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一组是(  )
A.葡萄糖能与新制Cu(OH)2发生反应
B.肥皂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
C.“乙醇汽油”是汽油与乙醇生成的一种新型化合物
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不能重新溶于水

分析 A.葡萄糖含-CHO,能被氢氧化铜氧化;
B.油脂含-COOC-,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C.乙醇汽油为混合物;
D.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为不可逆过程.

解答 解:A.葡萄糖含-CHO,能被氢氧化铜氧化,则葡萄糖能与新制Cu(OH)2发生反应,故A正确;
B.油脂含-COOC-,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为皂化反应,故B正确;
C.乙醇汽油为混合物,不是化合物,故C错误;
D.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为不可逆过程,则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不能重新溶于水,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有机物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有机物的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分类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4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请分别填出其化学式.
甲:Na、H2 、O2 、Cl2
乙:CO、Na2O、CO2 、SO2
丙:NaOH、K2CO3 、KHCO3、K2SO4
丁:NaOH、Ca(OH)2、KOH、NaCl.
(1)甲Na,乙Na2O,丙NaOH,丁NaCl;
(2)问题(1)中四种物质转化如图,写出序号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4Na+O2=2Na2O;
②Na2O+H2O=2NaOH;
③NaOH+HCl=NaCl+H2O;
(3)请指出问题(2)中甲、乙、丙、丁的种类:
甲金属单质、乙金属氧化物、丙碱、丁盐;
(4)问题(2)中反应③,除了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外,都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实现?(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NaOH+FeCl3=3NaCl+Fe(OH)3↓、2NaOH+CuCl2=2NaCl+Cu(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某同学向一支空试管中按一定的顺序分别加入下列四种物质 (一种物质只加一次):
①KI溶液   ②淀粉溶液    ③NaOH溶液     ④新制氯水.发现溶液颜色按如下顺序变化:无色→棕黄色→蓝色→无色.依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判断加入以上物质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④→①→③D.①→②→④→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能源是现代文明的原动力,通过化学方法可以使能量按人们所期望的形式转化,从而开辟新能源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1)氢气在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这是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从化学反应的本质角度来看,是由于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产物的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
(2)通过氢气的燃烧反应,可以把氢气中蕴含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如果将该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装置,就可以把氢气中蕴含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右图就是能够实现该转化的装置,被称为氢氧燃料电池.该电池的正极是b电极(填a电极或b电极),
在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H2-2e-=2H+,电池总反应为2H2+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已知A、B、C、D、E、G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C原子的L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D与E同主族,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G3+离子M层3d轨道电子为半满状态.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G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64s2,G位于周期表d区;画出B基态原子外围电子的电子排布图
(2)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O<N;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N<O.(用相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3)G和Mn(质子数为25)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
元素MnG
电离能(kJ/mol)I1717759
I215091561
I332482957
请回答:
①Mn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4s2,核外电子有25种不同的运动状态,占据7种不同能量的原子轨道.
②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Mn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G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合理的解释是?Mn2+的3d轨道电子排布为半满状态较稳定,而Fe2+再失去一个电子形成Fe3+的3d轨道电子排布为半满状态较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烃A的分子量为84,应用红外光谱测知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应用核磁共振氢谱法检测显示只有一种类型的氢原子.写出A的分子式C6H12及结构简式(CH32C=C(CH32,A的碳原子是(填“是”或者“不是”)都处在同一平面,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名称是2,3-二甲基-2-丁烯;在A的同系物中分子量最小的烃的结构简式是CH2=C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取少量Fe2O3粉末,向其中加入适量盐酸使其充分溶解.
(1)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棕黄色.
(2)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3NaCl+Fe(OH)3↓此反应属于复分解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在甲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 FeCl3 溶液,继续煮沸直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以制得Fe(OH)3胶体.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FeCl3+3H2O$\frac{\underline{\;\;△\;\;}}{\;}$3HCl+Fe(OH)3胶体
(4)另取乙烧杯,加入20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mL FeCl3溶液,震荡均匀后,将乙烧杯与甲烧杯一起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甲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胶体和溶液.
(5)取甲烧杯中的少量Fe(OH)3胶体于试管中,向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现象:先观察到沉淀,后沉淀溶解,原因:加入的盐酸是电解质,所以先使Fe(OH)3胶体聚沉,后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沉淀溶解,如果有反应,方程式为:Fe(OH)3+3HCl=FeC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为了测定某镁铝合金的成分,取14.7g合金完全溶于500mL 3mol/L的硫酸中,再加入400mL 8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最后只产生一种沉淀.则关于该合金的测定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合金中含有铝的质量至少为5.4 g
B.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为63.3%≤Mg%<100%
C.在产生沉淀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0.2 mol NaAlO2
D.在产生沉淀后的溶液中有1.6 mol 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融化是化学变化B.电解水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化学变化D.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