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碳酸钙和盐酸反应  CO32-+2H+=H2O+CO2
B.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硫酸溶液  Ba2++SO42-=BaSO4
C.碳酸氢钙溶液与盐酸溶液反应  HCO3-+H+=H2O+CO2
D.向稀盐酸溶液中加铁粉  3Fe+6H+=2Fe3++3H2

分析 A.碳酸钙难溶于水;
B.离子个数配比不符合物质的结构;
C.二者反应实质是氢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Fe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解答 解:A.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故A错误;
B.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2H++SO42-+Ba2++2OH-=BaSO4↓+2H2O,故B错误;
C.碳酸氢钙溶液与盐酸溶液反应,反应实质是氢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H2O+CO2↑,故C正确;
D.Fe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注意反应物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海带中制取单质碘需要经过灼烧、溶解、过滤、氧化、萃取、分液、蒸馏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装置合理、操作规范的是

A.灼烧 B.过滤 C.分液 D.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以分离KCl和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化学式为BaCl2
(2)在蒸发操作中必须用到蒸发皿,下面对蒸发皿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D
A.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
B.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并加垫石棉网加热
C.将蒸发皿放置在三脚架上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
D.在三脚架上放置泥三角,将蒸发皿放置在泥三角上加热
(3)该方案的明显失误是因为某一步设计不当而使分离产物不纯,该步正确的方案可以设计为应先在⑥步操作前的滤液中加足量盐酸后,蒸发结晶.
(4)若要测定原混合物中KCl和BaCl2的质量分数,除了要准确称量混合物的质量外,至少还要获得的数据是固体B或沉淀A的质量.
(5)请按要求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
生成沉淀A:Ba2++CO32-═BaCO3
沉淀A与盐酸反应:BaCO3+2H+═Ba2++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无色透明离子组是(  )
A.Mg2+  Na+   Cl-  SO42-B.K+  Na+   CO32-  NO3-
C.K+  Na+ Cl-  Cu2+D.Na+Ba2+OH-  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潜艇中常用的供氧剂是(  )
A.Na2CO3B.Na2OC.Na2O2D.KCl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氨的合成原理为:N2(g)+3H2(g)?2NH3(g);△H=-92.4KJ•mol-1.现在500℃、20MPa时,将N2、H2置于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10min内以NH3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0.005mol/(L.min);
(2)在10~20min内:NH3浓度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
A.加了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C.降低温度     D.增加NH3物质的量
(3)第1次平衡的时间范围为:20-25min,第1次平衡:平衡常数K1=$\frac{(\frac{0.3mol}{2L})^{2}}{\frac{0.25mol}{2L}×(\frac{0.15mol}{2L})^{3}}$(带数据的表达式),
(4)在反应进行至25min时:
①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分离出0.1molNH3
②达第二次平衡时,新平衡的平衡常数K2等于K1(填“大于”、“等于”、“小于”);
(5)根据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掺有少量Fe2O3的TiO2)表面与水发生下列反应:N2(g)+3H2O(1)?2NH3(g)+$\frac{3}{2}$O2(g);△H=a kJ•mol-1
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常压下达到平衡时测得部分实验数据如表:
T/K303313323
NH3生成量/(10-6mol)4.85.96.0
此合成反应的a>0;△S>0,(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周期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ⅥⅠA0
2
3
4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①N,⑥Si.
(2)画出原子的结构示意图:④,⑤
(3)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K,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F,最不活泼的元素是Ar.(均用元素符号表示)
(4)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4,碱性最强的是KOH,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Al(OH)3.(均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依据实验数据,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mol H2(g)与适量O2(g)反应,生成H2O(1),放出285.8kJ热量.H2(g)+$\frac{1}{2}$O2(g)═H2O(l)△H=-285.8kJ•mol-1
(2)1mol C2H5OH(1)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O2(g)和H2O(1),放出1366.8kJ热量.C2H5OH(1)+3O2(g)═2CO2(g)+3H2O(l)△H=-1366.8kJ•mol-1
(3)2mol Al(s)与适量O2(g)发生反应,生成Al2O3(s),放出1669.8kJ热量.2Al(s)+$\frac{3}{2}$O2(g)═Al2O3(s)△H=-1699.8kJ•mol-1
(4)已知2.00g C2H2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99.6kJ的热量,写出表示C2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2H2(g)+$\frac{5}{2}$O2(g)═2CO2(g)+H2O(l)△H=-1195.2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现用98%浓硫酸(密度1.84g/mL)配制100mL1mol/L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①胶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药匙⑤量简⑥托盘天平⑦玻璃棒.请回答下列问题:
(1)保存浓硫酸的试剂瓶上除贴B标签外,还需贴上的标签是D.

(2)配制稀硫酸时,上述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有②④⑥(选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有100mL容量瓶,使用之前首先必须进行检漏.
(3)经计算,配制100mL1mol/L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5.4mL.
(4)稀释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5)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有何影响?(填写“偏大”、“偏小”、“无影响”)
A.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偏小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无影响
C.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偏小
D.定容时俯视溶液的凹液面偏大
(6)在反应:NaN3+KNO3→K2O+Na2O+N2↑中(未配平).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0.7mol,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个,被氧化的N原子为1.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