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Ⅰ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分子数目之比为1:1,原子数之比为2:3,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为1:2,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7:11,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之比1:1;质量相同的CO和CO2,其物质的量的之比为11:7
Ⅱ将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448mL全部溶于水,得100mL溶液.所取HC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2mol;所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

分析 I.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根据N=nNA计算分子总数,再结合分子构成计算原子个数、电子数之比.
II.根据n=$\frac{V}{{V}_{m}}$,c=$\frac{n}{V}$计算.

解答 解:I.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根据N=nNA知,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物质的量相等,所以其分子数相等,
根据以上分析知,二者分子数相等,所以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
二者分子数相等,每个CO和CO2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之比为2:3,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
二者分子数相等,每个CO和CO2分子中所含O原子个数之比为1:2,所以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为1:2;
二者分子数相等,每个CO和CO2分子中所含电子数之比为14:22=7:11,所以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7:11;
质量相同的CO和CO2,其物质的量的之比为$\frac{m}{28}$:$\frac{m}{44}$=11:7;
故答案为:1:1;2:3;1:2;7:11;
II.Ⅱ将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448mL全部溶于水,得100mL溶液.
所取HC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frac{V}{{V}_{m}}$=$\frac{0.448L}{22.4L/mol}$=$\frac{0.448L}{22.4L/mol}$=0.02mol;
所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frac{n}{V}$=$\frac{0.02mol}{0.1L}$=0.2mol/L;
故答案为:0.02mol;0.2mol/L.

点评 本题考查常用化学计量的有关计算等,难度不大,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注意对公式的理解与灵活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实验室里制取少量干燥的FeCl3,可按照一定顺序连接下图中所列装置,所通过的气体过量且反应充分.试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时,各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edbcf(用a、b、c、d等字母表示);
(2)C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或干燥);
(3)D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
(4)检验B装置中反应后铁是否有剩余的方法是:用吸铁石来吸引;
(5)某同学认为可以对氯化铁溶液进行蒸干灼烧的方法得到无水氯化铁,你认为不可行(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氯化铁溶液水解得到Fe(OH)3和盐酸,盐酸挥发最后全部是Fe(OH)3,灼烧后变成Fe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钛中Ti的化合价为+2
B.萘胺中C、H、N的原子个数比为10:9:1
C.二氧化钛和萘胺都是有机物
D.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附着在容器内壁的物质,后者为选用的洗涤剂.其中搭配合适的是(  )
A.银镜、氨水B.石蜡、蒸馏水C.油脂、碱液D.硫黄、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蒸馏是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的一种重要方法,其装置如图I.

(1)仪器a的名称是蒸馏烧瓶.
(2)已知CCl4的沸点为76.7℃,甲苯的沸点为110.6℃.若要从它们的混合物中分离出CCl4,应将温度控制在76.7℃
(3)图II所示仪器为球形冷凝管,它的冷凝效果要优于直形冷凝管,但不能用于组装成蒸馏装置,其原因是冷凝后的液体残留在球形区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液态HNO3 ②O2 ③固态K2O ④SO3 ⑤铜⑥熔融态的NaOH  ⑦分散质粒子直径约为3.2×10-8m的分散系   ⑧氨水  ⑨食盐水⑩Fe2(SO43固体按物质的分类方法用序号填写表格的空白处:
分类标准导电的纯净物氧化物胶体溶液电解质
属于该类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有关物理量相应的单位表达中,错误的是(  )
A.摩尔质量g/molB.气体摩尔体积L/mol
C.溶解度g/10gD.密度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着火时应立即灭火,一般的小火应用湿布、石棉布或沙子覆盖燃烧物,衣服着火时应迅速脱下衣服或用石棉布覆盖着火处
B.沸水中滴加适量的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
C.取5mL0.1mol•L-1KI溶液,滴加0.1mol•L-1FeCl3溶液5~6滴,再加入2mLCCl4,充分振荡后静置,取上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
D.当大量氯气泄漏时,用浸润苏打或小苏打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可防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
Na2O2+CO2(g)═Na2CO3(s)+$\frac{1}{2}$O2(g)△H=-226kJ/mol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2(s)与CO2(g)反应时,放出452kJ热量时,转移电子数为1.204×l023
B.CO的燃烧热为△H=-566kJ/mol
C.CO(g)与Na2O2 (S)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Na2O2(s)═Na2CO3(s)△H=-509kJ/mol
D.2Na2O2(s)+2CO2(s)═2Na2CO3(s)+O2(g)△H=-452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