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
A.用广泛pH试纸测得 0.1mol/L NH4Cl溶液的pH=5.2
B.酸碱中和滴定时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测液润洗后装液进行滴定
C.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入适量苯振荡后静置,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碘的苯溶液
D.常温常压下,将15g NO和8g O2混合,所得混合气体分子总数小于0.5NA

分析 A.pH试纸测定的pH为整数而没有小数;
B.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C.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为防止含有杂质,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n(NO)=$\frac{15g}{30g/mol}$=0.5mol,n(O2)=$\frac{8g}{32g/mol}$=0.25mol,二者恰好反应生成二氧化氮0.5mol,但二氧化氮能自身转化为四氧化二氮.

解答 解:A.pH试纸测定的pH为整数而没有小数,所以广泛pH试纸不可能测得 0.1mol/L NH4Cl溶液的pH=5.2,故A错误;
B.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否则会导致待测液物质的量增大,导致测定结果偏大,故B错误;
C.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为防止含有杂质,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苯密度小于水,所以与苯与碘水混合时苯位于上方,应该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C错误;
D.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n(NO)=$\frac{15g}{30g/mol}$=0.5mol,n(O2)=$\frac{8g}{32g/mol}$=0.25mol,二者恰好反应生成二氧化氮0.5mol,但二氧化氮能自身转化为四氧化二氮,所以导致气体总物质的量小于0.5mol,则分子数小于0.5NA,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基本物质分离和提纯、误差分析、pH测定、可逆反应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D,很多同学往往忘记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之间的转化而导致错误,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AlCl3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当n(OH-):n(Al3+)=7:2时,2Al3++7OH-═Al(OH)3↓+AlO2-+2H2O
B.CuCl2溶液与NaHS溶液反应,当n(CuCl2):n(NaHS)=1:2时Cu2++2HS-═CuS↓+H2S↑
C.Cl2与FeBr2溶液反应,当n(Cl2):n(FeBr2)=1:1时,2Fe2++4Br-+3Cl2═2 Fe3++2Br2+6Cl-
D.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n(HNO3)=3:8时,3Fe+2NO3-+8H+═3Fe2++2N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物质所含粒子数为0.2NA的是(  )
①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中含有的共价键数
②常温下,2L pH=13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
③100mL 1.0mo1•L-1的NaAlO2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
④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
⑤3.2g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
⑥3.9g Na2O2晶体中所含的离子总数.
A.②③⑥B.②⑤C.③⑤⑥D.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几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可作工业生产D的原料,B为非金属单质,F为常见的红棕色油漆颜料的主要成分,A、C、D、E中含有同一种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1molA参加反应,假设各步反应均完全,生成E的质量为466.0g,生成F的质量为80.0g,则A的化学式为FeS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8SO2+2Fe2O3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Br2+SO2+2H2O=2HBr+H2SO4,反应一段时间后所得溶液的PH值将减少(填“增大”、“减少”、或“不变”);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Fe2O3+6H+=2Fe3++3H2O.
(3)在高温条件下,向一个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 C 和2mol B,反应⑥进行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状态,测得C的转化率为86.0%,放出热量为a KJ,则此条件下C与B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_{△}^{催化剂}$2SO3(g)△H=-2.3aKJ•mol-1;这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9.8g/mol.(精确到0.1)
(4)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反应 ⑦是用水吸收I制得D的吗?不是(填“是”或“不是”),如果不是,应用98.3%的浓硫酸吸收(如果是,此项不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烃A(C10H16),叫ɑ-非兰烃,与A相关反应如下:

已知:(1)
(2)
(1)F的分子式为C10H20
(2)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羰基、羧基.
(3)含两个-COOCH3基团的C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不考虑手性异构)
(4)B→D,D→E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5)E为含六元环的化合物,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2$→_{△}^{浓H_{2}SO_{4}}$+2H2O.
(6)A的结构简式为,A与等物质的量的Br2进行加成反应的产物共有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向A、B、C和D四支试管中的溶液分别进行表中的操作,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现象结论
A①滴加稀HNO3
  ②滴加B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原溶液一定含Ag+
B滴加稀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原溶液一定含CO32-
C①滴加稀HCl
   ②滴加AgNO3溶液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原溶液一定含Cl-
D   ①加KSCN溶液
②滴加氯水
无明显现象
溶液呈红色
原溶液一定含Fe2+
(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A、B、C、D均为中学所学的常见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及其他物质已经略去):A $\stackrel{+O_{2}}{→}$   B  $\stackrel{+O_{2}}{→}$  C  $\stackrel{+H_{2}O}{→}$   D;
I、若A是一种单质为淡黄色固体;B为酸雨的成因之一,且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则
(1)将B通入KMnO4溶液的现象为:溶液褪色;体现B的还原性(填“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
(2)请写出D的浓溶液与单质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SO2↑+CuSO4+2H2O;此反应中作氧化剂的D与参加反应的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Ⅱ、若A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常温下D的浓溶液能使金属Fe、Al钝化,则
(1)请写出实验室制备A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请写出C→D的离子方程式:3NO2+H2O=2H++2NO3-+NO↑.
(2)工业上用A制取B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高温高压}$4NO+6H2O.
(3)NO2是一种空气污染物,将其通入Na2CO3溶液进行尾气处理,可以得到NaNO2和另外两种常见物质(其中一种为气体),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O2+Na2CO3═NaNO2+NaNO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航天飞船可用肼(N2H4)和过氧化氢(H2O2)为动力源.已知1g液态肼和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20.05kJ的热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肼作还原剂
B.液态肼的燃烧热△H为-641.6kJ•mol-1
C.该动力源的突出优点之一是生成物对环境污染小
D.肼和过氧化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g)+4H2O(g);△H=-641.6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兴趣小组的学生根据活泼金属Mg与CO2发生反应,推测活泼金属钠也能与CO2发生反应,因此兴趣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探究(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已知:常温下,CO能使一些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还原,例如:PdCl2+CO+H2O═Pd↓+CO2+2HCl.反应生成黑色的金属钯,此反应也可用来检测微量CO的存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CaCO3+2H+=Ca2++H2O+CO2↑,为了使制气装置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上图A处应选用的装置是Ⅲ(填写“Ⅰ”、“Ⅱ”或“Ⅲ”).若要制取干燥、纯净的CO2,装置B、C中各盛放的试剂分别为饱和NaHCO3、浓H2SO4
(2)装入药品后,在点燃酒精喷灯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打开装置III中导气管活塞待装置E(填写字母)中出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现象时,再点燃酒精喷灯,这步操作的目的是排出该装置中的空气.
(3)假设CO2气体为足量,在实验过程中分别产生以下①、②两种不同情况,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①若装置F中溶液无明显变化,装置D中生成两种固体物质,取少量固体生成物与盐酸反应后,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a+3CO2$\frac{\underline{\;高温\;}}{\;}$2Na2CO3+C.
②若装置F中有黑色沉淀生成,装置D中只生成一种固体物质,取少量该固体与盐酸反应后,也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需注明正确的反应条件)是2Na+2CO2$\frac{\underline{\;高温\;}}{\;}$Na2CO3+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