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温度时,浓度都为1 mol·L-1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4 s后X2、Y2、Z的浓度分别是0. 4 mol·L-1,0.8 mol·L-1,0.4 mol·L-1,如Z用X、Y表示,则该反应式是( )
A.X2+2Y22XY2 B.2X2+Y2
2X2Y
C.3X2+Y22X3Y D.X2+3Y2
2XY3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容积均为1 L的甲、乙两个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 mol A、2 mol B和1 mol A、1 mol B,相同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A(g)+B(g)===xC(g) ΔH<0。测得两容器中c(A)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1
B.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
C.给乙容器升温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但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
D.甲和乙中B的平衡转化率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反应热ΔH=E2-E1
B.a、b分别对应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的能量变化
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环境监测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方法是:
①量取a mL水样,迅速加入固定剂MnSO4溶液和碱性KI溶液(含KOH),立即塞好瓶塞,反复振荡,使之充分反应,其反应式为:2Mn2++O2+4OH-==2MnO(OH)2(该反应极快)。
②测定:开塞后迅速加入1~2 mL浓硫酸(酸化,提供H+),使之生成I2,再用b 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以淀粉为指示剂),消耗V mL。有关反应式为:MnO(OH)2+2I-+4H+==Mn2++I2+3H2O、I2+2S2O==2I-+S4O
。
试回答:
(1)滴定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外还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滴定操作时,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________,眼睛要注视________。
(3)滴定(I2和S2O反应)以淀粉为指示剂,终点时溶液由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色。
(4)水中溶解氧的计算式是______(以g/L为单位)。
(5)测定时,滴定管经蒸馏水洗涤后即加滴定剂Na2S2O3溶液,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
(6)记录测定结果时,滴定前仰视刻度线,滴定到达终点时又俯视刻度线,将导致滴定结果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10 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 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生成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
A.v(NH3)=0.010 mol·(L·s)-1 B.v(O2)=0.001 mol·(L·s)-1
C.v(NO)=0.001 0 mol·(L·s)-1 D.v(H2O)=0.045 mol·(L·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图),将试管浸人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
C.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
D.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和氧化汞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溶解。丁溶液滴人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产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
A.Al2(SO4)3 B.NaOH C.BaCl2 D.Fe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2 L密闭容器中把4 molA和2 mol B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2B(g)zC(g)+2D(g)。2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1.6 mol C,又测得反应速率v(D)=0.2 mol/(L·mi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4
B.B的转化率是20%
C.A的平衡浓度是1.6 mol/L
D.平衡时气体压强是原来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碳氢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氢化合物的通式为CnH2n+2
B.燃烧产物为CO2和H2O的化合物一定是碳氢化合物
C.碳原子间以单键相连的烃是烷烃
D.烷烃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是偶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