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备家用消毒液,并探究其性质.反应停止后,取洗气瓶中无色溶液5mL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 现象
 a.测溶液pH,并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 pH=3,溶液变红,5min后褪色
 b.向其中逐滴加入盐酸 溶液逐渐变成黄绿色
(1)写出利用上述装置制备消毒液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HCl+MnO2$\frac{\underline{\;\;△\;\;}}{\;}$Cl2↑+MnCl2+2H2O、Cl2+2NaOH═NaClO+NaCl+H2O.
(2)盘阅资料: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2~10,且酚酞在强碱性溶液中红色会褪去为探究操作a中溶液褪色的原因,又补充了如下实验:
 操作 现象
 取5mL pH=13NaOH溶液,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 溶液变红,30min后褪色
获得结论:此实验小组制备的消毒液具有漂白性性.
(3)该小组由操作b获得结论:随着溶液酸性的增强,此消毒液的稳定性下降.
①操作b中溶液变成黄绿色的原因:2H++ClO-+Cl-═Cl2↑+H2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有人认为由操作b获得上述结论并不严谨.需要进一步确认此结论的实验方案是取洗气瓶中溶液5mL,向其中逐滴加入硫酸,观察溶液是否逐渐变为黄绿色.
(4)有效氯的含量是检测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的重要指标.具体用“单位质量的含氯消    毒液在酸性条件下所能释放出氯气的质量”进行表征.一般家用消毒液有效氯含量在5%以上.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测定有效氯:取此消毒液5g,加入20mL0.5mol•L-1KI溶液,10mL2mol•L-1的硫酸溶液;加几滴淀粉溶液后.用0.1mol•L-1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20mL.(已知:2S2O32-+I2═S4O62-+2I-
①达到滴定终点时的实验现象是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恢复.
②此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1.42%.

分析 制备家用消毒液,并探究其性质:装置A: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4HCl+MnO2$\frac{\underline{\;\;△\;\;}}{\;}$Cl2↑+MnCl2+2H2O,装置B: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
Cl2+2NaOH═NaClO+NaCl+H2O,制得消毒液,氯气有毒,尾气需用氢氧化钠吸收.
(1)制备消毒液涉及反应为制取氯气,氯气和碱反应生成消毒液;
(2)同体积、同PH=13的溶液中,30min后褪色,而消毒液,5min后褪色,通过对比实验,得出此实验小组制备的消毒液具有漂白性;
(3)①操作b中溶液变成黄绿色为氯气,是因为氯离子、次氯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
②用硫酸代替盐酸,据此判断是否为氯元素的价态归中生成氯气;
(4)①碘单质遇淀粉显示蓝色,根据滴定终点碘单质消耗,判断颜色变化;
②ClO-具有强氧化性,酸性条件下,将I-氧化为I2,自身被还有为Cl-,同时生成H2O,发生离子反应为:2I-+ClO-+2H+=I2+Cl-+H2O,结合2Na2S2O3+I2=Na2S4O6+2NaI,2H++ClO-+Cl-═Cl2↑+H2O,可得关系式2Cl2~2ClO-~2I2~4Na2S2O3,据此计算单位质量的含氯消毒液在酸性条件下所能释放出氯气的质量,进而计算此消毒液有效氯含量.

解答 解:(1)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利用上述装置制备消毒液,首先在装置A: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4HCl+MnO2$\frac{\underline{\;\;△\;\;}}{\;}$Cl2↑+MnCl2+2H2O,其次在装置B: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Cl2+2NaOH═NaClO+NaCl+H2O,制得消毒液,
故答案为:4HCl+MnO2$\frac{\underline{\;\;△\;\;}}{\;}$Cl2↑+MnCl2+2H2O;Cl2+2NaOH═NaClO+NaCl+H2O;
(2)酚酞在强碱性溶液中红色会褪去,但同样体积、同PH值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2滴酚酞溶液变红,30min后褪色,而消毒液,pH=13,溶液变红,5min后褪色,褪色时间短,说明此实验小组制备的消毒液具有漂白性,
故答案为:5mL pH=13;漂白性;
(3)①次氯酸根中氯为+1价,氯离子为-1价,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反应为:2H++ClO-+Cl-═Cl2↑+H2O,黄绿色气体为氯气,
故答案为:2H++ClO-+Cl-═Cl2↑+H2O;
②操作b中溶液变成黄绿色,有同学认为氯元素的价态归中生成氯气结论并不严谨,需要进一步确认此结论,可由硫酸替代酸性条件,取洗气瓶中溶液5mL,向其中逐滴加入硫酸,观察溶液是否逐渐变为黄绿色,若没有,操作b获得上述结论严谨,
故答案为:取洗气瓶中溶液5mL,向其中逐滴加入硫酸,观察溶液是否逐渐变为黄绿色;
(4)①碘单质遇淀粉显示蓝色,用0.1mol•L-1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达到滴定终点,
故答案为: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恢复;
②ClO-具有强氧化性,酸性条件下,将I-氧化为I2,自身被还有为Cl-,同时生成H2O,发生离子反应为:2I-+ClO-+2H+=I2+Cl-+H2O,结合2Na2S2O3+I2=Na2S4O6+2NaI,可得关系式2ClO-~2I2~4Na2S2O3,有效氯指单位质量的含氯消毒液在酸性条件下所能释放出氯气的质量,2H++ClO-+Cl-═Cl2↑+H2O,根据2ClO-~2Cl2~4Na2S2O3,$\frac{0.1mol/L×20×1{0}^{-3}L}{\frac{4}{5g}}$×2×71g/mol×100%=1.42%,
故答案为:1.42%.

