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甲、乙两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氨分子中氮、氢原子个数比,设计了如图1实验流程:

实验中,先用制得的氨气排尽洗气瓶前所有装置中的空气,再连接洗气瓶和气体收集装置,立即加热氧化铜.反应完成后,黑色的氧化铜转化为红色的铜.图2中A、B、C为甲、乙两小组制取氨气时可能用到的装置,D为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甲小组测得:反应前氧化铜的质量为m1g,氧化铜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2g,生成氮气在标准状下的体积为V1L.
乙小组测得:洗气前装置D的质量为m3g,洗气后装置D的质量为m4g,生成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2 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圆底烧瓶.
(2)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连接导管,将导管插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或加热试管,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松开手后或停止加热,导管内有水回流并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3)甲、乙两小组选择了不同的方法制取氨气,请将实验装置的字母编号和制备原理填    写在如表的空格中.
 实验装置实验药品制备原理
甲小组A氢氧化钙、硫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NH42SO4+Ca(OH)2═2NH3↑+2H2O+CaSO4
乙小组②B浓氨水、氢氧化钠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氢氧化钠的作用______
(4)甲小组用所测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之比为5V1:7(m1-m2).
(5)乙小组用所测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明显小于理论值,其原因是洗气瓶D中的浓硫酸不但吸收了反应生成的水,还吸收了未反应的氨气,从而使计算的氢的量偏高.
为此,乙小组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装有某药品的实验仪器,重新实验.根据实验前后该药品的质量变化及生成氮气的体积,得出了合理的实验结果.该药品的名称是碱石灰(氢氧化钠、氧化钙等).

分析 (1)根据仪器用途填写名称,仪器a是反应容器属于圆底烧瓶;
(2)根据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分析,装置密闭后通过改变温度改变压强,观察导气管插入水中是否冒气泡,恢复常温观察导气管中是否上升一段水柱判断装置气密性;
(3)氢氧化钙与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钙、氨气和水,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及书写方程式的原则写出化学方程式;
依据试剂特点和反应生成产物选择装置,浓氨水是液体,氢氧化钠是固体,为使氨气逸出,把氨水滴入固体氢氧化钠中,随着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氨气挥发放出气体;
利用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促进氨水溶液中平衡向放氨气的方向进行分析氢氧化钠的作用;
(4)根据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根据氮气的体积计算出氮气的物质的量,从而求出氮原子的个数;
(5)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及能与氨气反应进行分析,在洗气瓶D前的位置应增加了一个装有碱石灰(无水硫酸铜、氢氧化钠、氧化钙等)的实验仪器只吸收水,利用浓硫酸吸收氨气,得到正确的结果;

解答 解:(1)仪器a的名称为:圆底烧瓶,
故答案为:圆底烧瓶;
(2)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方法是连接导管,将导管插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或加热试管,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松开手后或停止加热,导管内有水回流并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故答案为:连接导管,将导管插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或加热试管,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松开手后或停止加热,导管内有水回流并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3)甲小组:氢氧化钙与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钙、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Ca(OH)2═2NH3↑+2H2O+CaSO4
故答案为:(NH42SO4+Ca(OH)2═2NH3↑+2H2O+CaSO4
乙小组:浓氨水是液体,氢氧化钠是固体,为使氨气逸出,把氨水滴入固体氢氧化钠中,随着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氨气挥发放出气体,故选B装置;氢氧化钠溶于氨水后放热、增加氢氧根浓度,使NH3+H2O?NH3•H2O?NH4++OH-向逆方向移动,加快氨气逸出,
故答案为:B;氢氧化钠溶于氨水后放热、增加氢氧根浓度,使NH3+H2O?NH3•H2O?NH4++OH-向逆方向移动,加快氨气逸出;
(4)反应前氧化铜的质量为m1g、氧化铜反应后转化成的铜的质量为m2g,则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m1-m2,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等于氧化铜氧元素的质量,则生成的水中氧原子的个数为$\frac{{m}_{1}-{m}_{2}}{16}$;水中氢原子个数是氧原子个数的两倍,因此氢原子个数为$\frac{{m}_{1}-{m}_{2}}{16}$×2,生成的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1L,则氮气中氮原子的个数为$\frac{{V}_{1}×2}{22.4}$;
因此氮氢原子个数比为$\frac{{V}_{1}×2}{22.4}$:$\frac{{m}_{1}-{m}_{2}}{16}$×2=5V1:7(m1-m2),
故答案为:5V1:7(m1-m2);
(5)乙小组用所测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小于理论值,其原因是洗气瓶D中的浓硫酸不但吸收了反应生成的水,还吸收了未反应的氨气,从而使计算的氢的量偏高. 因此在洗气瓶D前的位置应增加了一个装有碱石灰(无水硫酸铜、氢氧化钠、氧化钙等)的实验仪器只吸收水,减小误差,
故答案为:洗气瓶D中的浓硫酸不但吸收了反应生成的水,还吸收了未反应的氨气,从而使计算的氢的量偏高;碱石灰(氢氧化钠、氧化钙等).

