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 |
B. | 中和热测定实验用的小烧杯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用的容量瓶都必须干燥 | |
C. | 酸碱中和滴定时,若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其他操作均正确) | |
D. | 用铜电极电解2.0 mol•L-1的硫酸,阴阳两极生成气体的体积之比为2:1 |
分析 A、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不必干燥;
C、如果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会导致待测液的量偏多;
D、用铜电极电解硫酸溶液,阳极上铜放电.
解答 解:A、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故为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为物理变化,故A错误;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由于后期还得加水定容,故容量瓶不必干燥,故B错误;
C、如果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会导致待测液的量偏多,则消耗的标准液的量偏多,则所测待测液的浓度偏大,故C正确;
D、用铜电极电解硫酸溶液,阳极上铜放电,故阳极上无气体生成,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煤、石油的综合利用以及实验操作中的误差分析,难度适中,注意基础的掌握.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r2和HBrO3均是氧化产物 | |
B. | BrF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
C. | BrF3的氧化性强于O2 | |
D. | 反应中,若生成1molBr2,则反应转移6NA个电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Fe2+、NH4+、SO42-、NO3- | |
B. | 室温下水电离出c(H+)=1×10-13mol/L的溶液:HCO3-、K+、SO42-、Cl- | |
C. | 含大量Fe3+的溶液:NH4+、Na+、SCN-、Cl- | |
D. | 使PH试纸呈深蓝色的溶液:Na+、K+、AlO2-、CO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