态烃
实验步骤:
①配制浓硫酸与浓硝酸体积比为1:3的混酸20mL;
②在三颈瓶中加入10mL甲苯(约为0.094mol);
③按图2所示连接装置实验;
④向三颈瓶中加入混酸,并不断搅拌(磁力搅拌器已略去);
⑤控制温度约为50℃,反应一段时间后,三颈瓶底有大量淡黄色油状液体出现;
⑥分离出硝基甲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20mL混酸的操作是将15ml的浓硝酸倒入烧杯中,再沿烧杯内壁注入5mL浓硫酸,边加边搅拌;
(2)装置A的名称为球形冷凝管冷却时水应该从a(填a或b)口流入,控制反应温度约为50℃,常用的方法为水浴加热
(3)分离产品的方案如下:

①操作Ⅰ的名称为分液操作Ⅵ的名称为蒸馏
②操作Ⅲ中加入5%NaOH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硝基甲苯中的硫酸和硝酸操作Ⅴ中加入无水CaCl2的目的是干燥硝基甲苯
(4)当产率达到为10%时,则生成硝基甲苯的总质量是1.3g(保留一位小数)

分析 制备一硝基甲苯:先配制混合溶液(即混酸)共20mL,因反应液体沸点较低,加热时容易发生暴沸,所以在三颈瓶中加入沸石,然后加入10ml甲苯(易挥发沸点为110.6℃),再向三颈瓶中加入混酸,水浴(水的沸点100℃)目的能均匀加热,且便于控制反应速率,温度约为50℃,反应大约10min,三颈瓶底有大量淡黄色油状液体出现;两种一硝基化合物都为有机物,所以只能利用它们沸点的不同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经提纯最终得到纯净的一硝基甲苯.
(1)混合溶液的配制可参照浓硫酸的稀释.
(2)装置A是为了将蒸汽冷却为液体再回流到三颈瓶中,冷凝水的流向通常与蒸汽的流向相反,这样保证能更充分交换热量,确保蒸汽充分冷凝;为方便控制温度通常不直接采用酒精灯加热,改用间接加热的方式加热;
(3)①因为分离得到的是无机和有机两种液体,而有机物和无机物是不相溶的,因此方法是分液;分离两种一硝基化合物只能利用它们沸点的不同,因此采用蒸馏的方法;
②经过操作Ⅰ分液得到的有机混合物中仍混有无机酸,可借助酸碱中和将它们转化为易溶于的盐,然后用水洗涤除去,加CaCl2的作用可考虑从CaCl2具有吸水性方面考虑;
(4)根椐化学变化中原子守恒规律,先计算出实验中生成硝基甲苯的理论产量,再根据产率计算实际产量.

