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乙酸和葡萄糖三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它们区别开来,该试剂是( )
A.金属钠 B.石蕊试液
C.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D.NaHCO3溶液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图所示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B | C | D |
| | | |
验证化学能 转化为电能 | 证明温度 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 验证铁 发生析氢腐蚀 | 验证AgCl 溶解度大于Ag2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
D.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
(2)将100 mL 1 mol·L-1 H2SO4加入100 mL含Ba2+ 0.137 g 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出沉淀,滤液中残留的B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3)将沉淀用100 mL纯水和100 mL 0.01 mol·L-1的H2SO4分别洗涤,两种情况下损失的BaSO4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①H2NCH2COOH ②CH2OH(CHOH)4CHO
③(C6H10O5)n(纤维素) ④HCOOC2H5 ⑤苯酚 ⑥HCHO等物质,其中(用数字序号填空):
(1)难溶于水的是________,易溶于水的是________,常温下微溶于水的是________。
(2)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________。
(3)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________。
(4)能跟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能在一定条件下跟水反应的是________。
(5)能跟盐酸反应的是________,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分别取1 mol葡萄糖进行下列试验:
(1)银镜反应时,生成Ag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反应后葡萄糖变为________,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与乙酸反应生成酯,从理论上讲完全酯化需要________g乙酸。
(3)若使之完全转化为CO2和H2O,所需氧气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________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充分燃烧某糖,消耗的O2、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都相等,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它最简式式量的6倍,0.1 mol 该糖能还原银氨溶液生成21.6 g银,0.1 mol该糖能与30 g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求该糖的:
(1)最简式。
(2)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
(3)若该糖是直链分子,已知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2个—OH不稳定,试推导其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氮化碳晶体是新发现的高硬度材料,该晶体类型应该是________晶体。试根据物质结构推测,氮化碳晶体与金刚石相比较,硬度更大的应该是________晶体,熔点较低的应是________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从油脂A的结构简式
分析,它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①从饱和性看,它能发生________反应,例如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酯的性质看,它能发生________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举硬化油的性质和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X.Y.Z分别是三种常见的金属或非金属单质, M.N.R是常见的三种氧化物.其中一种具有高熔点,而且有如下反应(条件未标出,方程未配平):⑴X + Z → N;⑵M+X → N;⑶ M+Y→ R+X 。若X是非金属,则组成Y单质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二周期ⅣA族 B.第三周期ⅡA族
C.第二周期ⅥA族 D.第三周期ⅣA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