点评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实验探究题,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是物质探究物质组成和方法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pC类似pH,是指极稀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常用对数负值.如某溶液溶质的浓度为l×10-3mol•L-1,则该溶液中溶质的pC=-lg(1×l0-3)=3.如图为H2CO3在加入强酸或强碱溶液后,平衡时溶液中三种成分的pC-pH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CO3、HCO3-、CO32-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
B.H2CO3电离平衡常数Kal≈10-6
C.pH=7时,溶液中存在关系(HCO3-)>c(H2CO3)>c(CO32-
D.pH=9时,溶液中存在关系(H+)+c(H2CO3)=c(OH-)+c(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碱式硫酸铁[Fe(OH)SO4]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新型高效絮凝剂.
工业上利用废铁屑(含少量氧化铝、氧化铁等)生产碱式硫酸铁的工艺流程如图:

沉淀物Fe(OH)3Fe(OH)2Al(OH)3
开始沉淀2.37.53.4
完全沉淀3.29.04.4
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氧氧化物形式沉淀的溶液的pH见表.回答下列问题:
(1)碱式硫酸铁能够净水的原因是能水解生成具有吸附能力较强的胶体.
(2)加入少量NaHCO3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使溶液中的Al3+沉淀.
(3)假设沉淀完全溶解时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为1.0×10-5mol•L-1,试估算Ksp[Fe(OH)2]=10-15
(4)反应Ⅱ中加入NaNO2的目的是氧化亚铁离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Fe2++NO3-=Fe3++NO↑+H2O
(5)实际生产中,反应Ⅱ常同时通入O2以减少NaNO2的用量,若参与反应的O2体积为11.2L(标准状况),则相当于节约NaNO2的物质的量为2mol.
(6)在医药上常用硫酸亚铁与硫酸、硝酸的混合液反应制备碱式硫酸铁.根据我国质量标准,产品中不得含有Fe2+及NO3-,某同学根据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检验所得产品中不含Fe2+,含有SO42-,可供选择的试剂如下:
A.新制氯水                  B.0.l mol•L -1KSCN溶液
C.10%NaOH溶液                D.20%HNO3溶液
E.0.05mol•L-1酸性KMnO4溶液    F.0.1mol•L-1BaCl2溶液
请你帮助该同学完成实验,将相关项目填入表中: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取适量产品于洁净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滤去沉淀得红棕色溶液 溶液中含有Fe3+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0.05mol/L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溶液不褪色
 溶液中不含Fe2+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0.1mol/L的氯化钡溶液,再加入20%稀硝酸溶液
 
