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湿法冶金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若向ag含杂质的铁粉中(假设物质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加入16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6.8g干燥固体,同时得到一种不饱和溶液(滤液损失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
(2)根据硫酸铜质量列出求解样品中铁的质量(x)的比例式$\frac{56}{x}$=$\frac{160}{160g×10%}$;
(3)a的数值为6.
(4)若向反应后的滤液中加入40.8g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6%;
(5)工业上若要得到120t上述铁粉,需要含杂质(杂质不含铁元素)20%的赤铁矿的质量是200t.

分析 (1)发生反应:Fe+CuSO4=FeSO4+Cu;
(2)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为160g×10%,由方程式Fe+CuSO4=FeSO4+Cu,可知反应中Fe与硫酸铜的质量之比为56:160;
(3)利用差量法计算反应后固体增重质量,a的值=反应后固体质量-固体质量增重;
(4)n(FeSO4)=n(CuSO4)=$\frac{160g×10%}{160g/mol}$=0.1mol,根据m=nM计算溶液中m(FeSO4),反应后溶液质量=160g-固体质量增重,计算加入水后溶液总质量,进而计算硫酸亚铁的质量分数;
(5)由方程式可知n(Fe)=n(CuSO4),根据m=nM计算铁粉中Fe的质量,再计算铁粉中Fe的质量分数,根据铁元素质量相等计算.

解答 解:(1)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故答案为:Fe+CuSO4=FeSO4+Cu;
(2)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为160g×10%,样品中铁的质量为x,则:
Fe+CuSO4=FeSO4+Cu
56   160
x    160g×10%
所以$\frac{56}{x}$=$\frac{160}{160g×10%}$
故答案为:$\frac{56}{x}$=$\frac{160}{160g×10%}$;
(3)设反应后固体质量增重为m,则:
Fe+CuSO4=FeSO4+Cu  固体增重
   160             64-56=8
   160g×10%         m
所以160:8=160g×10%:m
解得m=0.8
所以a的数值为6.8=0.8=6,
故答案为:6;
(4)n(FeSO4)=n(CuSO4)=$\frac{160g×10%}{160g/mol}$=0.1mol,则溶液中m(FeSO4)=0.1mol×152g/mol=15.2g,反应后溶液质量为160g-0.8g=159.2g,若向反应后的滤液中加入40.8g水,则溶液总质量=159.2g+40.8g=200g,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frac{15.2g}{200g}$×100%=7.6%,
故答案为:7.6%;
(5)样品中n(Fe)=n(CuSO4)=$\frac{160g×10%}{160g/mol}$=0.1mol,则Fe的质量为0.1mol×56g/mol=5.6g,故铁粉中Fe的质量分数为$\frac{5.6g}{6g}$×100%,
设需要含杂质(杂质不含铁元素)20%的赤铁矿的质量是y,由铁元素质量相等可得:
y×(1-20%)×$\frac{112}{160}$=120t×$\frac{5.6g}{6g}$×100%
解得y=200t,
故答案为:200t.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有关计算、化学方程式计算等,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一定条件下反应2A(g)?2B(g)+C(g)△H>0达平衡后,要增大逆反应速率而使C的浓度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压B.增加C的浓度C.增加B的浓度D.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Na2CO3、NaAlO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盐酸,测得溶液中的CO32-、HCO3-、AlO2-、Al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点时生成的CO2为0mol
B.原混合溶液中的CO32-与Al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V1:V2=1:3
D.a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H++H2O=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二氧化碳被认为是加剧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质量相同的下列物质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最小的是(  )
A.甲烷B.乙烯C.乙炔D.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5.6LN2含有n个氮分子,则NA一定约为4n
B.18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是8NA
C.在100mL0.5mol/L盐酸溶液中含有氯化氢分子数为0.05 NA
D.23g Na+含有10mol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煤的干馏和煤的液化均是物理变化
B.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等
C.蛋白质、油脂、纤维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次氯酸盐漂白纸浆的原理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已知乙苯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过程,其中是因为苯环对侧链的影响而发生的是(  )
A.燃烧反应B.硝化反应
C.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作用D.加成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常常伴有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常以热量的形式表现出来,叫做反应热.由于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可分为许多种,如标准燃烧热和中和反应反应热等.
(1)下列△H表示物质标准燃烧热的是△H4;表示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是△H5.(填“△H1”、“△H2”、“△H3”等)
A.2H2(g)+O2(g)═2H2O(l)△H1B.C(s)+$\frac{1}{2}$O2(g)═CO(g)△H2=-Q1kJ•mol-1
C.CH4(g)+2O2(g)═CO2(g)+2H2O(g)△H3D.C(s)+O2(g)═CO2(g)△H4=-Q2kJ•mol-1
E.NaOH(aq)+HCl(aq)═NaCl(aq)+H2O(l)△H5
(2)2.00g C2H2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气体,放出99.6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C2H2(g)+5O2=4CO2(g)+2H2O(l)△H2=-2589.6kJ•mol-1
(3)根据题(1)中B、D判断1molCO(g)完全燃烧的△H=(Q1-Q2)kJ•mol-1
(4)反应E的△H6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测量.实验中直接测定的数据是温度;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环形玻璃搅拌棒;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数值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现拟在实验室里利用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镁(Mg3N2).要供选择的装置和药品如图所示(镁粉、还原铁粉均已干燥,装置内所发生的反应是完全的).
(1)写出制取氮化镁的化学方程式3Mg+N2$\frac{\underline{\;\;△\;\;}}{\;}$Mg3N2
(2)连接并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打开自来水的开关,将空气从5升的储气瓶压入反应装置,则气流流经导管的顺序是(填入仪器接口字母编号)
(j)→(  )(  )→(  )(  )→(  )(  )→(  )(  )→(m)
(3)除装置A、E外,还应选择的装置(填字母代号)及其目的
装置目的
  
  
  
  
(4)通气后,先点燃F处酒精灯,如果同时点燃A、F装置的酒精灯,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制得的氮化镁将不纯.
(5)设计实验确定是否有氮化镁生成,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将产物取少量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如果能够看到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产物是氮化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