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碳的摩尔质量为12g
B、摩尔是物质的质量的单位
C、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2g
D、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mol-1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A、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
B、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
C、依据m=nM=
N
NA
M计算判断;
D、依据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概念分析;
解答: 解:A、碳的摩尔质量为12g/mol,故A错误;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物质质量的单位,故B错误;
C、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
1
NA
mol×12g/mol=
12
NA
g,故C错误;
D、依据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规定和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mol-1 ,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摩尔质量、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概念分析应用,掌握基本概念的含义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烷烃和某单烯烃的混合气体2.24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完全通过浓硫酸,浓硫酸的质量增加了4.50g,剩余气体通过碱石灰,碱石灰质量增加了7.70g,另取该混合气体2.24L(标准状况),通过足量的溴水,溴水质量增加了1.40g,试通过计算回答:
(1)混合气体由哪两种烃组成?
(2)该混合气体的中两种烃的体积分数分别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a2CO3溶液显碱性:C
O
2-
3
+2H2O
?2H2CO3+2OH-
B、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烧碱溶液:HC
O
-
3
+OH-
C
O
2-
3
+H2O
C、金属钠与水反应:Na+H2O═Na++OH-+H2
D、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Fe2++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右图为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原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E口逸出的气体是
 
,从F口逸出的气体是
 

(2)写出电解时两极的电极反应式:
阳极:
 

阴极:
 

(3)若用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K2SO4溶液,则可以同时生成两种重要的化合物,它们是
 

(4)以下关于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使用阳离子交换膜可避免Cl2和NaOH溶液作用生成NaClO而影响烧碱的质量
B、电解时,常常从B口加入含少量NaOH的水溶液以增强导电性
C、常温常压下,每生成22.4LCl2,便产生2molNaOH
D、粗盐水中含有Ca2+、Mg2+、Fe3+、SO42-等离子,用Na2CO3、BaCl2、NaOH精制时应最后加入BaCl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
B、在混有少量铁粉的铜粉中,加入足量的稀HCl,充分反应后过滤,再用水洗涤沉淀,可以得到铜粉
C、将KCl和MnO2的混和物,放入足量水中溶解、过滤,可以将混和物初步分离
D、根据密度不同,可以用淘洗的方法从沙子里得到黄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将少量铜屑放入浓硝酸中:Cu+4H++2NO3-=Cu2++2NO2↑+2H2O
B、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Al3++3OH-=Al(OH)3
C、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2++Cl2=Fe3++2Cl-
D、稀硫酸滴在铝片上:Al+3H+=Al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实验室里,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的药品是(  )
A、浓盐酸B、浓硝酸
C、浓硫酸D、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 O2作氧化剂时转移电子数一定为4NA
B、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氮原子数为2NA
C、50mL 18.4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数目为0.46NA
D、1.0 L的0.1 mol?L-1Na2S溶液中含有的S2-离子数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室温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生成的H+和OH-物质的量浓度的乘积为10-24,则在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Al3+、Na+、NO3-、Cl-
B、K+、Na+、Cl-、CO32-
C、K+、Na+、Cl-、SO42-
D、NH4+、K+、SiO32-、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