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根本原因是胶体有丁达尔现象
B.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由小到大的正确顺序是:溶液<浊液<胶体
C.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失电子的反应物在反应中作还原化剂,反应中被氧化

分析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
B.分散系按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溶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00nm,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为1nm~100nm,据此分析解答;
C.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的转移,即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的反应物作氧化剂,被还原,失电子的反应物作还原剂,被氧化.

解答 解:A.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溶液的微粒直径小于1nm,浊液的微粒直径大于100nm,故A错误;
B.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溶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00nm,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为1nm~100nm,所以分散质粒子直径由小到大的正确顺序是:溶液<胶体<浊液,故B错误;
C.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就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失电子的反应物在反应中作还原剂,反应中被氧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胶体性质,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的转移,而不是化合价的升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氮气和氮的化合物在工农业上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
(1)N2在空气中含量约78%,其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常温下不与O2发生反应,但在闪电或者高温条件下可发生反应,标准装况下11.2L氮气与氧气反应吸收90kJ热量.
①写出N2与O2在放电条件下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N2(g)+O2(g)=2NO(g)△H=+180kJ/mol.
②根据NO的性质,收集NO气体的正确方法是排水法.(填“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2)为探究NH3的还原性,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其中A为NH3的制取装置如图1.

①下面是实验室制取NH3的装置如图2和选用的试剂,其中不合理的是ad
②选取合理的NH3的制取装置,小组开始实验,并发现了如下现象,同时小组对现象进行了讨论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序号现象结论
IB装置中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反应生成了Cu或Cu2O
IIC装置中无水CuSO4变蓝反应生成了H2O
IIIE装置中收集到无色无味气体反应生成了N2
分析上面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Ⅱ(填序号),原因是无水CuSO4变蓝有可能是因为制取NH3时产生了H2O,不一定是氨气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水.
(3)亚硝酸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常见的亚硝酸盐均有毒,但NaNO2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其用量.
在酸性溶液中,NaNO2能使淀粉-KI溶液变蓝色(同时得到一种常见的气体化合物),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前者反应过程中消耗的氧化剂与生成的氧化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2:1,后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NO2-+6H+=2Mn2++5NO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2NO(g)+2CO(g)?N2(g)+2CO2(g)△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
B.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
C.反应达到平衡后,v(NO)≠v(N2
D.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已知:2H2(g)+O2(g)?2H2O(l)△H=-571.6kJ•mol-1,CO(g)+$\frac{1}{2}$ O2(g)?CO2(g)△H=-282.8kJ•mol-1,现有CO、H2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112.0L(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放出的总热量为851.4kJ,并生成18g液态水.则燃烧前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为(  )
A.80%B.40%C.60%D.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电子式:;羟基的电子式:;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2.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C同族,B和D同族,C离子和B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和B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C和E形成的化合物是厨房中常见的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填元素符号)
(2)由A和B、D、E所形成的共价型化合物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PH3(用化学式表示).
(3)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3PO4
(4)A和E形成的化合物与A和B形成的化合物反应所得产物的电子式为
(5)单质E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CO32-的正确操作顺序是:取少量未知溶液,先加入盐酸,产生的气体可通过澄清石灰水,如出现石灰水变浑浊现象,证明原溶液中含有CO32-,接下的操作及现象是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含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下列溶液中的c(Cl-)与100mL1mol/L的AlCl3溶液c(Cl-)相等的是(  )
A.200mL1mol/L的NaCl溶液B.150mL3mol/L的KCl溶液
C.150mL2mol/LNH4Cl溶液D.100mL1.5mol/L的MgCl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已知I3-?I2+I-,向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红色,说明KI3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B.室温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中$\frac{{c(C{H_3}CO{O^-})}}{{c(C{H_3}COOH)•c(O{H^-})}}$减小
C.室温时ka(HF)=3.6×10-4,ka(CH3COOH)=1.75×10-5,0.1 mol/L的NaF溶液与0.1 mol/L的CH3COOK溶液相比,一定有c(Na+)-c(F-)<c(K+)-c(CH3COO-)成立
D.在25℃时,将0.01 mol/L的氨水与0.01 mol/L的盐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中若c(NH4+)=c(Cl-),则氨水所用的体积一定大于盐酸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