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磷化铝、磷化锌、磷化钙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熏蒸杀虫剂,都能与水或酸反应产生有毒气体膦(PH3),PH3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用KMnO4和Na2SO3测定粮食中残留磷化物含量;安装蒸馏吸收装置,A、D、E、F各装1.00mL浓度为5.00×10-4mol/L的酸性KMnO4溶液,B中装碱性焦性没食子酸(1,2,3-三羟基苯),C中装200g原粮,高锰酸钾溶液是强氧化剂可以吸收空气中的还原性气体;焦性没食子酸先和碱反应,再和氧气反应可以吸收氧气;若不吸收氧气,PH3会在氧气中燃烧,然后用高锰酸钾滴定测定PH3,然后用Na2SO3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KMnO4溶液,可得磷化物含量,
(1)G是分液漏斗,磷化铝能与水或酸反应产生有毒气体膦(PH3),与水反应结合水的结构可知磷化铝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PH3;
(2)依据装置中的压强变化分析判断,用止水夹夹紧C装置左右两端的橡皮管,取下上口活塞,漏斗中加入水,观察水流下情况分析;
(3)准确测定膦(PH3)的含量需要全部吸收;
(4)高锰酸钾溶液是强氧化剂可以吸收还原性气体;碱性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焦性没食子酸先和碱反应,再和氧气反应可以吸收氧气;若不吸收氧气,PH3会在氧气中燃烧;
(5)依据消耗的亚硫酸钠物质的量结合定量关系计算剩余高锰酸钾,计算吸收PH3需要的高锰酸钾物质的量,进一步计算PH3物质的量,得到PH3含量.
解答 解:(1)仪器G的名称是分液漏斗,依据题干信息,磷化铝和水反应,水解生成PH3和氢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P+3H2O=Al(OH)3↓+PH3↑,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AlP+3H2O=Al(OH)3↓+PH3↑;
(2)利用装置特征,结合气体压强变化,用止水夹夹紧C装置,用止水夹夹紧C装置左右两端的橡皮管,取下上口活塞,漏斗中加入水,打开下口旋塞,观察到水开始下滴一段时间后,不再连续下滴,证明气密性完好;
故答案为:左右两端的橡皮管;水开始下滴一段时间后,不再连续下滴;
(3)准确测定PH3的含量,需要用高锰酸钾溶液全部吸收,避免产生较大误差,所以抽气泵是保证PH3全部被吸收的措施;
故答案为:保证生成的PH3全部被酸性KMnO4溶液吸收;
(4)依据装置图中装置中的试剂选择分析判断,高锰酸钾溶液是强氧化剂可以吸收空气中的还原性气体;焦性没食子酸先和碱反应,再和氧气反应可以吸收氧气;若不吸收氧气,PH3会在氧气中燃烧,用滴定方法测定的PH3减小,结果偏低;
故答案为:还原;除去空气中的O2;
(5)加水稀释至25mL,用浓度为5×10-4mol/L Na2SO3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KMnO4溶液,消耗Na2SO3标准溶液11.00mL;依据滴定反应:2KMnO4+5Na2SO3+3H2SO4=2MnSO4+K2SO4+5Na2SO4+3H2O;2KMnO4~5Na2SO3;未反应的高锰酸钾物质的量=0.0110L×5×10-4mol/L×$\frac{2}{5}$=2.2×10-6mol;与PH3反应的高锰酸钾物质的量=1.00×10-3mol/L×0.0030L-2.2×10-6mol=8.0×10-7mol;根据反应 5PH3+8KMnO4+12H2SO4=5H3PO4+8MnSO4+4K2SO4+12H2O;得到定量关系为:5PH3~8KMnO4;计算得到PH3物质的量=8.0×10-7mol×$\frac{5}{8}$=5.0×10-7mol;则PH3的质量分数=$\frac{5.0×1{0}^{-7}mol×34g/mol}{0.2kg}$=0.085g/kg;
故答案为:5PH3+8KMnO4+12H2SO4=5H3PO4+8MnSO4+4K2SO4+12H2O;0.085.
点评 本题以粮食中残留磷化氢的定量测定为命题背景,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氧化还原反应滴定及相关计算,综合考查了水解方程式的书写、非常规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定量测定的有关计算和误差分析等,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接触法”制H2SO4时,催化氧化阶段的反应原理为:2SO2(g)+O2(g)$?_{△}^{催化剂}$2SO3(g)△H<0 | |
B. | 海水提镁的主要步骤为:海水$\stackrel{CaCO_{3}(s)}{→}$Mg(OH)2(s)$\stackrel{盐酸}{→}$MgCl2(aq)$\stackrel{电解}{→}$Mg(l)+Cl2(g) | |
C. | 普通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钙 | |
D. | 黏土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激光笔照射淀粉溶液和葡萄糖溶液,能产生光亮的“通路”的是淀粉溶液 | |
B. | 将某气体通入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溶液变蓝色,该气体一定是Cl2 | |
C. | 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Cl- | |
D. | 向某稀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未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溶液中一定 不含NH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洗涤沉淀的方法是直接向过滤器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然后让水自然流下 | |
B. | 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 |
C. | 用100ml量筒量取9.5 mL的液体 | |
D. | 焰色反应中,观察焰色后应趁热将铂丝插入到稀硫酸中,然后再次灼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物质 | Mn(OH)2 | Co(OH)2 | Ni(OH)2 | MnS | CoS | NiS |
Ksp | 2.1×10-13 | 3.0×10-16 | 5.0×10-16 | 1.0×10-11 | 5.0×10-22 | 1.0×10-2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mol•L-1NaCl溶液含有NA个Na+ | |
B. | 1mol Cl2与足量的铝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 |
C. | 1 mol Na 与足量O2 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 | |
D. | 铁和酸反应,放出标准状况下的22.4L气体,转移的电子数必为2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