有白色沉淀
 溶液中含有SO${\;}_{4}^{2-}$
(7)为测定含Fe2+和Fe3+溶液中铁元素的总含量,实验操作如下:准确量取20.00mL溶液于带塞锥形瓶中,加入足量H2O2,调节pH<3,加热除去过量H2O2;加入过量KI充分反应后,再用0.100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20.00mL.已知:
2Fe2++2I-═2Fe2++I2  I2+2S2O32-═2I-+S4O62-
则溶液中铁元素的总含量为5.6g•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现有以下三种物质:A.Cl2   B.SO2C.Na2CO3.根据题意填空:
(1)利用Cl2的氧化性(填“氧化性”或“还原性”)可给自来水杀菌消毒.
(2)Na2CO3溶液呈碱性(填“碱性”或“酸性”).
(3)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填“漂白性”或“还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B>C>A=D=E
B.E 点对应的水溶液中,可能有NH 4+、Ba 2+、Cl-、I-大量同时存在
C.若0.1 mol/L 的NaHA 溶液水溶液中c(H+)与c(OH-)关系如图D 点所示,则溶液中有:c(HA-)>c(OH-)>c(A2- )>c(H2A)
D.向NaH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当c(H+)与c(OH-)关系如图A 点所示,则溶液中反应:2H++SO4 2-+Ba2++2OH-=Ba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巧妙的实验设计有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装置甲验证HCl气体易溶于水
B.用装置乙验证SO2具有漂白性
C.用装置丙采集到的压强数据判断铁钉发生析氢腐蚀还是吸氧腐蚀
D.用装置丁检验NH4Cl分解产生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将某些化学知识用图象表示,可以收到直观、简明的效果.下列图象所表示的化学知识中,明显不正确的是(  )
A.  
分散系的分类
B. 
 稀释浓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
C.  
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
D.  
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绿矾(FeSO4•7H2O)在化学合成上用作还原剂及催化剂.工业上常用废铁屑溶于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制备绿矾.
(1)98% 1.84g/cm3的浓硫酸在稀释过程中,密度下降,当稀释至50%时,密度为1.4g/cm3,50%的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7.14 mol•L-1(保留两位小数),50%的硫酸与30%的硫酸等体积混合,混合酸的浓度为>(填>、<、=)40%.
(2)将111.2g绿矾(FeSO4?7H2O,式量为278)在高温下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Fe2O3固体和SO2、SO3、水的混合气体,则生成Fe2O3的质量为32g;SO2为0.2mol.
实验室可用以下方法制备摩尔盐晶体.
(3)将4.88g铁屑(含Fe2O3)与25mL3mol/L H2SO4充分反应后,得到 Fe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稀释溶液至100mL,测得其pH=1.铁屑中Fe2O3的质量分数是0.66(或66%)(保留两位小数).
(4)向上述100mL溶液中加入与该溶液中FeSO4等物质的量的(NH42SO4晶体,待晶体完全溶解后蒸发掉部分水,冷却至t℃,析出摩尔盐晶体12.360g,剩余溶液的质量为82.560g.t℃时,计算(NH42SO4•FeSO4•6H2O的溶解度22.35g.(保留两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利用KMnO4酸性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方程式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1)请写出该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提示:H2C2O4是弱酸):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实验中所用KMnO4溶液均已加入H2SO4):
(2)甲组: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气体体积的大小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
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时分液漏斗中A溶液一次性放下,A、B的成分见表:
序号T (K)催化剂用量(g)A溶液B溶液
①①29802mL 0.2mol/L H2C2O4溶液4mL 0.001mol/L KMnO4溶液
②②29802mL 0.2mol/L H2C2O4溶液4mL 0.01mol/L KMnO4溶液
③③3230.52mL 0.2mol/L H2C2O4溶液4mL 0.01mol/L KMnO4溶液
④④2980.52mL 0.2mol/L H2C2O4溶液4mL 0.01mol/L KMnO4溶液
该实验探究的是温度、浓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反应停止之前,相同时间内针管中所得CO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④>②>①(用实验序号填空).
(3)乙组:通过测定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的多少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取两支试管对实验①和②分别进行三次实验,测得以下实验数据(从混合振荡均匀开始计时):
实验序号溶液褪色所需时间t(min)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①①677
②②141114
实验②中用KMnO4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平均反应速率计算的表达式$\frac{4×1{0}^{-3}×0.01}{(4+2)×1{0}^{-3}×14}$mol•L-1•min-1(表达式中要用题中原始数据,无需算出结果,且假设混合溶液体积可以直接相加).若不经过计算,直接看表中的褪色时间长短来判断浓度大小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是否可行?不可行(填“可行”或“不可行”).若不可行(若认为可行则下空不填),请设计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褪色时间长短来判断的改进方案取过量且同体积、不同浓度的草酸和同体积同浓度的酸性KMnO4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