点评 本题以消毒液考查物质的成分及含量的探究,明确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化学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注意计算中量的关系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自然界中的水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才能得到符合饮用卫生标准的水,某水厂处理水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写出一种含氯消毒剂的名称:氯气、漂白粉、二氧化氯等,吸附池放置有活性炭,它除能滤去不溶性物质外,还具有吸附一些溶解了的物质、除去异味的功能.K2FeO4是一种具有消毒杀菌、净水双重功能的水处理剂,简述其净水的原理高铁酸根被还原生成铁离子,铁离子水解形成胶体有强吸附性.
(2)根据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进入配水泵的水应满足如下两条:
①pH范围为6.5~8.5,自来水厂可用PH计或精密PH试纸来检测水的pH是否符合要求.
②水的总硬度不能超过450mg•L-1,若该水厂的水经软化处理后,将Mg2+转化后相当于水中的Ca2+总浓度为l.8×10-3mol•L-1,则此水是否符合我国饮用水的硬度标准符合,因为Ca2+总浓度为l.8×10-3mol•L-1=l.8×40×10-3g•L-1=72mg•L-1<450mg•L-1 (用计算式表示判断的依据).
(3)水溶性聚合氯化铝[Al2(OH)nCl6-n•xH2O]m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絮凝剂和净水剂,某化工厂以铝灰(主要成分为Al2O3、Al及少量的SiO2)为原料生产聚合氯化铝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①酸浸过程中要搅拌并加热到95℃左右,这样操作的目的是提高酸浸取的速率.
②调节pH的目的是要得到聚合氯化铝,为使得到的晶体较纯净,试剂a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b.
a.NaOH    b.Al2O3    c.氨水   d.Na2CO3
③压滤机的功能与实验中的过滤器功能相同(填“相同”或“不同”),操作a的内容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及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2+、Mg2+、Cl-、NO3-能大量共存于pH=0的溶液中
B.1 L浓度为l mol•L-1的NH4Cl溶液中含有NA个NH4+
C.除去NO中混有的少量NO2,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再用排空气法收集NO
D.反应MnO2+ZnS+2H2SO4═MnSO4+ZnSO4+S+2H2O中,每析出12.8 g S共转移0.8mol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铵明矾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B.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中,当1mol氧化剂参加反应时,被氧化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为11mol
C.强碱溶液中,用次氯酸钠与Fe(OH)2反应是湿法制备高铁酸钠的最主要过程,可表示为:3ClO-+2Fe(OH)2═2FeO42-+3Cl-+H2O+4H+
D.将过量SO2通入少量氨水中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NH3•H2O═2NH4++S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钛铁合金具有吸氢特性,在制造以氢为能源的热泵和蓄电池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基态Fe原子有4个未成对电子,Fe3+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在基态Ti2+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9.
(2)液氨是富氢物质,是氢能的理想载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NH4+与PH4+、CH4、BH4-、ClO4-互为等电子体
B.相同条件下,NH3的沸点比:PH3的沸点高,且NH3的稳定性强
C.已知NH3与NF3都为三角锥型分子,则N原子都为SP3杂化方式且氮元素的化合价都相同
(3)氮化钛熔点高,硬度大,具有典型的NaCl型晶体结构,其细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设氮化钛晶体中Ti原子与跟它最近邻的N原子之间的距离为r,则与该Ti原子最近邻的Ti的数目为12,Ti原子与跟它次近邻的N原子之间的距离为$\sqrt{3}$r,数目为8.
②已知在氮化钛晶体中Ti原子的半径为apm,N原子的半径为b pm,它们在晶体中是紧密接触的,则在氮化钛晶体中原子的空间利用率为$\frac{2π}{3}×\frac{({a}^{3}+{b}^{3})}{(a+b)^{3}}$×100%.
③碳氮化钛化合物在汽车制造和航天航空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结构是用碳原子代替氮化钛晶胞顶点的氮原子,则这种碳氮化钛化合物的化学式Ti4CN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
A.(蒽)和(菲)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因1H-NMR谱(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两者均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且比例均为2:2:1,故不能用1H-NMR谱鉴别它们
B.一般不能使用过酸的洗涤剂洗涤棉织品和丝织品,不能使用过碱的洗涤剂洗涤氨纶(聚氨基甲酸酯纤维)、腈纶(聚丙烯腈)等合成纤维制品
C.异黄酮类物质和酚类物质   是具有生理活性的雌激素,它们的共同点是均能与钠单质和碳酸钠反应,且均含三种具有特殊活性的官能团(本题中醇羟基和酚羟基视为性质不同的官能团)
D.一定条件下将总质量相等的CH3OH、CH3COOH混合物或HCOOH、HOCOOCH2OH混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燃烧后的全部产物通入足量过氧化钠层,过氧化钠层增加的质量之比为23: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
B.葡萄糖可用于补钙药物的合成
C.天然药物无任何毒副作用,可长期服用
D.超导陶瓷、高温结构陶瓷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下列有关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量取89.7mL蒸馏水
B.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前需用标准液润洗
C.打开分液漏斗、长颈漏斗、滴液漏斗的活塞,均可放出其中液体
D.锥形瓶、烧杯、烧瓶均可垫加石棉网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除去下列括号内杂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HNO3溶液(H2SO4),适量BaCl2溶液,过滤
B.Fe2+(Fe3+),还原铁粉,过滤
C.Cl2(HCl),饱和食盐水,洗气
D.CO2(SO2),饱和NaHCO3溶液、浓硫酸,洗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