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将氯化钠加热至熔融状态后进行电解,可得到金属钠与氯气,此过程中

A.破坏了金属键B.破坏了共价键

C.形成了离子键D.形成了共价键

【答案】D

【解析】

将氯化钠加热至熔融状态形成钠离子和氯离子,破坏了氯离子和钠离子之间的离子键,得到金属单质,故形式金属键,生成氯气,氯气中氯原子之间为共价键,即形成共价键,故答案为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完成下列空白。

1辛烷值用来表示汽油的质量,汽油中异辛烷的爆震程度最小,将其辛烷值标定为100,右图是异辛烷的球棍模型,则异辛烷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5-二甲基-2,4-己二烯与足量氢气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基-2-丁烯加聚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甲苯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三硝基甲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烯烃与溴化氢、水加成时,产物有主次之分,例如:

CH2=CHCH3 + HBr → CH3CHBrCH3 + CH3CH2CH2Br

(主要产物) (次要产物)

A是一种不对称烯烃HBr加成时生成的主要产物为B,且B中仅含有4个碳原子、1个溴原子、1种氢原子。则B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CHCH2-COOH,该有机物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

A. 水解 B. 酯化 C. 加成 D. 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图示变化的是

物质编号

物质转化关系

a

b

c

d

N2

NO

NH3

NO2

Na2CO3

NaOH

Na2O2

NaHCO3

Fe

FeCl3

Fe3O4

Fe(OH)3

Al2O3

NaAlO2

Al

Al(OH)3

A. ①②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g)+Y(g) Z(g)+W(s),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度增大 B. 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 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物质中,一定不能使溴水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是

A. C5H10 B. C4H8 C. C3H6 D. C2H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如图为一“链状连环”图案,图案上由左到右分别写了H2、CO2、Na2O、NaCl、F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由左到右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两种物质都不是电解质
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
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两种物质都是盐
(2)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molL﹣1的上图中一种化合物的水溶液,可制得一种红色胶体.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如何用较简单的方法判断胶体是否制备成功?
③向该胶体中逐滴加入HI稀溶液,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a.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
b.随后红褐色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开始至2min,用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序号)
A.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3mol X,同时生成2mol Z
D.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是构成我们生活的世界中一切物质的“原材料”.
(1)自18世纪以来,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元素之谜.通过从局部到系统的研究过程,逐渐发现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下面列出了几位杰出科学家的研究工作.

序号

科学家

纽兰兹

道尔顿

德贝莱纳

尚古尔多

工作

发现“八音律”,指出从某一指定的元素起,第八个元素是第一个元素的某种重复

创立 近代原子论,率先开始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工作

发现了5组性质相似的“三元素组”,中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前后两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算术平均值

认为 各元素组之间并非毫不相关,可以用相对原子质量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串联

上述科学家的研究按照时间先后排序合理的是(填数字序号).
(2)1869年,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如图1所示.
①门捷列夫将已有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排序,同一(填“横行”或“纵列”)元素性质相似.结合表中信息,猜想第4列方框中“?=70”的问号表达的含义是 , 第5列方框中“Te=128?”的问号表达的含义是
②到20世纪初,门捷列夫周期表中为未知元素留下的空位逐渐被填满.而且,随着原子结构的逐渐揭秘,科学家们发现了元素性质不是随着相对原子质量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而是随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其本质原因是(填字母序号).
A.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B.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C.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3)在现有的元素周期表中有A,B,D,E,X、Y、Z七种短周期元素.X与Y处于同一周期,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强酸、强碱均能反应.Z的单质常温下为气态,同条件下相对于氢气的密度比为35.5.其余信息如图2所示: ①上述七种元素中,处于第二周期的有(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②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写出Z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
③B单质与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Y单质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④B和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 , 二者酸性前者(填“强于”或“弱于”)后者,原因是B和D的非金属性有差异,利用原子结构解释产生差异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