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烯烃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烯烃的醛化反应,又叫羰基的合成。如由乙烯可制丙醛:CH2===CH2+CO+H2CH3CH2CHO,由丁烯进行醛化反应也可得到醛,在它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醛的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反应4A(g)+5B(g)═4C(g)+6D(g),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C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0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 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10 mol•L﹣1•s﹣1 |
| B. | 容器中含D物质的量至少为0.45 mol |
| C. | 容器中A、B、C、D的物质的量的比一定是4: 5:4:6 |
| D. | 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了0.30 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高温下加热硝酸铵固体:NH4NO3NH3↑+HNO3↑
B. 将铝片加入烧碱溶液中:2Al+2OH﹣+2H2O=2AlO2﹣+3H2↑
C. 向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SO32﹣+2H+=SO2↑+H2O
D. 工业制粗硅:C+SiO2CO2↑+S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亚硝酸钠(NaNO2)俗称工业盐,外观和食盐相似,有咸味,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加强热时能分解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致死量为0.3g~0.5g,它使人中毒是因为它能将人体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从而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能力.
(1)以下有关亚硝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用紫色石蕊试液测定亚硝酸钠水溶液的酸碱性
b.亚硝酸钠在加强热时分解产生的气体是氨气
c.从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能力的角度看,亚硝酸钠使人中毒的原理与CO相同
d.利用如图进行实验,B试管中的溶液逐渐变成了黄色
(2)已知NaNO2在酸性条件下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因此可选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和 (生活中常见物质)来鉴别工业盐和食盐.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为 , .
(3)某工厂废切削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但加入下列物质中的某一种就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污染的N2,该物质是
a.NaCl b.HNO3 c.NH4Cl d.浓H2SO4
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学生做乙醛还原性的实验,取1 mol·L-1的CuSO4溶液2 mL和0.4 mol·L-1的NaOH溶液4 mL,在一个试管内混合后加入0.5 mL 40%的乙醛溶液加热至沸腾,无砖红色沉淀,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
A.NaOH不足量 B.CuSO4不足量
C.乙醛溶液太少 D.加热时间不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名词或现象中,三者间没有逐级因果关系的是( )
A.汽车尾气→光化学污染→咳嗽和气喘者增多
B.含磷洗衣粉→水体富营养化→水栖动物大量死亡
C.人口增多→空气中CO2浓度增大→温室效应
D.氟氯烃→臭氧空洞→皮肤癌患者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碘是公认的“智慧元素”,儿童缺碘会导致发育迟缓,成人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因此我国强制推行食用加碘盐.下面是四位同学对食用加碘盐的有关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铅蓄电池的放电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大部分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6 g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氯气反应,电子转移总数均为0.3NA
B.14g乙烯、丙烯的混合气体含有C﹣H数为2NA
C.标准状况下,4.48L重水(D2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2NA
D.向FeI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当有1 mol Fe2+被氧化时,共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