解答 解:(1)配制混合溶液时,操作流程与浓硫酸的稀释一样,分别量取5 mL和15mL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将浓硝酸倒入烧杯中,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缓注入,并不断搅拌,配制混合溶液(即混酸)共20mL,故答案为:将15mL浓硝酸注入烧杯中,再沿烧杯内壁注入5mL浓硫酸,边加边搅拌;
(2)装置球形A为冷凝管用于将蒸汽冷却为液体再回流到三颈瓶中,蒸馏时,冷却水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可使冷凝管充满冷水而进行充分冷却,所以冷却水从冷凝管的a端进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很能控制温度约为50℃,可利用水浴加热并通过温度计控制水的温度,故答案为:球形冷凝管;a;水浴加热;
(3)①最初的混合液为无机和有机两种液体混合物,彼此间不相溶,可选择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进行操作Ⅵ时分离的是两种一硝基化合物,彼此混溶,只能利用它们沸点的不同,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分液;蒸馏;
②操作Ⅰ分液得到的有机混合物中仍混有硫酸和硝酸,可利用5%氢氧化钠溶液中和二种酸,再用水洗涤生成的盐就可以了,一硝基苯中混有少量水,因CaCl2具有吸水性,可加CaCl2吸水,达到干燥的目的,故答案为:除去硝基甲苯中的硫酸和硝酸;干燥硝基甲苯;
(4)根椐原子守恒,理论上0.094mol的甲苯可以得到0.094mol的硝基甲苯,质量为0.094mol×137g/mol=12.9g,因产率为10%,实际硝基甲苯的质量为12.9g×
10%=1.3g,故答案为:1.3g.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一硝基甲苯的制备,涉及实验流程、产率的计算等知识,明确物质的制备原理即流程的意义与目的为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充分考查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在3Cl2+8NH3═6NH4Cl+N2的反应中,氧化剂是Cl2,还原产物是NH4Cl,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用双线桥法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现有Fe2O3和Fe3O4组成的混合物W g,将其投入到V mL 5mol/L的盐酸中,再加入22.4g铁粉,固体恰好完全溶解,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4480mL,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颜色变化,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转移电子为1.0molB.W可能等于48.8
C.V可能等于360D.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在反应S+2KNO3+3C═K2S+N2↑+3CO2↑中,氧化剂是S、KNO3,还原剂是C,转移的电子数为12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工业上用重晶石(BaSO4)制备其他钡盐的常用方法主要有高温煅烧还原法、沉淀转化法等.
I. 高温煅烧还原法
工业上利用重晶石高温煅烧还原法制备BaCl2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对工业过程进行模拟实验.查表得:
BaSO4(s)+4C(s)$\stackrel{高温}{?}$4CO(g)+BaS(s)△H1=+571.2kJ•mol-1     ①
BaSO4(s)+2C(s)$\stackrel{高温}{?}$2CO2(g)+BaS(s)△H2=+226.2kJ•mol-1     ②
(1)气体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钠.Na2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S2-+H2O?HS-+OH-、HS-+H2O?H2S+OH-
(2)反应C(s)+CO2(g)$\stackrel{高温}{?}$2CO(g)的△H=+172.5kJ•mol-1
(3)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可能是使BaSO4得到充分的还原(或提高BaS的产量),①②为吸热反应,炭和氧气反应放热维持反应所需高温.
II.沉淀转化法
(4)已知KSP( BaSO4)=1.0×10-10,KSP( BaCO3)=2.5×10-9.某同学设想用饱和Na2CO3溶液和盐酸将BaSO4转化成BaCl2,若用10L Na2CO3溶液一次性溶解并完全转化1.0mol BaSO4(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不计),则该转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BaSO4(s)+CO32-(aq)?BaCO3(s)+SO42-; 反应的平衡常数K=0.04;Na2CO3溶液的最初浓度不得低于1.25×1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4,7-二甲基香豆素(熔点:132.6℃)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中,由间-甲苯酚为原料的合成反应如下:
+CH3COCHCOOC2H5$→_{10℃搅拌12h}^{浓H_{2}SO_{4}}$
实验装置图如下:

主要实验步骤:
步骤1.向装置a中加入60mL浓硫酸,并冷却至0℃以下,搅拌下滴入间-甲苯酚30mL(0.29mol)和乙酰乙酸乙酯26.4mL (0.21mol)的混合物.
步骤2.保持在10℃下,搅拌12h,反应完全后,将其倒入冰水混合物中,然后抽滤、水洗得粗产品
步骤3.粗产品用乙醇溶解并重结晶,得白色针状晶体并烘干,称得产品质量为33.0g.
(1)图中仪器名称:a三颈烧瓶.
(2)简述装置b中将活塞上下部分连通的目的平衡上下气压,使漏斗中液体顺利流下.
(3)浓H2SO4需要冷却至0℃以下的原因是防止浓硫酸将有机物氧化和炭化.
(4)反应需要搅拌12h,其原因是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提高反应产率.
(5)本次实验产率为90.3%.
(6)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H3CH2OH+CH3COOH$?_{△}^{浓H_{2}SO_{4}}$CH3COOCH2CH3+H2O,用碳酸钠溶液(填药品名称)收集粗产品,用分液漏斗(填操作名称)的方法把粗产品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其中A与B、A与D在周期表中位置相邻,A原子核外有两个未成对电子,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两个元素都大,C原子在同周期原子中半径最大(稀有气体除外);E与C位于不同周期,E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C相同,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A、B、C、D四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N>C>Si>Na
(2)C形成的晶体中,其微粒堆积方式为体心立方密堆积;
(3)D单质的熔点很高,可用作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但会被氢氧化钠溶液腐蚀,其腐蚀的离子方程式为:Si+2OH-+H2O═SiO32-+2H2↑;D的氧化物在通讯方面有重要用途,90克D的氧化物中含共价键的数目为6NA
(4)E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104s1,E的某种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则此化合物中各种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氢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苯(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组成符合通式CnH2n+2
B.分子中含有3个C-C键和3个C=C键
C.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较多的黑烟
D.苯中加入溴水后溴水层颜色变浅,这是发生了加成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离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是(  )
A.Ga3+B.Ti4+C.Cu+D.Li+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